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999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沉淀池,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废水处理效率高的新型沉淀池。所述新型污泥沉淀池它包括快速反应池及沉淀池体,所述沉淀池体内设有慢速反应区、澄清系统及污泥循环系统,所述快速反应池与所述慢速反应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原水与絮凝剂在所述快速反应池内进行快速反应,然后进入所述慢速反应区内反应,再进入所述澄清系统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从所述澄清系统的上部流出,分离后的污泥落入所述污泥循环系统中并在所述污泥循环系统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快速反应池内与絮凝剂及原水混合反应,剩余的污泥被排放至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沉淀池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沉淀池。
技术介绍
污水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步骤,污水的沉淀是在沉淀池中进行的,因而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沉淀池主要通过重力作用实现泥水分离。通常情况下,为提高泥水分离效果,沉淀池表面负荷不宜过高,因而只能扩大沉淀池的占地面积,以至沉淀池的投资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将沉淀池的慢速反应区设置快速反应池与沉淀池体之间,整个沉淀池占地面积较大,因而沉淀池的建设成本较高且废水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废水处理效率高的新型沉淀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快速反应池及沉淀池体,所述沉淀池体内设有慢速反应区、澄清系统及污泥循环系统,所述快速反应池与所述慢速反应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原水与絮凝剂在所述快速反应池内进行快速反应,然后进入所述慢速反应区内反应,再进入所述澄清系统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从所述澄清系统的上部流出,分离后的污泥落入所述污泥循环系统中并在所述污泥循环系统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快速反应池内与絮凝剂及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快速反应池(1)及沉淀池体(2),所述沉淀池体(2)内设有慢速反应区(3)、澄清系统(4)及污泥循环系统(5),所述快速反应池(1)与所述慢速反应区(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原水与絮凝剂在所述快速反应池(1)内进行快速反应,然后进入所述慢速反应区(3)内反应,再进入所述澄清系统(4)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从所述澄清系统(4)的上部流出,分离后的污泥落入所述污泥循环系统(5)中并在所述污泥循环系统(5)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快速反应池(1)内与絮凝剂及原水混合反应,剩余的污泥被排放至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快速反应池(I)及沉淀池体(2),所述沉淀池体(2)内设有慢速反应区(3)、澄清系统(4)及污泥循环系统(5),所述快速反应池(I)与所述慢速反应区(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原水与絮凝剂在所述快速反应池(I)内进行快速反应,然后进入所述慢速反应区(3)内反应,再进入所述澄清系统(4)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从所述澄清系统(4)的上部流出,分离后的污泥落入所述污泥循环系统(5)中并在所述污泥循环系统(5)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快速反应池(I)内与絮凝剂及原水混合反应,剩余的污泥被排放至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反应池(I)内设置有中心导流筒(11)及专用搅拌器(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慢速反应区(3)内设置有竖向整流板(31),所述慢速反应区(3)外围设有中心筒(6),所述中心筒下端设有导流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巧孙立金邹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德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