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清除醇、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1521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醇烃化净化工艺技术,具体为一种快速清除醇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醇化或烃化系统进出口,关闭醇化或烃化系统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醇化或烃化系统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醇化或烃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0~8.0Mpa;然后,在水冷器周围搭设密闭空间,即将水冷器置于密闭空间中,在密闭空间中通入蒸汽,使得通过水冷器内工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45~55℃;最后,打开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甲醇分离器的排放管,熔化后的液体石蜡从排放管排出,直至排放完毕。本工艺操作方法设计合理,可用于解决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甲醇、醇烃化系统设备结蜡后不容易处理的难题,该方法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醇烃化净化工艺技术,具体为一种快速清除醇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醇化或烃化系统进出口,关闭醇化或烃化系统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醇化或烃化系统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醇化或烃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0~8.0Mpa;然后,在水冷器周围搭设密闭空间,即将水冷器置于密闭空间中,在密闭空间中通入蒸汽,使得通过水冷器内工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45~55℃;最后,打开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甲醇分离器的排放管,熔化后的液体石蜡从排放管排出,直至排放完毕。本工艺操作方法设计合理,可用于解决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甲醇、醇烃化系统设备结蜡后不容易处理的难题,该方法简单高效。【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醇烃化净化工艺技术,具体为一种快速清除甲醇、醇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
技术介绍
醇烃化净化工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化工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许多化肥企业使用醇烃化工艺代替了原来的铜洗工艺,不仅节省了合成氨生产成本,还副产粗甲醇,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但随之而来醇烃化工艺出现的“结蜡”问题,困扰着广大生产厂家,基本上一年要停车清理一次水冷器、分离器里面的“石蜡”,否则水冷器、分离器进、出口压差增大,影响安全稳定生产,同时影响分离器分离效果,致使气体“带液”到其它工段出现其它问题。由于现在化工企业运转周期越来越长,停车大修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怎样既省事又省时地除去系统里的“石蜡”是面临的一个难题。石蜡的形成及主要成份:现在普遍认为“蜡”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催化剂生产、运输和装填过程中带入铁、镍、钠等碱性金属,其是生成“蜡”的催化剂。二是在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甲醇生产伴随着少量甲酸和其它有机酸生成,造成管道或设备腐蚀产生的铁、镍同催化剂带入的铁、镍与原料气中的CO反应生成Fe(C0)5、Ni (CO)4,生成物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具备了生成脂肪烃的条件。三是在操作过程中,反应温度控制过低(185~215°C)或过高(260°C以上),副反应较多,结蜡现象比较严重。四是原料气中CO含量过高,副反应增多 ,生成脂肪烃增多。以上原因生成的“石蜡”是高级烷烃混合物,即脂肪族烃类,熔点37 °C以上,沸点3430C以上,大部分是C15~C4tl长碳链烃类物质。目前的除蜡方法如下: 由于石蜡的熔点在37°C以上,而系统中水冷器为了有效分离生成的甲醇,水冷后温度都在25°C以下,因此大量的石蜡冷凝聚集在水冷器内壁上和甲醇分离器内件上。当石蜡越聚越多,影响气体通过和甲醇分离时,就需要系统停车将分离器大盖打开,内件吊出来,进行热煮除蜡。