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2293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包括由双联齿轮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导入集成多路阀内,再通过先导控制手柄将集成多路阀内的液压油分别供给起升油缸、倾斜油缸与转向油缸内而形成各自的循环油路;所述油箱连接有齿轮泵,所述齿轮泵、先导控制手柄的输出端均与快速起升阀组的入口端连接,快速起升阀组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背压单向阀与起升油缸连接;起升油缸通过限速阀与紧急降落阀连接,紧急降落阀的电磁阀通过电线与手动开关连接;所述倾斜油缸连接有直动溢流阀,所述集成多路阀分别与倾斜油缸、直动溢流阀连接形成循环油路。将倾斜、转向、升降等功能的集中在一起,减少管路布置、提高了吊具工作安全性并提高门架起升速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堆场,是一种专门从事集装箱空箱的码放、转场运输等工作,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主要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门架的前后倾斜动作、集装箱的起升和下降动作、整车的转向动作、吊具的供油功能等。其液压系统主要包括齿轮泵、多路阀、转向器、优先阀、油缸、先导油源阀、先导控制手柄等,主要液压元部件是分开布置设计的,这种系统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元部件多,其倾斜、转向、升降等功能是分开进行设置的,管路布置复杂,检修不方便且成本高;二是由于油路长、供油少,使得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门架起升速度慢;三是安全性能差;四是液压油箱里的细小铁屑无法有效收集;五是门架满载快速下降时液压油箱内液位急剧变化会从油箱呼吸器处往外窜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实现倾斜、转向、升降等功能的集中控制,并使门架平稳、快速地动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包括由双联齿轮泵将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包括由双联齿轮泵(23)将油箱(1)内的液压油导入集成多路阀(4)内,再通过先导控制手柄(3)将集成多路阀(4)内的液压油分别供给起升油缸(7)、倾斜油缸(10)与转向油缸(14)内而形成各自的循环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连接有齿轮泵(21),所述齿轮泵(21)、先导控制手柄(3)的输出端均与快速起升阀组(9)的入口端连接,快速起升阀组(9)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背压单向阀(12)与起升油缸(7)连接;所述起升油缸(7)的无杆腔通过限速阀(6)与紧急降落阀(8)连接,所述紧急降落阀(8)的电磁阀通过电线与手动开关(2)连接;所述倾斜油缸(10)连接有直动溢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空箱堆高机车的液压系统,包括由双联齿轮泵(23)将油箱(I)内的液压油导入集成多路阀(4)内,再通过先导控制手柄(3)将集成多路阀(4)内的液压油分别供给起升油缸(7)、倾斜油缸(10)与转向油缸(14)内而形成各自的循环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I)连接有齿轮泵(21),所述齿轮泵(21)、先导控制手柄(3)的输出端均与快速起升阀组(9 )的入口端连接,快速起升阀组(9 )的出口端通过第一背压单向阀(12 )与起升油缸(7 )连接;所述起升油缸(7)的无杆腔通过限速阀(6)与紧急降落阀(8)连接,所述紧急降落阀(8)的电磁阀通过电线与手动开关(2)连接;所述倾斜油缸(10)连接有直动溢流阀(11),所述集成多路阀(4)分别与倾斜油缸(10)、直动溢流阀(11)连接形成循环油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手柄(3)与集成多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猛孙庆宁刘敏杨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