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992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排气热回收装置是一种从来自内燃机的排气中回收热的装置。排气热回收装置具有将来自上游侧的排气导向下游侧的排气管(1)、覆盖在所述排气管的外侧的筒形壳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筒形壳体之间、并在所述排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排气热回收部(4)。在所述排气热回收部内设置有将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多个夹套部件(6、8)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0),在该层叠体中,所述多个夹套部件的各热交换介质流路(20)彼此串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气热回收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国际申请要求2011年12月2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2011-281468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起始于内燃机的排气流路中的、通过在排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回收排气热的排气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已知安装在排气流路中,在来自内燃机的排气和内燃机的冷却水等的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回收排气热的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层叠圆形面包圈状的多个扁平管而形成管层叠体,将排气管插入管层叠体内,同时在管层叠体的外侧配置筒形壳体。此外,在该装置中,在排气管中设置切断从排气管的排气的流出的切断阀,在内燃机暖机时使切断阀闭阀。通过该构成,在暖机时使排气通过筒形壳体和管层叠体之间,接下来,使排气通过各扁平管之间后将排气送至相反侧的筒形壳体和管层叠体之间。之后,使排气从该相反侧的筒形壳体和管层叠体之间向下游侧排出。而且,并联连接各扁平管内的流路,使热交换介质在该流路中流动,以在排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1149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如上的以往的装置中,由于各扁平管内的流路并联连接,所以每个流路的阻力不同。因此,热交换介质可能会偏向流路中的任意一个而流动。例如,当热交换介质的大部分流向一部分并联的短的流路中时,则不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此外,排气先通过筒形壳体和管层叠体之间,之后,流向各扁平管之间。因此,热经由筒形壳体从高温的排气向大气中放出,在与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前排气的温度降低。因此,产生了热量回收损失。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提高排气热的回收效率的排气热回收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热回收装置为一种从来自内燃机的排气中回收热的排气热回收装置。该排气热回收装置具有排气管、筒形壳体以及排气热回收部,所述排气管将来自上游侧的排气导向下游侧,所述筒形壳体覆盖所述排气管的外侧,所述排气热回收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筒形壳体之间,并在所述排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热回收部内设置有将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多个夹套部件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在该层叠体中,所述多个夹套部件的各热交换介质流路彼此串联连接。此外,在所述排气管外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排气管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I间隙,在构成所述层叠体的多个所述夹套部件彼此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I间隙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2间隙,而且,在所述筒形壳体内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2间隙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3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热回收装置中,所述夹套部件可以是扁平的,并且,也可具有圆弧状的形状。此外,上述构成的排气热回收装置还具有形成环形热交换介质流路的端部件,所述夹套部件具有大致半圆弧状的形状,同时作为夹套部件组装体也可具有两个将多个所述夹套部件层叠而成的所述层叠体。在如上构成的排气热回收装置中,可构成为,在所述端部件上,两个所述夹套部件组装体彼此相对配置,两个所述夹套部件组装体的所述热交换介质流路分别经由所述端部件的所述热交换介质流路串联连接。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热回收装置中,所述夹套部件具有两个半体,并通过使该两个半体彼此对接而在内部形成所述热交换介质流路,可在两个半体中的一方所述半体的端部侧形成流入口,同时在另一方所述半体上,在与设置有所述流入口的所述端部相反的端部侧形成流出口。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热回收装置还具有,在所述内燃机暖机时,将所述排气导向所述排气热回收部的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可构成为具有圆顶状的阀体,并通过使从所述排气管流出的所述排气撞击所述阀体而将所述排气导向所述排气管外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的所述第I间隙。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热回收装置中,由于多个夹套部件的热交换介质流路串联连接,所以热交换介质流动于热交换介质流路长的整个流路。因此,每当热交换介质通过各夹套部件的热交换介质流路时,都会在热交换介质和排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进行充分的排气热的回收,热交换介质的温度在短时间内升高,从而取得了提高排气热的回收效率的效果。此外,来自排气管的高温的排气流入排气管的外周与层叠体之间的间隙(第I间隙)。