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及驻车制动力传感器标定装配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驻车力检测试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驻车制动性能检验分为路试制动性能检验和台试制动性能检验两种方法。路试制动性能检验是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20% (对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机动车为15% )、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大于等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时间应大于等于5min。检验汽车列车时,应使牵引车和挂车的驻车制动装置均起作用。在规定的测试状态下,机动车使用驻车制动装置能停在坡度值更大且附着系数符合要求的试验坡道上时,应视为达到了驻车制动性能检验规定的要求。在不具备试验坡道的情况下,在用车可参照相关标准使用符合规定的仪器测试驻车制动性能。台试制动性能检验是当采用制动检验台检验汽车和正三轮摩托车驻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时,机动车空载,乘坐一名驾驶人,使用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力的总和应大于等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但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包括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手扳葫芦与测力传感器装配体(3)、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和传感器升降托盘小车(5);其中,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安装在所述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上;所述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一端与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卡接,且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的位置可调节,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包括水平放置的手扳葫芦托盘(33);所述传感器升降托盘小车(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包括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手扳葫芦与测力传感器装配体(3)、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和传感器升降托盘小车(5);其中,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安装在所述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上;所述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 一端与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卡接,且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的位置可调节,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包括水平放置的手扳葫芦托盘(33);所述传感器升降托盘小车(5)包括图显示推拉力计(46)和水平放置的托盘(51),且托盘(5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所述手扳葫芦与测力传感器装配体(3) —端放置在所述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 )的手扳葫芦托盘(33 )上,并与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 )可拆卸连接,手扳葫芦与测力传感器装配体(3)另一端放置在所述传感器升降托盘小车(5)中的托盘(51)上,手扳葫芦与测力传感器装配体(3)包括测力传感器(43),测力传感器(43)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且测力传感器(43)通过传感器连接线连接所述传感器升降托盘小车(5)的图显示推拉力计(4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由预埋槽钢架焊接体(6)、水平基础混凝土(7)和垂向基础混凝土(8)组成,水平基础混凝土( 7 )的底面与垂向基础混凝土( 8 )的顶端面接触,预埋槽钢架焊接体(6 )预埋在水平基础混凝土(7)和垂向基础混凝土(8)内部;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安装在水平基础混凝土(7)上表面。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槽钢架焊接体(6)由左上侧预埋槽钢( 9)、右上侧预埋槽钢(10)、前侧底端预埋槽钢(11)和后侧底端预埋槽钢(12)组成,且左上侧预埋槽钢(9)、右上侧预埋槽钢(10)、前侧底端预埋槽钢(11)和后侧底端预埋槽钢(12)的结构相同;前侧底端预埋槽钢(11)和后侧底端预埋槽钢(12)的下半部分均埋在垂向基础混凝土(8)内部,上半部分均埋在水平基础混凝土(7)内部,左上侧预埋槽钢(9)和右上侧预埋槽钢(10)背靠背对称固定安装在前侧底端预埋槽钢(11)和后侧底端预埋槽钢(12)的上表面,左上侧预埋槽钢(9)和右上侧预埋槽钢(10)的下半部分均埋在水平基础混凝土(7)内部,上半部分均暴露在水平基础混凝土(7)外部;所述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通过左上侧预埋槽钢(9)与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实现挂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由框架挂钩槽钢(13)、后端框架斜拉槽钢(14)、后端框架水平槽钢(15)、前端框架水平槽钢(16)、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后端车轮总成装配体(18)、后端车轮支撑板、框架底板(20)、前端车轮支撑板(21)、前端车轮总成装配体(22)、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前端框架斜拉槽钢(24)和框架顶板(25)组成,其中,后端框架斜拉槽钢(14)和前端框架斜拉槽钢(24)的结构相同,后端框架水平槽钢(15)和前端框架水平槽钢(16)的结构相同,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的结构相同,后端车轮总成装配体(18)和前端车轮总成装配体(22)结构相同,后端车轮支撑板和前端车轮支撑板(21)的结构相同;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通过框架挂钩槽钢(13)与基础与预埋槽钢装配体(1)实现挂接;所述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 一端卡接在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 )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 )之间,使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 )在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之间做竖直方向运动; 后端框架水平槽钢(15)和前端框架水平槽钢(16)的左端面对称焊接在框架挂钩槽钢(13)的凹槽面上;后端框架斜拉槽钢(14)和前端框架斜拉槽钢(24)对称安装在后端框架水平槽钢(15)和前端框架水平槽钢(16)的外侧;后端框架斜拉槽钢(14)的左端前侧面焊接在后端框架水平槽钢(15)的后侧槽钢边缘,右端前侧面焊接在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的后侧槽钢边缘,前端框架斜拉槽钢(24)的左端后侧面焊接在前端框架水平槽钢(16)的前侧槽钢边缘,右端后侧面焊接在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的前侧槽钢边缘;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的左侧面分别焊接在后端框架水平槽钢(15)和前端框架水平槽钢(16)的右端面;框架底板(20)安装在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底端,后端车轮支撑板和前端车轮支撑板(21)对称安装在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两侧,并且底端安装在框架底板(20)上;后端车轮总成装配体(18)和前端车轮总成装配体(22)的车轮轴分别固定安装在后端车轮支撑板和前端车轮支撑板(21)上;框架顶板(25 )安装在后端框架立柱槽钢(17)和前端框架立柱槽钢(23 )的顶端。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还包括上端挂钩拉力横槽钢(26)、挂钩导向槽钢(27)、挂钩支撑槽钢拉力板(28),托盘提升拉手(29)、下端挂钩拉力横槽钢(30)、挂钩支撑槽钢(31)和Ml2螺钉(32),其中,上端挂钩拉力横槽钢(26)和下端挂钩拉力横槽钢(30)的结构相同;手扳葫芦挂钩支撑架装配体(4 )通过挂钩导向槽钢(27 )、挂钩支撑槽钢拉力板(28 )和挂钩支撑槽钢(31)与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 统框架装配体(2)卡接,且挂钩支撑槽钢(3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与所述室外驻车力检测系统框架装配体(2)相接触; 上端挂钩拉力横槽钢(26)和下端挂钩拉力横槽钢(30)分别对称焊接在挂钩支撑槽钢拉力板(2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上端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桂范,张兰,苏建,于桂波,张益瑞,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速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