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023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旨在克服车外风压检测设备不能满足车辆舱内气压测试现状的问题,所述的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由测试人工头、机箱、座椅挂架、数据采集器、接口模块、终端输出设备和供电设备组成。该系统设计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可靠,方便拆卸组装,可实现车辆舱内驾乘人员耳部压力的便携快速、准确检测。

Dynamic Measurement System of Micro-pressure in Vehicle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舱内气压测试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及轨道车辆的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国内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车辆驾乘舒适性成为影响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车辆研发工程师十分关注并迫切提升的性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汽车开关门和高速行驶、轨道列车高速通过隧道,车舱内压力变化较大,会增强压耳感,对驾乘舒适性产生较大影响,达到一定幅值甚至会产生耳鸣等现象。随着车辆最大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舱内压力变化也越来越受关注。车舱内压力与气密性密切相关,一般气密性好的车辆,车舱内压力变化相对较大,虽然改善了车内噪声,但也会造成压耳感,影响驾乘舒适性,两者产生矛盾。当前,国内车辆性能开发大多采用与国外产品强对标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极易实现目标明确,但考虑到国内外消费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单纯通过对标难以实现性能间的平衡,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目前车辆压力检测还主要关注车外风压,由于车外风压较大,并且安装环境和条件也有很大区别,用于检测车外风压的设备不能满足车辆舱内气压测试,导致不能准确方便的对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测试人工头(1)、机箱(2)、座椅挂架(3)、数据采集器(4)、接口模块(5)、终端输出设备(6)和供电设备(7)组成;所述测试人工头(1)底部面板与机箱(2)上部面板通过螺栓连接,机箱(2)与座椅挂架(3)相连,座椅挂架(3)挂靠在汽车头枕和座椅上,测试人工头(1)与数据采集器(4)相连,数据采集器(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箱(2)内,并通过接口模块(5)与终端输出设备(6)相连,整个系统由供电设备(7)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测试人工头(1)、机箱(2)、座椅挂架(3)、数据采集器(4)、接口模块(5)、终端输出设备(6)和供电设备(7)组成;所述测试人工头(1)底部面板与机箱(2)上部面板通过螺栓连接,机箱(2)与座椅挂架(3)相连,座椅挂架(3)挂靠在汽车头枕和座椅上,测试人工头(1)与数据采集器(4)相连,数据采集器(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箱(2)内,并通过接口模块(5)与终端输出设备(6)相连,整个系统由供电设备(7)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人工头(1)由模拟头(8)、模拟左耳(9)和模拟右耳(10)组成;模拟头(8)可描述头部基本轮廓外形;模拟左耳(9)和模拟右耳(10)为左、右对称结构;模拟左耳(9)由左耳耳廓(11)、左耳弯管(12)和左耳气体微压传感器(13)组成;模拟右耳(10)由右耳耳廓(14)、右耳弯管(15)和右耳气体微压传感器(16)组成;左耳弯管(12)和右耳弯管(15)分别与左耳耳廓(11)和右耳耳廓(14)固连,并与外界连通;左耳弯管(12)下端与左耳气体微压传感器(13)上端与通过螺栓连接,右耳弯管(15)下端与右耳气体微压传感器(16)上端与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舱内微压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气体微压传感器(13)和右耳气体微压传感器(16)分别与数据采集器(4)相连;数据采集器(4)可实现测量压力的A/D转换,并将测量数据通过接口模块(5)传输至终端输出设备(6),接口模块(5)为多通道US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苏建于桂范牛治慧于桂波邱雯婕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速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