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所述轴承盖上设有顶孔和位于顶孔两侧的弧形定位段,所述钻顶孔夹具包括夹具一和夹具二,所述夹具一由钻孔夹具和螺杆组成,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螺杆螺接于该中心螺纹孔内;所述夹具二包括底座、焊接于该底座上的至少2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圆柱,所述夹具一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轴承盖上下定位于钻孔夹具和底座之间,且所述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圆柱的内侧,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与所述顶孔同轴、半径大于所述顶孔半径的钻头过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轴承盖顶孔的专用钻、攻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及成品合格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所述轴承盖上设有顶孔和位于顶孔两侧的弧形定位段,所述钻顶孔夹具包括夹具一和夹具二,所述夹具一由钻孔夹具和螺杆组成,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螺杆螺接于该中心螺纹孔内;所述夹具二包括底座、焊接于该底座上的至少2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圆柱,所述夹具一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轴承盖上下定位于钻孔夹具和底座之间,且所述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圆柱的内侧,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与所述顶孔同轴、半径大于所述顶孔半径的钻头过孔。本专利技术为轴承盖顶孔的专用钻、攻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及成品合格率高。【专利说明】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
技术介绍
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利用锥齿轮传动以改变动力方向和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其中,主减速器由差速器总成、减速器总成(主、被动齿轮)、主减速器壳总成等组成,主减速器壳总成是差速器总成和减速器总成的安装基础。主减速器中必须保证主、从动齿轮具有良好的啮合状况,才能使它们很好的工作。主减速器中齿轮的正确啮合,除与齿轮的加工质量、装配调整及轴承有关以外,还与主减速器壳总成的刚度和加工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装配的需要,主减速器壳总成通常由主减速器壳和一对轴承盖及相关连接件组成。其中,轴承盖I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两侧设有Φ22的连接孔,两连接孔之间的轴承盖顶部设有一 M10-6H的螺纹顶孔10,顶孔10的两侧设有弧形定位段11,起吊主减速器,首先将起吊工装的螺栓旋入该螺纹孔内,然后利用吊钩及行车移动主减速器,移动方便、起吊工装装卸方便、快速。该M10-6H的螺纹孔利用钻床加工,在钻孔时需借助专用的钻顶孔夹具,以保证孔径和孔位置尺寸的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及成品合格率高的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所述轴承盖上设有顶孔和位于顶孔两侧的弧形定位段,所述钻顶孔夹具包括夹具一和夹具二,所述夹具一由钻孔夹具和螺杆组成,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螺杆螺接于该中心螺纹孔内; 所述夹具二包括底座、焊接于该底座上的至少2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圆柱,所述夹具一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轴承盖上下定位于钻孔夹具和底座之间,且所述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圆柱的内侧,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与所述顶孔同轴、半径大于所述顶孔半径的钻头过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与所述圆柱的上端焊接的开口金属环,且该开口金属环的内缘半径不小于所述圆柱所在圆半径与圆柱半径之差。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焊接有4个沿同一圆周均布的所述圆柱。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孔夹具由上下叠设的压条、压板和垫片组成,所述压板上设有位于同一圆周上的直径不等的10个所述钻头过孔,其中,7个为大径钻头过孔,I个为中径钻头过孔,2个为小径钻头过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孔为M10-6H,所述大径钻头过孔的直径为Φ14,所述中径钻头过孔的直径为Φ 12,所述小径钻头过孔为Φ10。其中,7个所述大径钻头过孔和I个所述中径钻头过孔沿圆周均布。