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维军专利>正文

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946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5:33
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它由动模板、顶针固定板、顶针板、动模型芯、第一导滑杆、动模支承板、型腔、弹簧、定模型芯、主流道、定模座板、限位销、拉板、导柱、第二导滑杆、动模板、定模板、推件板组成。所述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定模型芯(10)与推件板(19)滑动间隙配合,型腔(8)与动模板(17)间隙配合,弹簧(9)安装在推件板(19)和定模板(18)之间的孔中,所述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拉板(14)与安装在推件板(19)侧面的限位销(13)间隙配合,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导柱(15)与推件板(19)、动模板(17)滑动间隙配合,动模支承板(7)与动模型芯(5)滑动配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到金属压铸成型和塑料注射成型,是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模具制造界,浇注系统分为如下几种结构形式:(I)直接浇口,它是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而它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路程短及补缩时间长等特点。这种浇口虽模具结构简单,但是这种形式的浇口截面大,去除浇口较困难,去除后会留有较大的浇口痕迹,影响制品的美观。(2)侧浇口,它是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填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它改变浇口的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的剪切速率及浇口的冻结时间。这类浇口可以根据制品的形状特征选择其位置,加工和修整方便,但这种浇口成型的制品往往有熔接痕存在,且注射压力损失大,对深型腔制品排气不利。除了上述两种浇口外,还有扇形浇口、平缝浇口、轮辐式浇口、爪形浇口、点浇口,这些浇口虽成形出的制品外观优美,但都存在一个问题,模具结构复杂,压力损失大,模具制造周期长,同时它们不能从制品内部进浇。浇口易磨损,去除浇口时易损伤制品。为了克服上述各种浇口不足之处,本人结合多年一线制造经验,特提供如下一种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该模是把成型的型芯设置在模具定模一边,型腔设置在模具动模一方,进浇设置在模具定模的型芯上,从型芯上开设主流道,熔料直接从制品的内部充填模具型腔,制品的推出由安装在模具定模一方的推件板推出。该模结构简单,模具维修、安装、调试方便,制品外观质量好,制品外表面没有进浇痕迹,适合大型、深腔的壳体制品成型。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解决了直接浇口,浇口去除困难,去除后留有较大痕迹,影响制品外观的问题。解决了侧浇口熔接痕大,注射压力损失大,对深腔制品排气不利的问题。解决了平缝浇口、轮辐式浇口、爪形浇口、点浇口、扇形浇口,模具结构复杂,压力损失大,模具制造周期长,去除浇口时易损坏制品的问题。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其特征是: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定模型芯(10)与推件板(19)滑动间隙配合,型腔(8)与动模板(17)间隙配合,弹簧(9)安装在推件板(19)和定模板(18)之间的孔中,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拉板(14)与安装在推件板(19)侧面的限位销(13)间隙配合,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导柱(15)与推件板(19)、动模板(17)滑动间隙配合,动模支承板(7)与动模型芯(5)滑动配合,动模支承板(7)上的第一导滑杆(6)和第二导滑杆(16)与顶针板(3)和顶针固定板(2)滑动配合,动模座(I)、动模支承板(7)、动模板(17)紧固连接一体构成模具动模部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中所示:图1是模具合模浇注时的纵剖图图2是模具开模时推出制品时的纵剖图图中数字编号分别表示:I——动模板 2——顶针固定板3——顶针板5—动模型芯6—第一导滑杆7—动模支承板8——型腔 9——弹簧10——定模型芯11——主流道 12——定模座板13——限位销14——拉板 15——导柱16——第二导滑杆17——动模板 18——定模板19——推件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是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该模特点是:制品成型在动模型腔中,开模后制品拉到定模一方,由定模一方的推件板推出制品,另一特点是:该模浇注系统的主流道开设在定模型芯上,充模时,熔体从制品内部进浇。该模动作原理是:当模具在注射机上调试好,经浇注成型、保压补缩、冷却定型后,注射机带动模具动模后移,此时,制品被安装在模具定模一方的定模型芯(10)拉出型腔(8),当动模部分继续后移,这时推件板(19)失去压力,于是安装在推件板(19)和定模板(18)之间的弹簧(9)弹起、推动推件板(19)推动制品从定模型芯(10)上脱出模外。模具复位时,作开模时相反的动作,待各打开之处完全闭合后,才进行下一周期浇注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其特征是: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定模型芯(10)与推件板(19)滑动间隙配合,型腔(8)与动模板(17)间隙配合,弹簧(9)安装在推件板(19)和定模板(18)之间的孔中,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拉板(14)与安装在推件板(19)侧面的限位销(13)间隙配合,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导柱(15)与推件板(19)、动模板(17)滑动间隙配合,动模支承板(7)与动模型芯(5)滑动配合,动模支承板(7)上的第一导滑杆(6)和第二导滑杆(16)与顶针板(3)和顶针固定板(2)滑动配合,动模座(1)、动模支承板(7)、动模板(17)紧固连接一体构成模具动模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品内部进浇、定模推出的模具,其特征是: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定模型芯(10)与推件板(19)滑动间隙配合,型腔⑶与动模板(17)间隙配合,弹簧(9)安装在推件板(19)和定模板(18)之间的孔中,安装在定模板(18)上的拉板(14)与安装在推件板(19)侧面的限位销(13)间隙配合,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牟维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