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8799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该锁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锁机构被插入所述壳体中,且所述锁旨在按照相对于竖向轴线以0度和30度之间的一个角度倾斜的Z轴线位置而被安装到车辆上,所述锁具有至少一个槽,供所述机构的传动线缆穿过,所述传动线缆例如为内部开放线缆或外部开放线缆。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线缆(3、3’、3A’’、3B’’)包括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旨在封闭所述槽且被固定在所述锁上的一个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锁。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所述锁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优选地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单个部件,锁机构被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槽,供所述机构的传动装置穿过。这样的锁在专利文献GB2240583中进行了描述。根据该文献,可能被机械加强的余量(sur6paisseur)槽被布置在壳体中,供锁机构的传动装置穿过,所述传动装置例如为内部开放或锁紧线缆,或外部开放或锁紧线缆。此外,尤其用于车辆侧门的锁要求相对长的线缆,用于传动和连接至把手。这些线缆在不被损坏的情况下不能被弯曲。因此,提供预装配有传动线缆的锁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尤其笨重且不经济的封装。存在相关的传动线缆设备,该设备被安装于在车辆的组装工厂附近或者恰恰在该安装之前已经包含在其壳体中的锁上。然而,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将传动线缆组装在锁壳体的大的侧面上,但不能保证满意的对水流的密封,或充分的抗拉拔(arrachement)的机械耐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所述锁包括一个壳体和一个用于连接相关联的传动线缆的装置,其保证了令人满意的经济组装、最优的密封性和最优的安全性或抗拉拔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所述锁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壳体,锁机构被插入所述壳体中,且所述锁旨在按照相对于竖向轴线以O度和30度之间的一个角度倾斜的Z轴线位置而被安装到车辆上,所述锁具有供所述机构的传动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槽,所述传动线缆例如为内部开放线缆或外部开放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旨在封闭所述槽且被固定在所述锁上的一个部件。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机构的传动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槽,所述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被布置在垂直于所述Z轴线的底部面上。从而,承载所述传动线缆的部件被安装在配备有壳体的锁下方。这导致最优的密封性,防止任何由重力引起的水的通过。此外,抗拉拔性是极好的,因为在车辆上组装锁的条件下,沿着大体竖向的轴线施加在线缆上的拉伸力阻止了所述部件在垂直于所述Z轴线的方向的组装。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槽在平行于所述Z轴线的侧面上延伸。优选地,所述部件在其端部之一处包括一个旋转铰链钩,所述旋转铰链钩旨在与所述壳体的侧面(lat6ral)凸耳(tenon)接合,所述侧面凸耳具有一个防错装置(agencement de detrompage)且被布置在最下部槽的一个端部处。有利地,所述部件在其另一端部处包括一个自锁紧夹钳装置,所述自锁紧夹钳装置在最高部槽的一个端部处与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相应装置配合。所述自锁紧能借助于装在所述部件上且与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夹持元件接合的钩实现。优选地,所述部件包括一个附加的夹钳元件,该附加的夹钳元件用于夹钳到所述壳体的相应元件上,所述附加的元件被布置在所述部件的两个端部之间。有利地,所述槽在其两个纵向边缘上包括连续的凹槽,用于锁紧所述部件。优选地,所述壳体借助于仅沿着所述Z轴线的方向的平移移动而被定位在所述锁机构上。下文中使用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图来更加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在组装传动线缆期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锁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1A是图1的详细立体图。图2是沿着根据该第一实施方案的锁的竖向平面的截面图。图3至图5是在组装传动线缆期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锁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6是图5沿平面P的截面图。图7是根据该第二实施方案的锁的前视图。图8和图9是沿图7中的A-A和B-B的截面图。图10至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锁的立体图。根据图1和图2中表示的第一实施方案,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锁机构被插入壳体I中。