所述小径钻头过孔位于两所述大径钻头过孔构成的圆心角的角平分线上,且2个所述小径钻头过孔不共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杆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圆盘底座,所述螺杆利用该圆盘底座卡设于所述底座上。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方形金属底座,所述开口金属环为开口圆钢环。利用本专利技术钻、攻MlO轴承盖顶孔包括如下步骤: (1)将2个轴承盖放于夹具二的底座上,保证轴承盖的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圆柱的内侧; (2)将螺杆利用圆盘底座卡设在底座上,然后依次将钻孔夹具的垫片、压板和压条旋装在螺杆上,直至垫片压紧在轴承盖上,操作过程中,调整压板的位置,使压板上的大径钻头过孔和中径钻头过孔分别与2个轴承盖的待加工顶孔同轴; (3)利用钻床的钻头在轴承盖上钻取Φ8.5的光孔; (4)旋转压板22.5°,使2个小径钻头过孔与其中2个Φ8.5的光孔同轴; (5)利用丝锥将Φ8.5的光孔加工成MlO螺纹孔; (6)然后重复步骤(4)和(5)3次,至2个轴承盖上的顶孔全部加工完成; (7)反向旋转压条,将钻孔夹具自螺杆上取下,然后将轴承盖自夹具取下转入下一工序,完成轴承盖顶孔的钻、攻工序。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专利技术为轴承盖顶孔的专用钻、攻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精度及成品合格率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轴承盖的主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轴承盖的俯视图; 其中,1、轴承盖;10、顶孔;11、弧形定位段;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夹具一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夹具一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夹具二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夹具二的俯视图; 其中:2、夹具一 ;20、螺杆;200、圆盘底座;21、压条;22、压板;220、大径钻头过孔;221、中径钻头过孔;222、小径钻头过孔;23、垫片;3、夹具二 ;30、底座;31、圆柱;32、开口金属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所述轴承盖上设有顶孔和位于顶孔两侧的弧形定位段,所述钻顶孔夹具包括夹具一 2和夹具二 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夹具一 2由钻孔夹具和螺杆20组成,所述螺杆20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圆盘底座200,所述钻孔夹具由上下叠设的压条21、压板22和垫片23组成,所述压条21上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螺杆20螺接于该中心螺纹孔内。所述压板22上设有位于同一圆周上的直径不等的10个钻头过孔,其中,7个为大径钻头过孔220,I个为中径钻头过孔221,2个为小径钻头过孔222。7个所述大径钻头过孔220和I个所述中径钻头过孔221沿圆周均布。所述小径钻头过孔222位于两所述大径钻头过孔220构成的圆心角的角平分线上,且2个所述小径钻头过孔222不共线。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夹具二 3包括方形的金属底座30,焊接于该底座30上的4个沿同一圆周均布的圆柱31,设于所述底座30的上方、与所述圆柱31的上端焊接的开口金属环32,且该开口金属环32的内缘半径不小于所述圆柱31所在圆半径与圆柱半径之差。优选的,所述开口金属环32为开口圆钢环。工作时,所述夹具一 2利用螺杆20下端的圆盘底座200卡设于所述底座30上,所述轴承盖上下定位于钻孔夹具和底座30之间,且所述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圆柱31的内侧。利用本实施例一钻、攻MlO轴承盖顶孔包括如下步骤: (1)将2个轴承盖放于夹具二的底座上,保证轴承盖的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圆柱的内侧; (2)将螺杆利用圆盘底座卡设在底座上,然后依次将钻孔夹具的垫片、压板和压条旋装在螺杆上,直至垫片压紧在轴承盖上,操作过程中,调整压板的位置,使压板上的大径钻头过孔和中径钻头过孔分别与2个轴承盖的待加工顶孔同轴; (3)利用钻床的钻头在轴承盖上钻取Φ8.5的光孔; (4)旋转压板22.5°,使2个小径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车主减速器轴承盖钻顶孔夹具,所述轴承盖上设有顶孔和位于顶孔两侧的弧形定位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顶孔夹具包括夹具一(2)和夹具二(3),所述夹具一(2)由钻孔夹具和螺杆(20)组成,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螺杆(20)螺接于该中心螺纹孔内;所述夹具二(3)包括底座(30)、焊接于该底座(30)上的至少2个沿同一圆周分布的圆柱(31),所述夹具一(2)设于所述底座(30)上,所述轴承盖上下定位于钻孔夹具和底座(30)之间,且所述弧形定位段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圆柱(31)的内侧,所述钻孔夹具上设有与所述顶孔同轴、半径大于所述顶孔半径的钻头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往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里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