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在车辆通道上设置通道门,摄像机安装在通道门的一侧门柱,通道门前方地下设置地感线圈,地感线圈的触发信号线连接摄像机的快门驱动开关。当汽车前轮碾压在地感线圈上时,地感线圈产生触发信号。通道中间安装纵向线径1~2米,横向线径为2~3米的地感线圈,或者通道一侧安装纵横向线径为1~2米的地感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摄像机及地感线圈位置使本装置摄取的汽车照片包括整个车脸和小部分侧面,车辆图像面积大,有利于哈里斯角点探测器的角点选择与判断,提高角点探测器识别的准确度;识别准确率达100%,绿色通道一部车单次全部检查时间仅为15秒。(*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管理设施,具体为车辆收费站所用的一种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车型识别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车型识别的方案中,主要是根据图像中车辆轮廓,即车辆的高度和长度,按车辆的大小决定收费标准。根据车辆的整体特征只能识别出大致的车型类别,无法识别出车辆的具体型号,也不能按照车辆的用途进行分类,无法识别是客车还是货车,是卡车还是牵引车。但许多情况下需要对车辆进行精确到具体型号的识别。如国家为了支持鲜活农产品的运销,制定了“绿色通道”政策,凡是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可免费放行。此时就必须对车辆的具体型号进行有效识别。现在比较先进的车辆通道检测技术是利用数字辐射成像检测设备对车厢进行扫描成像,可大大缩短查验时间。但辐射成像必须保证司机的安全,车头长度不同,只能在最大车头长度之后才打开放射源,在车头较短,车速较快的情况下,往往辐射图像信息不完整,甚至只得到车厢内的少量信息,不足以对车型进行识别。哈里斯角点探测器是经典的计算机图像特征提取识别方法,它对当前待识别图像进行角点探测,与数据库中相关图片的角点对比,以匹配成功的角点数量作为图片的相似度,以相似度最高的图片作为识别结果输出。哈里斯角点探测器可用于车型识别,但它要求摄取图像的角度、距离与数据库存储的图片相近,否则难以正确识别。目前因无法保证对经过收费站的车辆摄取清晰标准的图像,所以尚未见以哈里斯角点探测器为基础的车型自动识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在车辆通道一侧的上方设置摄像机,车辆通道地下安装地感线圈,地感线圈的触发信号线连接摄像机的快门驱动开关。本技术设计的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在车辆通道上设置通道门,通道门由两门柱与柱顶的横梁构成,横梁下方通道门的高度为4?5米,二门柱间通道门的宽度为5?6米,摄像机安装在通道门的一侧门柱,摄像机镜头与地面的距离H为2?3米。在通道门的前方、该通道的地下设置地感线圈,地感线圈的中心与摄像机镜头中心所处的竖直平面的距离为4?8米。所述地感线圈的触发信号线连接摄像机的快门驱动开关。当汽车前轮碾压在地感线圈上时,地感线圈产生触发信号。所述通道中部安装一个地感线圈,通道中心线上的竖直平面穿过地感线圈,地感线圈的纵向线径I?2米,横向线径为2?3米,以确保经过通道的车辆前轮能碾压在地感线圈上。或者,所述通道的中心线的一侧安装一个地感线圈,地感线圈靠近通道中心线的内侧与通道中心线上的竖直平面的最小距离小于I米,地感线圈的纵向线径I?2米,横向线径为I?2米,经过通道车辆的一侧前轮能碾压在地感线圈上。所述摄像机镜头的中心线的投影与通道中心线交角为15°?40°,所述摄像机镜头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交角为1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的优点为:1、摄像机所处位置和角度,以及触发摄像机快门的地感线圈位置,使本系统所摄取的汽车照片包括车辆的整个车脸和小部分的侧面,照片中车辆图像所占图面达到整个照片面积的85%以上,有利于计算机的角点选择与判断;2、因通道门宽度的限制,车辆经过通道门前的地感线圈时,车辆中心线与通道中心线所成角度小,实时拍摄的照片与车辆典型照片条件近似,可为哈里斯角点探测器提供标准图片,提高其识别准确度,以在车型识别系统中使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手段——哈里斯角点探测器;3、因通道门宽度的限制,车辆经过通道门前的地感线圈时将减速,保证了摄像机摄取的汽车照片的清晰度;4、配置本摄像装置和哈里斯角点探测器的车型识别系统特别适合用于执行国家“绿色通道”政策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的识别,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均为大型货运汽车,识别准确率达100%,哈里斯角点探测器一次的识别时间仅为70ms,绿色通道一部汽车单次全部检查时间仅为15秒。