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后悬置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094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左后悬置托架,其包括底板、立板、钻模板、水平滑块、对中滑块、固定定位块及侧向压紧块;立板包括导向立板和至少一对定位立板;导向立板中部设有通孔;水平滑块的中部设有装配部,装配部穿设于通孔内;水平滑块的中部两侧通过弹簧与导向立板连接;对中滑块定位连接于水平滑块的顶部,其中部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穿设于通孔内;对中滑块的两端对称设有轴承,中部两侧通过弹簧与导向立板连接;固定定位块位于一对定位立板之间;钻模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板;侧向压紧块固设于钻模板一侧壁,其顶端压紧接触支撑板,底端压紧接触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工件装夹稳定、可靠,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左后悬置托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架,尤其涉及一种左后悬置托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左后悬置托架在加工过程中钻工件底面孔时,如图7所示,现有的钻孔夹具包括底板01、钻模板02和立板03,该立板03固设于该底板01的一组相对侧边,该工件04位于底板01和钻模板02之间,靠的是三个定位销05通过进行单边定位,然而,采用这种结构来定位夹紧工件04,在工件04尺寸不稳定时,会出现工件底面孔不对中,工件装夹稳定、可靠,例如工件04会出现偏左或偏右的情况,端边尺寸95±0.3,加工不稳定,实测超差0.5_,因此,会使后续硫化时工件无法正确装入模具,不仅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合格率,更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左后悬置托架毛坯装夹不够稳定、可靠,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工件装夹稳定、可靠,能保证工件正确装入模具,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左后悬置托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述的左后悬置托架,包括底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板以及设于所述立板顶端的钻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左后悬置托架,包括底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板以及设于所述立板顶端的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水平滑块、对中滑块、固定定位块以及设于所述钻模板一侧的侧向压紧块;所述立板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一侧边的导向立板以及对称固设于所述底板另一组相对侧边的至少一对定位立板;所述导向立板和定位立板的顶端均与所述钻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立板的中部还设有通孔;所述水平滑块装设于靠近所述导向立板一侧的所述底板上,其中部向一侧延伸形成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匹配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水平滑块的中部两侧通过弹簧与所述导向立板连接;所述对中滑块定位连接于所述水平滑块的顶部,其中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后悬置托架,包括底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板以及设于所述立板顶端的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水平滑块、对中滑块、固定定位块以及设于所述钻模板一侧的侧向压紧块; 所述立板包括固设于所述底板一侧边的导向立板以及对称固设于所述底板另一组相对侧边的至少一对定位立板;所述导向立板和定位立板的顶端均与所述钻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立板的中部还设有通孔; 所述水平滑块装设于靠近所述导向立板一侧的所述底板上,其中部向一侧延伸形成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匹配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水平滑块的中部两侧通过弹簧与所述导向立板连接; 所述对中滑块定位连接于所述水平滑块的顶部,其中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匹配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对中滑块的两端对称设有轴承,中部两侧通过弹簧与所述导向立板连接; 所述固定定位块位于所述的一对定位立板之间; 所述钻模板靠近所述定位立板一侧的顶部设有支撑板; 所述侧向压紧块固设于所述钻模板一侧壁,其顶端压紧接触所述支撑板,底端压紧接触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后悬置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紧块自一端部向中部开设有呈矩形的装配槽,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金海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