因此,能够抑制排气热向大气中散热,并能够减少所回收的排气热的热量回收损失。就这一点而言也取得了提高排气热的回收效率的效果。此外,由于层叠体是将扁平的形状的多个夹套部件层叠而成的,所以即使形成长的热交换介质流路,也可以使装置小型化。而且,通过在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端部件上层叠2组夹套部件组装体,即使形成更长的热交换介质流路,也可以使装置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排气热回收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排气热回收装置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放大侧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沿着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热交换介质流路的放大剖面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排气管;2…筒形壳体;4…排气热回收部;6、8…夹套部件;10…层叠体;20…热交换介质流路;22、32、46…流入口 ;24、34、48…流出口 ;36、38…夹套部件组装体;37…间隙(第2间隙);58...间隙(第I间隙);60…间隙(第3间隙);40…端部件;54…流入管 ;56...流出管;62…盖部件;64.切换阀;66…支架;6、8…阀体;100…排气热回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排气热回收装置100,作为主要的构成部件具有排气管1、筒形壳体2、以及排气热回收部4。排气管I的上游侧连接起始于内燃机的排气流路,排气管I构造成将来自内燃机的排气A从上游侧导向下游侧。在排气管I的外侧设置有覆盖排气管I的筒形壳体2。以与排气管I隔开间隔的方式将排气管I配置在筒形壳体2的内部,在排气管I的外周与筒形壳体2的内周之间形成有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管I和筒形壳体2同轴设置。在排气管I和筒形壳体2之间,设置有在排气A和热交换介质B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排气热回收部4。如图3、图4所示,在排气热回收部4中设置有多个第1、第2夹套部件6、8层叠而成的层叠体10。如图6所示,各第I夹套部件6通过将I组半体12以及14对接而形成。同样地,如图6所示,各第2夹套部件8通过将I组半体16以及18对接而形成。如图5所示,第I夹套部件6的I组半体12以及14分别具有圆弧状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半圆弧状的形状。此外,在半体12以及14中,在一方半体12的整周上将半体12的边缘向另一方半体14侧折弯,在另一方半体14的整周上将半体14的边缘向一方半体12侧折弯。由此,半体12、14分别形成为截面形状为U字形的、具有凹部的形状。另一方半体14形成为外形稍小于一方半体12。在I组半体12以及14中,在使凹侧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将另一方半体14插入一方半体12中,来对接I组半体12、14。由此,形成扁平的第I夹套部件6,并在第I夹套部件6的内部形成密封的热交换介质流路20。在一方半体12的大致圆弧状端通过翻边加工等形成流入口 22,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来自内燃机的排气中回收热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将来自上游侧的排气导向下游侧;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覆盖所述排气管的外侧;以及排气热回收部,所述排气热回收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筒形壳体之间,并在所述排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热回收部内设置有将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多个夹套部件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在该层叠体中,所述多个夹套部件的各热交换介质流路彼此串联连接,在所述排气管外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排气管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1间隙,在构成所述层叠体的多个所述夹套部件彼此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1间隙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2间隙,而且,在所述筒形壳体内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2间隙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3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2 JP 2011-2814681.一种从来自内燃机的排气中回收热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将来自上游侧的排气导向下游侧; 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覆盖所述排气管的外侧;以及 排气热回收部,所述排气热回收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和所述筒形壳体之间,并在所述排气和热交换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排气热回收部内设置有将形成热交换介质流路的多个夹套部件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在该层叠体中,所述多个夹套部件的各热交换介质流路彼此串联连接, 在所述排气管外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排气管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I间隙, 在构成所述层叠体的多个所述夹套部件彼此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I间隙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2间隙, 而且,在所述筒形壳体内周和所述层叠体之间形成有通过了所述第2间隙的所述排气将通过的第3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套部件扁平,并且,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久幸大上裕久
申请(专利权)人: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