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30686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系统,包括设置在公交站牌上的站牌信息系统、设置在公交车上的车载系统和设置在公交总站服务中心的中央控制系统,站牌信息系统包括站牌微处理器、RFID电子标签、第一键盘模块和LED显示模块,车载系统包括人数识别器、车载微处理器和RFID阅读器,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存储器模块、第二键盘模块以及LCD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能够显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和公交车的满载率情况,便于乘客随时了解公交车的到站情况,提高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和公交车的运行效率,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信息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飞速增长,导致交通拥堵,人们出行困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公共交通系统为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营和有效管理提供了途径,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也逐步跨进新时代。现有的研究多着手于公交报站,涌现了一系列基于各种技术的公交自动报站系统,其中包括基于ZigBee技术,基于GSM通信平台,基于GPS通信平台等,但是这些处在试验研究阶段的技术并不很成熟,实际操作时要克服的环境问题也比较多。同时,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的信息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主要表现在现有公共交通系统不能显示公交车的满载率情况,满载率很大程度上影响乘客选择公交车出行方式或者选择哪辆公交车。因此加大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选择公交出行的意识,影响着乘客出行效率和公交车的运行效率,解决好这一问题对解决交通缓堵和城市公交建设有着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RF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公交站牌(15)上的站牌信息系统、设置在公交车上的车载系统和设置在公交总站服务中心的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站牌信息系统包括站牌微处理器(2)、用于存储站牌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6)、用于查询站牌信息的第一键盘模块(4)和用于显示公交车到站信息的LED显示模块(5),所述第一键盘模块(4)与站牌微处理器(2)的输入端相接,所述LED显示模块(5)通过LED显示驱动模块(14)与站牌微处理器(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站牌微处理器(2)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0‑2)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并进行双向通信;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用于对公交车上人数进行检测的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公交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公交站牌(15)上的站牌信息系统、设置在公交车上的车载系统和设置在公交总站服务中心的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站牌信息系统包括站牌微处理器(2)、用于存储站牌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6)、用于查询站牌信息的第一键盘模块(4)和用于显不公交车到站信息的LED显不模块(5),所述第一键盘模块(4)与站牌微处理器(2)的输入端相接,所述LED显示模块(5)通过LED显示驱动模块(14)与站牌微处理器(2)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站牌微处理器(2)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0-2)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并进行双向通信;所述车载系统包括用于对公交车上人数进行检测的人数识别器、用于对人数识别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车载微处理器(3)和用于对RFID电子标签(6)的信息进行读取的RFID阅读器(7),所述人数识别器包括设置在公交车前车门的上车人数识别器(8-1)和设置是公交车后车门的下车人数识别器(8-2),所述上车人数识别器(8-1)由分别安装在前车门两侧的第一红外线发射器(8-11)和第一红外线接收器(8-12)组成,所述下车人数识别器(8-2)由分别安装在后车门两侧的第二红外线发射器(8-21)和第二红外线接收器(8-22)组成,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器(8-12)和第二红外线接收器(8-22)均与车载微处理器(3)的输入端相接,所述RFID阅读器(7)与车载微处理器(3)相接,所述车载微处理器(3)通过第四无线通信模块(10-4)与中央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书红张勐豪李洋韩亚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