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SiCO微米级蠕虫状陶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849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26
一种SiCO微米级蠕虫状陶瓷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米陶瓷。在0.8g模板剂F127中加入热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再溶解在5ml二甲苯溶液中,搅拌后,得混合液A;将0.8g的陶瓷先驱体聚乙烯基硅氮烷,溶解在5ml乙醇中,搅拌后,得混合液B;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后,得混合液C;将混合液C倒在玻璃基板上,在50℃的烘箱中保温,然后140℃交联后,得到淡黄色透明薄膜,取出后脱膜,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热解薄膜,在薄膜表面获得SiCO微米级蠕虫状陶瓷。制备的SiCO微米级蠕虫状陶瓷的长度在0.5~2μm之间,且稳定性好。在复合材料及高温器件设计等领域应用。设备投资少,操作容易,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CO微米级蠕虫状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0.8g模板剂F127(PEO106‑PPO70‑PEO106,Mw=12600g/mol)中加入热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再溶解在5ml二甲苯溶液中,搅拌后,得混合液A;2)将0.8g的陶瓷先驱体聚乙烯基硅氮烷,溶解在5ml乙醇中,搅拌后,得混合液B;3)将混合液A和混合液B混合,搅拌后,得混合液C;4)将混合液C倒在玻璃基板上,在50℃的烘箱中保温,然后140℃交联后,得到淡黄色透明薄膜,取出后脱膜,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热解薄膜,在薄膜表面获得SiCO微米级蠕虫状陶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煜玺刘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