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945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包括差动行星齿轮系(20)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组成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差动行星齿轮系的系杆(22)与连接叶轮的风机的主轴固接,其差动内齿圈(23)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的涡轮(33)连接,其太阳轮轴(25)分别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的泵轮(31)和同步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的导轮(32)固定在其壳体上;还包括一个用于对所述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的增速比进行自动控制的由转速传感器(41)、控制单元(42)和液压执行机构(43)串联而成速度控制系统(4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齿轮箱,特别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
技术介绍
恒速输出齿轮箱的主要作用是将风机叶轮输入的随风速变化的不稳定转速转化为恒定的转速,输出给同步发电机,使同步发电机发出的电流电压为电网所需要的恒定频率,并能直接并网,应用于“恒速恒频”式风力发电机组。常见的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由第一级差动行星齿轮系、第二级系杆固定式简单行星齿轮系和用于改变第一级差动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组成。这种恒速输出齿轮箱由于在第一级差动行星齿轮系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之间增加了第二级系杆固定式简单行星齿轮系作为连接,使得部件较多、成本较高,同时使得作为输出轴的第一级差动行星齿轮系的太阳轮轴长度较长,结构比较复杂、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包括差动行星齿轮系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所述差动行星齿轮系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组成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包括差动行星齿轮系(20)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行星齿轮系(20)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组成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差动行星齿轮系(20)的系杆(22)与连接叶轮的风机的主轴固接,其差动内齿圈(23)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的涡轮(33)连接,其太阳轮轴(25)分别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的泵轮(31)和同步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的导轮(32)固定在其壳体上;所述恒速输出齿轮箱还包括一个用于对所述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的增速比进行自动控制的速度控制系统(40),所述速度控制系统(40)由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包括差动行星齿轮系(20)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行星齿轮系(20)和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组成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差动行星齿轮系(20)的系杆(22)与连接叶轮的风机的主轴固接,其差动内齿圈(23 )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 )的涡轮(33 )连接,其太阳轮轴(25 )分别与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的泵轮(31)和同步发电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导叶可调液力变矩器(30)的导轮(32)固定在其壳体上; 所述恒速输出齿轮箱还包括一个用于对所述传动比可调的增速系统的增速比进行自动控制的速度控制系统(40),所述速度控制系统(40)由转速传感器(41 )、控制单元(42)和液压执行机构(43)串联而成;所述转速传感器(41)用于采集并向控制单元(42)传递风机叶轮转速信息;所述控制单元(42 )用于接受转速传感器(41)传递的风机叶轮转速信息,计算、处理后向液压执行机构(43)发出动作指令,所述液压执行机构(43)用于对导叶调节机构(34)进行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恒速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2)为可编程的单片机系统。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宋永乐马飞柏厚义殷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