水冷器由于管线太长,即使进出口拆开法兰管内通蒸汽热煮,也是导致冷热不均,容易造成熔化的石蜡继续到温度低的地方凝结,有时蜡还会越结越多,并且由于系统内许多水冷器都是淋洒式蛇形管,管线太长,且弯道处没有法兰接口,不能拆成一截一截的,所以想把整根管里的石蜡清除非常不易,这样往往需要将整体系统停车一到两天时间,水冷器处理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快速、有效地清除甲醇、醇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不能够快速去除系统中水冷器和分离器中“结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醇化或烃化系统的进出口,关闭醇化或烃化系统内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醇化或烃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0~8.0Mpa ; 然后,在水冷器周围搭设密闭空间,即将水冷器置于密闭空间中,在密闭空间中通入蒸汽,使得通过水冷器内工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45~55°C ; 最后,打开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甲醇分离器的排放管,熔化后的液体石蜡从排放管排出,直至排放完毕。上述方法中,操作关键是要保证通过水冷器和甲醇分离器的工艺气体(氢气、氮气混合气体)温度在45~55°C,因为石蜡的熔点在37°C以上,所以气体温度高于37°C才能融化水冷器内壁的石蜡,而且要靠工艺气体来加热融化甲醇分离器内件上的石蜡,循环的工艺气体携带融化的石蜡液滴至甲醇分离器,在分离器中实现了气液分离,液体石蜡通过分离器底部的排放管排出系统外,大约需要5到6个小时即可将水冷器和分离器内的石蜡清除干净。另外工艺气体的循环量应保持在设计量的上限,事实证明如果循环量太小,通过水冷器后工艺气体带出石蜡液滴减少,排蜡效果不好。其它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分离器后气体温度还有40~45°C,高于石蜡的熔点37°C以上,害怕在分离器已分离石蜡液滴的气体夹带少量的石蜡水雾循环进入醇化或烃化塔内的触媒层而影响触媒活性,除蜡期间一般通过带电炉来保持触媒层温度在使用温度(240~260°C),经过几年实践,证明基本没有什么影响。本工艺操作方法设计合理,可用于解决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甲醇、醇烃化系统设备“结蜡”后不容易处理 的难题,该方法简单高效,不会因为结蜡的原因而专门停车检修系统,与传统的除蜡方法相比,既省时又省力,排出的液体石蜡很快凝固,装车运走,确保了生产稳定长周期运行,不仅大大缩短了清除“石蜡”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一种快速清除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烃化系统进出口,也就是将烃化系统切出制备甲醇的整体系统,关闭烃化系统内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烃化系统内的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烃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0~8.0Mpa0然后,在水冷器周围搭设密闭空间,即将水冷器置于密闭空间中,具体操作时,在水冷器四周搭架,然后用塑料布把四周围起来,尽量做到密不透风,然后往塑料棚子里通蒸汽,让水冷器“蒸桑拿”,很快里面水雾弥漫,塑料布都膨胀起来,使得通过水冷器内工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45~55°C。最后,打开烃化系统内甲醇分离器底部的排放管,熔化后的液体石蜡从排放管排出,直至排放完毕,大概能排出500~600Kg石蜡。实施例2一种快速清除醇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醇化系统进出口,也就是将醇化系统切出制备甲醇的整体系统,关闭醇化系统内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醇化系统内的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醇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0~8.0Mpa0然后,在水冷器周围搭设密闭空间,即将水冷器置于密闭空间中,具体操作时,在水冷器四周搭架,然后用塑料布把四周围起来,尽量做到密不透风,然后往塑料棚子里通蒸汽,让水冷器“蒸桑拿”,很快里面水雾弥漫,塑料布都膨胀起来,使得通过水冷器内工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45~55°C。最后,打开醇化系统内甲醇分离器底部的排放管,熔化后的液体石蜡从排放管排出,直至排放完毕,大概能排 出500~600Kg石蜡。【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醇化或烃化系统的进出口,关闭醇化或烃化系统内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醇化或烃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清除醇、烃化系统中“结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关闭整体系统中的醇化或烃化系统的进出口,关闭醇化或烃化系统内水冷器的冷却水,开启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循环机,将工艺气体循环量保持在设计量上限,保持醇化或烃化系统中工艺气体压力在5.0~8.0Mpa;然后,在水冷器周围搭设密闭空间,即将水冷器置于密闭空间中,在密闭空间中通入蒸汽,使得通过水冷器内工艺气体的温度保持在45~55℃;最后,打开醇化或烃化系统内的甲醇分离器底部的排放管,熔化后的液体石蜡从排放管排出,直至排放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