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脉冲配水器,包括:调节池,其通过管路与配水室连接,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该配水室设置在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该配水室内设有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罩、设置在该脉冲罩上的气阀、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的虹吸破坏斗及中央给水管;该中央给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脉冲罩内,另一端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设有下水管与带孔的布水管网;该下水管的一端与该中央给水管的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该布水管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脉冲发生器没有动态部件,不会出现卡住、失灵或磨损的现象,而且没有能耗产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脉冲配水器。
技术介绍
缺氧水解酸化是对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常规技术手段,污水导入缺氧水解酸化池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在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进行分解与沉淀。污水静置一段时间后,污水中的杂质都会沉积在缺氧水解酸化池的底部,形成一层活性污泥;通常情况下,为提高污水中有机污染质的分解效率,需采用搅拌设备(如,潜水式搅拌器、推流器等)在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进行搅拌,形成流动的水体,进而搅动活性污泥层。采用搅拌设备,需额外增加设备;同时,设备的运行及维护都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脉冲配水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脉冲配水器,包括:调节池,其通过管路与配水室连接,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该配水室设置在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该配水室内设有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罩、设置在该脉冲罩上的气阀、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的虹吸破坏斗及中央给水管 ;该中央给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脉冲罩内,另一端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设有下水管与带孔的布水管网;该下水管的一端与该中央给水管的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该布水管网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阀为自动呼吸球阀,其设置在该脉冲罩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呼吸球阀包括管状阀座,该阀座的一端固定在该脉冲罩上,并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该阀座的另一端与设有排气孔的阀体连接,该阀体内设有阀芯,该阀芯呈球形,且其直径大于阀座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为中空的球形网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芯为中空的软质球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水管网设置在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池与配水室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脉冲发生器没有动态部件,不会出现卡住、失灵或磨损的现象,可以不断循环的对缺氧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进行冲击脉动,加快污水的缺氧反硝化分解速度,而且没有能耗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的脉冲配水器,包括:调节池101,其通过管路与配水室104连接,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102与控制连接管路通断的阀门103。该配水室104设置在缺氧水解酸化池108的上方,该配水室104内设有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罩105、设置在该脉冲罩105上的气阀、与该脉冲罩105内相连通的虹吸破坏斗106及中央给水管107 ;该中央给水管107的一端设置在脉冲罩105内,另一端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108内。该缺氧水解酸化池108内设有下水管109与带孔的布水管网110 ;该下水管109的一端与该中央给水管107的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108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该布水管网110连接。请参阅图2,所述气阀为自动呼吸球阀,其设置在该脉冲罩105的顶部。该自动呼吸球阀包括管状阀座111,该阀座111的一端固定在该脉冲罩105上,并与该脉冲罩105内相连通,该阀座111的另一端与设有排气孔的阀体112连接,该阀体112内设有阀芯113,该阀芯113呈球形,且其直径大于阀座111的内径。较优的,所述阀体112为中空的球形网罩。较优的,为使阀芯113与阀座111内径达到紧密配合,所述阀芯113为中空的软质球体。较优的,为使布水管网110流出的水流对缺氧水解酸化池108底部沉积的污泥达到较优的冲击搅动效果,该布水管网110设置在该缺氧水解酸化池108的底部。处理污水时,调节池101内的废(污)水经提升泵102抽取至配水室104,当配水室104内的水位不断上升,脉冲罩105内的空气被水体挤压后从自动呼吸球阀中排出;当脉冲罩105内充满水时,空气完全排出,而水也会顺着中央给水管107流向缺氧水解酸化池108的下水管109,此时脉冲罩105内的水平面就会下降,但自动呼吸球阀的阀芯113会自动将阀座111的内孔堵住,空气无法进入脉冲罩105内,因此,脉冲罩105内会形成真空,并以此形成真空虹吸排(放)水过程;配水室104内的水流入到下水管109,会经布水管网110上的孔排出至缺氧水解酸化池108,排出时形成的水流就会冲击缺氧水解酸化池108底部沉积的污泥,达到搅动污泥的效果。当配水室104内的水位降至虹吸破坏斗106的进气口时,大量空气吸入脉冲罩105,真空虹吸排(放)水的过程结束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然后,配水室104的水位重新上升,以此循环,不断的对缺氧水解酸化池108底部的污泥进行冲击,加快污水的分解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技术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池,其通过管路与配水室连接,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 该配水室设置在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该配水室内设有脉冲发生器; 该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罩、设置在该脉冲罩上的气阀、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的虹吸破坏斗及中央给水管;该中央给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脉冲罩内,另一端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 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设有下水管与带孔的布水管网;该下水管的一端与该中央给水管的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该布水管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为自动呼吸球阀,其设置在该脉冲罩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呼吸球阀包括管状阀座,该阀座的一端固定在该脉冲罩上,并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该阀座的另一端与设有排气孔的阀体连接,该阀体内设有阀芯,该阀芯呈球形,且其直径大于阀座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中空的球形网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中空的软质球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网设置在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与配水室的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脉冲配水器,包括调节池,其通过管路与配水室连接,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该配水室设置在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该配水室内设有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罩、设置在该脉冲罩上的气阀、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的虹吸破坏斗及中央给水管;该中央给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脉冲罩内,另一端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设有下水管与带孔的布水管网;该下水管的一端与该中央给水管的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该布水管网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脉冲发生器没有动态部件,不会出现卡住、失灵或磨损的现象,而且没有能耗产生。文档编号C02F3/28GK203144174SQ20132006195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志德, 王维丰 申请人:珠海市德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配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其通过管路与配水室连接,该连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该配水室设置在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上方,该配水室内设有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包括:脉冲罩、设置在该脉冲罩上的气阀、与该脉冲罩内相连通的虹吸破坏斗及中央给水管;该中央给水管的一端设置在脉冲罩内,另一端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该缺氧水解酸化池内设有下水管与带孔的布水管网;该下水管的一端与该中央给水管的延伸至该缺氧水解酸化池的一端相接,另一端与该布水管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德,王维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德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