【附图说明】图1为本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实施例1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实施例1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实施例2俯视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摄像机,2、汽车,3、通道门,4、地感线圈。H、摄像机镜头与地面的距离,S、地感线圈的中心与摄像机镜头中心所处的竖直平面的距离,R、地感线圈的横向线径,r、地感线圈的纵向线径,α、摄像机镜头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交角,β、摄像机镜头的中心线的投影与通道中心线的交角。【具体实施方式】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实施例1本例的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如图1和2所示,在车辆通道上设置通道门3,通道门3由两门柱与柱顶的横梁构成,横梁下方通道门3的高度为5米,二门柱间通道门3的宽度为5米,摄像机I安装在通道门3的一侧门柱,摄像机I镜头与地面的距离H为2.5米。在通道门3的前方中部地下设置一个地感线圈4,地感线圈4的中心点与摄像机镜头中心所处的竖直平面的距离S为6米。所述地感线圈4的触发信号线连接摄像机I的快门驱动开关。当汽车2前轮碾压在地感线圈上时,地感线圈4产生触发信号。本例所述地感线圈4的纵向中心线与通道中心线重合,本例地感线圈4的水平横截面为椭圆形,纵向线径r为2米,横向线径R为3米。本例摄像机I镜头的中心线的投影与通道中心线的交角β为20°,所述摄像机镜头的中心线与水平面的交角α为15°。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实施例2本例的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如图1和3所示,本例地感线圈4位于通道的一侧,地感线圈4的纵向中心线与通道的中心线平行,地感线圈4的纵向中心线与通道的中心线的距离为通道宽度的25%,本例地感线圈4的水平横截面为圆形,即纵向线径r=横向线径R=L 6米,地感线圈靠近通道中心线的内侧与通道中心线上的竖直平面的最小距离为0.3米。本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技术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通道上设置通道门(3),通道门(3)由两门柱与柱顶的横梁构成,横梁下方通道门(3)的高度为4~5米,二门柱间通道门(3)的宽度为5~6米,摄像机(1)安装在通道门(3)的一侧门柱上,摄像机(1)镜头与地面的距离H为2~3米;在通道门(3)的前方、该通道的地下设置地感线圈(4),地感线圈(4)的中心与摄像机(1)镜头中心所处的竖直平面的距离为4~8米;所述地感线圈(4)的触发信号线连接摄像机(1)的快门驱动开关,当汽车(2)前轮碾压在地感线圈(4)上时,地感线圈(4)产生触发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通道上设置通道门(3),通道门(3)由两门柱与柱顶的横梁构成,横梁下方通道门(3)的高度为4?5米,二门柱间通道门(3)的宽度为5?6米,摄像机(I)安装在通道门(3)的一侧门柱上,摄像机(I)镜头与地面的距离H为2?3米;在通道门(3)的前方、该通道的地下设置地感线圈(4),地感线圈(4)的中心与摄像机(I)镜头中心所处的竖直平面的距离为4?8米;所述地感线圈(4)的触发信号线连接摄像机(I)的快门驱动开关,当汽车(2)前轮碾压在地感线圈(4)上时,地感线圈(4)产生触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型自动识别系统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中部安装地感线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明,赖海燕,蒋新花,杨辉华,李灵巧,翟雷,罗翌陈,王勇,何倩,潘细朋,韦向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