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0959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低洼点基坑以及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一体式排水设备包括真空罐,真空罐上设有真空管、排水管、通气管,真空管与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和低洼点基坑相连,真空管与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连接处以及真空管与低洼点基坑连接处均设有真空隔膜阀,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另一排水管连接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真空罐、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以及低洼点基坑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真空罐上的排水管连接一排水泵组。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可全面解决地下工程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各低洼点积水的排放,可系统、全面地解决地下工程污废水点多、面散、排放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中,特别是在地铁转辙机坑的排水和其他低水位处的废水排放。
技术介绍
地下工程中,污废水、渗漏水积蓄严重,排放困难。尤其是在地下轨道交通工程中,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建筑低洼处积水,点多面散,不易排除,影响设备运营和使用寿命,甚至关系到运营安全;且易滋生霉菌,污染地下空气环境。例如信号转辙机基坑,低于道床面和轨道排水沟,施工积水以及结构渗漏水长期积聚在基坑内,无法采用常规的排水措施及时有效排除。积水长期浸泡转辙机控制器、执行器和传动装置,造成设备锈蚀、短路、损坏,给列车信号系统和运营带来安全隐患。而在目前全国的工程设计中,均未能有效解决类似的积水排除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以克服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全面解决地下工程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各低洼点积水排除的综合污废水排放系统。通过搭建真空排水网,将上述各积水点的污废水利用真空抽吸原理及时收集、提升、排放,可系统、全面地解决地下工程污废水点多、面散、排放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低洼点基坑以及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一体式排水设备包括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上设有真空管、排水管、通气管,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和所述低洼点基坑相连,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连接处以及所述真空管与所述低洼点基坑连接处均设有真空隔膜阀,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另一排水管连接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真空罐、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以及所述低洼点基坑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罐上的排水管连接一排水泵组,所述真空罐上的通气管设有电动阀,该通气管与所述污废水收集器上设置的通气管连通,并接室外大气。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液位传感器、真空隔膜阀、排水泵组以及电动阀均通过信号控制电缆与控制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罐内设有真空泵组和真空度检测仪。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通过上述结构可全面解决地下工程卫生间污废水、电扶梯基坑、信号转辙机基坑以及各低洼点积水的排放,可系统、全面地解决地下工程污废水点多、面散、排放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基坑积水提升单元的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I和低洼点基坑7,所述低洼点基坑7指电扶梯、信号转辙机及其他排水点,所述一体式排水设备I包括真空罐2,所述真空罐2内设有真空泵组和真空度检测仪(未图示)。所述真空罐2上设有真空管3、排水管4、通气管5,所述真空管3与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和低洼点基坑7相连,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排水管4排至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内,真空管3与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连接处以及真空管3与低洼点基坑7连接处均设置真空隔膜阀8,真空罐2、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低洼点基坑7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上设置通气管5,所述真空罐2上的排水管4通过排水泵组9将真空罐2内的污废水排至室外,所述真空罐2上的通气管5设有电动阀10,该通气管与污废水收集器6上设置的通气管连通后接室外大气,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还包括控制箱11,所述液位传感器、真空隔膜阀8、真空泵组、排水泵组9、电动阀10均通过信号控制电缆12与控制箱11连接。所述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根据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6、低洼点基坑7内的液位传感器监测其内部的水位高度,控制真空隔膜阀8的开关状态,当所述收集器6与基坑7内的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所述控制箱11控制开启真空隔膜阀8,利用真空管网的真空抽吸原理将污废水提升并收集在真空罐2内,当所述收集器6与基坑7内的液位达到低液位时,所述控制箱11控制关闭真空隔膜阀8,完成污废水的提升和收集过程。如图1,所述真空罐2内的真空度通过真空泵组的启停进行控制,当真空罐2内的真空度低于30kPa时,所述控制箱11控制真空泵组开启,增加真空罐I内的真空度,当真空罐2内的真空度高于70kPa时,所述控制箱11控制真空泵组关闭。如图1,所述真空罐2内的液位传感器监测其内部的水位高度,控制排水泵组9的开关状态,当所述真空罐I内的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所述控制箱11控制开启排水泵组,将真空罐I内的污废水排至室外,所述排水泵组9与真空罐2中通气管上的电动阀10联锁,当排水泵组9开启时,电动阀10自动开启,当排水泵组9关闭时,电动阀10自动关闭,完成污废水的排放过程。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基坑积水提升单元对区间转辙机坑内的废水进行排放:所述基坑积水提升单元包括小型真空水罐30,设于一转辙机坑40旁,所述40内设有一第三液位传感器(未图示),所述40与所述小型真空罐30通过一真空管道34连接,所述真空管道34上设有第二真空隔膜阀41,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未图示)和所述第二真空隔膜阀41均通过信号线缆42与一控制箱(未图示)连接。所述小型真空罐30下端设有废水排放管31,所述废水排放管31上设有阀门(已图示,未标号),所述小型真空罐30上还设有真空管网32和通气管网33,用于保证所述小型真空罐30内部的真空,所述真空管网32与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图1中的真空管相连。其中在,所述小型真空罐30内还设有一第四液位传感器(未图示),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缆42与所述控制箱连接。如图2,所述基坑积水提升单元排废水的原理如下:根据40内的第三液位传感器高度控制所述第二真空隔膜阀41的开启状态,当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启所述第二真空隔膜阀41,利用真空管网32的真空抽吸原理将废水提升并收集在所述小型真空罐30内,当40内的液位达到低液位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关闭第二真空隔膜阀41,完成废水的提升和收集过程。其中,废水排放管31上的阀门的开关状态由小型真空水罐内的第四液位传感器控制,当达到高液位时,开启废水排放管和通气管网上的阀门,关闭真空管网32上的阀门,所述小型真空罐30内废水通过废水排放管31排至轨道排水系统,当达到低液位时,关闭废水排放管31和通气管网33上的阀门,开启真空管网32上的阀门,完成废水的就近排放过程。所述简易排水系统可以使基坑40内的废水就近排放,使用较为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低洼点基坑以及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一体式排水设备包括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上设有真空管、排水管、通气管,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和所述低洼点基坑相连,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连接处以及所述真空管与所述低洼点基坑连接处均设有真空隔膜阀,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另一排水管连接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真空罐、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以及所述低洼点基坑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罐上的排水管连接一排水泵组,所述真空罐上的通气管设有电动阀,该通气管与所述污废水收集器上设置的通气管连通,并接室外大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积水综合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排水设备、低洼点基坑以及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一体式排水设备包括真空罐,所述真空罐上设有真空管、排水管、通气管,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和所述低洼点基坑相连,所述真空管与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连接处以及所述真空管与所述低洼点基坑连接处均设有真空隔膜阀,卫生间内的污废水通过另一排水管连接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所述真空罐、所述卫生间污废水收集器以及所述低洼点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伟朱丹熊朝辉车轮飞蔡崇庆高宏蔡廷贤宋立陈玉远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