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7904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通过设置电动控制阀门将沉淀槽和污泥槽分开,以实现更彻底高效的积泥排除,同时不影响污水连续处理的效率。该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沉淀槽、污泥槽、刮泥机、排泥管、隔离壁和电动控制阀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沉淀槽和污泥槽连接,所述隔离壁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隔开,所述隔离壁下方安装有所述电动控制阀门;所述阀门关闭时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密闭隔开;所述排泥管的管口位于所述污泥槽底部。其中,进一步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沉淀槽和所述污泥槽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厂中污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
技术介绍
泥水分离沉淀系统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成分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池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米。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泥水分离沉淀系统的型式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竖流式沉淀池的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辐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在污水沉淀过程中,及时排泥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中所含污泥量较多,有绝大部分为有机物,如不及时排泥,就会产生厌氧发酵,致使污泥上浮,不仅破坏了沉淀池的正常工作,而且使出水质恶化,如出水中溶解性BOD值上升,pH值下降等。机械排泥的沉淀池要加强排泥设备的维护管理,一旦机械排泥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修理,以避免池底积泥过度,影响出水水质。当排泥不彻底时应停池采用人工冲洗的方法清泥,但停池需要将沉淀池中的所有污水排出,影响了污水连续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通过设置电动控制阀门将沉淀槽和污泥槽分开,以实现更彻底高效的积泥排除,同时不影响污水连续处理的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沉淀槽、污泥槽、刮泥机、排泥管、隔离壁和电动控制阀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沉淀槽连接,所述隔离壁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隔开,所述隔离壁下方安装有所述电动控制阀门;所述电动控制阀门关闭时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密闭隔开;所述排泥管的管口位于所述污泥槽底部。其中,进一步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沉淀槽和所述污泥槽连接。其中,进一步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槽口尺寸大于所述沉淀槽,并与所述沉淀槽一体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连接。其中,所述刮泥机为链条式刮泥机,所述链条式刮泥机位于所述沉淀槽内部,包括:传动链条、刮泥板和动力装置;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呈闭合环状转动;所述刮泥板固定于所述传动链条上,沿所述沉淀槽底部横向运动。其中,所述刮泥机为行车式刮泥机,所述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刮泥板和传动臂;所述行车位于所述沉淀槽外部,通过所述传动臂与所述刮泥板连接,所述刮泥板在所述行车的带动下沿所述沉淀槽底部横向运动。其中,所述排泥管为虹吸式排泥管。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槽为锥形槽。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通过设置电动控制阀门将沉淀槽和污泥槽密封隔开,并设置抽水管可以将污泥槽中多余的水抽取至沉淀槽。在连续进行污水沉淀一定时间后,当需要对污泥槽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关闭电动控制阀门并利用抽水管将污泥槽中的污水抽至沉淀槽,此时便可对污泥槽进行彻底清理,同时沉淀槽中的污水并未被排掉,而是接着进行沉淀过程。当污泥槽中的污泥清理干净后,打开电动控制阀门即可继续进行沉淀。整个污泥清理过程方便快捷,且不用停池,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如图1所示,该沉淀系统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沉淀槽3、污泥槽4、刮泥机5、排泥管6、隔离壁7、电动控制阀门8和抽水管9 ;进水管I和出水管2分别与沉淀槽3和污泥槽4连接,隔离壁7将污泥槽4和沉淀槽3隔开,隔离壁7下方安装有阀门8 ;电动控制阀门8关闭时将污泥槽4和沉淀槽3密闭隔开;排泥管6的管口位于污泥槽4的底部;抽水管9的两端分别与沉淀槽3和污泥槽4连接。其中,刮泥机5为行车式刮泥机,行车式刮泥机包括行车51、刮泥板52和传动臂53 ;行车51位于沉淀槽3外部,通过传动臂53与刮泥板52连接,刮泥板52在行车51的带动下沿沉淀槽3底部横向运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动控制阀门的开启方式可以为垂直开启或侧向开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沉淀系统容水体积的大小设计电动控制阀门的开启方式。电动控制阀门的开启方式不受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限制。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刮泥机5也可为链条式刮泥机,链条式刮泥机位于沉淀系统内部,包括:传动链条、刮泥板和动力装置;传动链条与动力装置连接,呈闭合环状转动;刮泥板固定于传动链条上,沿沉淀系统底部横向运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进一步包括:溢流槽,溢流槽的槽口尺寸大于沉淀槽,并与沉淀槽一体连接;出水管与溢流槽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排泥管6为虹吸式排泥管,污泥槽4为锥形槽。基于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当需要对污泥槽中的污泥进行清理时的操作步骤为:首先停止进水管的进水以及刮泥机的刮泥动作,关闭电动控制阀门以将沉淀槽和污泥槽密封隔开。然后开启抽水泵将污泥槽中多余的污水抽回至沉淀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留有少部分水分以防将污泥槽底部的污泥抽走。抽水完毕后进行污泥槽中污泥的清理,由于此时污泥槽中仅剩污泥和少量水分,因此机械或人工方法都可对其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再打开电动阀门使得沉淀槽与污泥槽中的水分持平,同时重新开启刮泥机继续将沉淀槽底部的污泥刮至污泥槽,整个污水沉淀过程继续进行。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通过设置电动阀门将沉淀槽和污泥槽密封隔开,并设置抽水管可以将污泥槽中多余的水抽取至沉淀槽。在连续进行污水沉淀一定时间后,当需要对污泥槽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关闭电动阀门并利用抽水管将污泥槽中的污水抽至沉淀槽,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沉淀槽、污泥槽、刮泥机、排泥管、隔离壁和电动控制阀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沉淀槽和污泥槽连接,所述隔离壁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隔开,所述隔离壁下方安装有所述电动控制阀门;所述电动控制阀门关闭时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密闭隔开;所述排泥管的管口位于所述污泥槽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沉淀槽、污泥槽、刮泥机、排泥管、隔离壁和电动控制阀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沉淀槽和污泥槽连接,所述隔离壁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隔开,所述隔离壁下方安装有所述电动控制阀门;所述电动控制阀门关闭时将所述污泥槽和所述沉淀槽密闭隔开;所述排泥管的管口位于所述污泥槽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沉淀槽和所述污泥槽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泥水分离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槽口尺寸大于所述沉淀槽,并与所述沉淀槽一体连接;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溢流槽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道洪李珍珍冯智星罗志荣谢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