所述锁旨在按照相对于竖向轴线以O度和30度之间的一个角度倾斜的Z轴线位置而被安装到车辆上,取决于所述锁被装配到前门还是后门上。所述壳体I具有至少一个槽2,供机构的传动线缆3穿过,根据该实施例,所述传动线缆3优选为内部开放线缆。槽2被布置在垂直于Z轴线的底部面上,线缆3包括一个部件4,该部件4旨在封闭槽2且被固定在壳体I上。从而,承载传动线缆3的部件4被安装在配备有壳体I的锁下方。更具体地,为实现所述固定,部件4在其端部之一处包括一个旋转铰链钩5,所述旋转铰链钩5旨在与壳体I的侧面凸耳6接合,所述侧面凸耳6垂直于所述Z轴线,且被布置在最下部槽的一个端部处。凸耳6和钩5的布置防止部件4在其取向和其位置上的任何错误组装。为此,凸耳6设有壁6a和6b,所述壁6a和6b形成防错装置,且仅允许钩5沿一个方向组装。安装线缆3的第一阶段包括将线缆包头(emboUt)7锁紧在锁机构上,然后通过将钩5定位在凸耳6上来安装部件4,如图1中例示的。围绕枢转点转动,部件4继而沿着箭头F枢转,以到达图2中例示的安装位置,在此部件4完全封闭槽2。部件4在其另一端部处包括一个自锁紧夹钳装置,所述自锁紧夹钳装置在最高部槽4的一个端部处与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相应装置配合。在该实例中,所述自锁紧借助于在安装位置平行于Z轴线的、装在部件4上且与装在壳体I上的夹持元件接合的锁紧钩8来实现。此外,与该锁紧钩相关联,设想了部件4的端部与壳体I之间的挡板嵌合装置9,以确保该点处的最优密封性。根据图3至图5中表示的第二实施方案,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锁机构被插入壳体I中。该锁旨在按照竖向轴线或Z轴线位置而被安装到车辆上。壳体I具有至少一个槽2A,供机构的传动线缆3’穿过,根据该实施例,所述传动线缆3’优选为外部开放线缆。槽2A被布置在垂直于Z轴线的底部面上,且在槽的一段2B中,槽2A在平行于Z轴线的侧面上延伸。线缆3’包括一个部件4’,该部件4’旨在封闭整个槽2A和2B,且被固定在壳体I上。从而,承载传动线缆3’的部件4’被安装在配备有壳体I的锁下方,且被安装在锁的侧面部分上。更具体地,为实现所述固定,部件4’在其端部之一处包括一个旋转铰链钩5’,该旋转铰链钩5’旨在与壳体I的侧面凸耳6’接合,所述侧面凸耳6’垂直于Z轴线且被布置在最下部槽的一个端部处。同样地,凸耳6’和钩5’的布置借助于与前一实施方案相同的防错装置,防止部件4’在其取向和其位置上的任何错误组装。安装线缆3’的第一阶段包括将线缆包头V锁紧在锁机构上,然后通过将所述钩5’定位在凸耳6’上来安装所述部件4’,如图4中例示的。围绕枢转点转动,部件4继而沿着箭头F’枢转,以到达图5和图6中例示的安装位置,此时它完全封闭整个槽2A和2B。部件4’在其另一端部处包括自锁紧夹钳装置,所述自锁紧夹钳装置在最高部槽4的一个端部处与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相应装置配合。在该实例中,所述自锁紧借助于在安装位置相对于Z轴线倾斜的、装在部件4’上且与装在壳体I上的夹持元件接合的锁紧钩8’来实现。此外,与该锁紧钩相关联,设想了部件4’的端部与壳体I之间的挡板嵌合装置9’,以确保该点处的最优密封性。根据该第二实施方案,为了增大较长部件4’的固定的机械稳定性,部件4’包括一个附加的夹钳元件10’,用于夹钳到壳体I的相应元件上,该附加元件被布置在所述部件的两个端部之间。在图8(其为截面图)中尤其可看到该附加的夹钳元件10’。此外,所述槽,且优选地所述槽的竖向段2B,在其两个纵向边缘上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所述锁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锁机构被插入所述壳体(1)中,且所述锁旨在按照相对于竖向轴线以O度和30度之间的一个角度倾斜的Z轴线位置而被安装到车辆上,所述锁具有供所述机构的传动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槽,所述传动线缆例如为内部开放线缆或外部开放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3、3’、3A’’、3B’’)包括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旨在封闭所述槽且被固定在所述锁上的一个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1 FR 1103979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锁,所述锁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壳体(1),锁机构被插入所述壳体(1)中,且所述锁旨在按照相对于竖向轴线以O度和30度之间的一个角度倾斜的Z轴线位置而被安装到车辆上,所述锁具有供所述机构的传动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槽,所述传动线缆例如为内部开放线缆或外部开放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3、3’、3A’’、3B’’)包括与所述壳体分离的、旨在封闭所述槽且被固定在所述锁上的一个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机构的传动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槽(2,2A),所述部件(4,4’)被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且被布置在垂直于所述Z轴线的底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A、2B)在平行于所述Z轴线的侧面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4、4’)在其端部之一处包括一个旋转铰链钩(5、5’),所述旋转铰链钩(5、5,)旨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德布鲁克让巴蒂斯特·格里斯兰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