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超薄耐高温电容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136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超薄耐高温电容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将等规度99%以上,灰分含量小于15ppm,熔融指数3.2-3.7g/10min,分子量分布系数4.5-5.5的聚丙烯投入挤出机中熔融挤出;牵引至85-100℃的激冷辊上冷却成形得到铸片;铸片进行纵向拉伸,然后横向拉伸,测厚、电晕、、第一次时效处理、第二次时效处理得到电容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超薄、厚薄均匀性好、耐高温、且成膜性好,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优异,能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丙烯电容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超薄(厚度为2-3μm)耐高温(110℃以上)电容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汽车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技术全面革新,为电子元件带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特别是超薄耐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需求与日俱增,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薄膜技术的提高以及超薄化的发展,超薄耐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开始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国家政府在“十二五”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节能环保更是放在七大产业之首。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科技均得到了重大突破。其最大优点就是节油减排,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内燃机汽车和纯动力汽车的双重优势,内燃机排量小,可回收制动能量;根本目的是提高车辆动力系统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将是未来最有指望解决陆上运输工具问题的办法,而超薄耐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动、混合动力装置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二者“并肩战斗”,取长补短,汽车的热效率可提高10%以上,废气排放可改善30%以上。 但对聚丙烯电容薄膜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对其耐高温性能和厚薄均匀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生产制造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国内厂家批量生产的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薄膜厚度为3.5-15μm,但2-3μm耐高温聚丙烯电容薄膜技术尚不成熟,出现的问题主要为成膜性差,厚薄均匀性不理想,产出率较低,成本过高,不能稳定大批量生产,耐高温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普通聚丙烯薄膜电容器最高工作环境温度85℃,用普通聚丙烯电容薄膜卷绕而成的电容器随着其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内部温升较快,导致电容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甚至造成电容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超薄、厚薄均匀性好、耐高温、且成膜性好,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优异,能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超薄耐高温电容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耐高温电容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 1)原料准备:要求聚丙烯原材料的等规度(有规异构体(tacticitypolymer)占有全部高分子的百分数)99%以上,灰分含量小于15ppm,熔融指数3.2-3.7g/10min,分子量分布系数4.5-5.5(在湿度70%以下,温度35℃以下,避光储存); 2)挤出机挤出:将步骤(1)的原料投入挤出机中,原料经过温度为230-245℃的加料段、245-260℃的熔融段、250-260℃的均化段熔融塑化,然后至计量泵、经精过滤器、再经挤出机模头挤出;挤出系统的压力控制为50-70bar,挤出机的物料挤出量为250-350kg/h; 3)铸片:模头挤出的熔体牵引至85-100℃的激冷辊上冷却成形,激冷辊的直径为2.0-2.2米,激冷辊的转速为50-55m/min,激冷辊上附加的气刀加热装置吹气使熔体粘附、贴合于激冷辊上实现熔体冷却,气刀的加热温度为50-100℃,得到铸片; 4)纵向拉伸:将步骤(3)所得的铸片进行纵向预热、拉伸和热定型;预热温度110-140℃;拉伸温度140-150℃,相邻两个拉伸辊之间的拉伸间隙为10-30㎜,采用两点拉伸,拉伸倍数分别为4.5-5和1.0-1.05倍;热定型温度为140-150℃; 5)横向拉伸:将步骤(4)纵向拉伸后的铸片进行横向拉伸,分为165-170℃温度下预热,155-165℃下拉伸,横向拉伸倍数为7-10倍,165-170℃下热定型,26-30℃下冷却定型得到薄膜; 6)测厚电晕:将横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切边,测量薄膜的厚度为2-3μm,25-35℃下冷却,然后进行薄膜表面的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强度为15-19W·min/m2; 7)收卷:将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收卷;收卷的张力为30-35N/m,收卷压力为240-280N/m; 8)第一次时效处理:将收卷后的薄膜在26-30℃、湿度小于60%、净化等级10万级环境下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时间72小时; 9)第二次时效处理:将第一次时效处理后的薄膜在26-30℃、湿度小于60%、净化等级10万级以下环境下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时间≥12小时;得到电容膜。 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的过滤器的滤网孔径要求10-30μm。 作为优选,步骤(7)所述的收卷的张力为33N/m,收卷压力为260N/m。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原料——聚丙烯原材料的等规度99%以上、灰分含量小于15ppm、熔融指数3.2-3.7g/10min、分子量分布系数4.5-5.5的限定。选用较高等规度的聚丙烯原料可以提高薄膜的结晶度,等规度越高,结晶度越高,耐高温性能越好,而且机械强度高,热收缩率小,普通电容膜用聚丙烯原料等规度为96%以下,如果聚合物的主链结构具有一定的规整性,高分子链能结晶,结晶造成分子的紧密集聚,增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结晶度愈高,熔点愈高,其耐热性能将提高。因此,提高薄膜耐温性的关键是提高薄膜的结晶度,使薄膜中的分子排列规整,减少非晶区。而高聚物分子中取代基团的对称性直接影响薄膜的结晶,为此,如要提高聚丙烯薄膜的结晶度,首先要提高原料的等规度。灰分含量低,原料纯度高,制作出的薄膜介电强度高,介质损耗小,破膜率减小。选择适当的熔融指数原料,其粘度适当下降,有利于薄膜拉伸和加工,提高超薄型薄膜的成膜性。原材料分子量分布适当加宽,即聚丙烯材料中相对低分子质量的成分增多,可以提高熔体的流动性,加工工艺条件适当加宽,成膜性有所提高,但分子量分布不宜过宽,低分子含量不得大于2.5%,分子量分布过宽会导致生产出的薄膜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下降,分子量分布过窄不利于加工,成膜性降低。原料储存湿度要求70%以下,防止原料受潮,影响成膜的稳定性以及薄膜的耐压强度和介质损耗。储存温度过高或者阳光照射会导致原料性能发生改变,严重的会导致挤出熔体压力不稳,影响薄膜的厚薄均匀性、成膜性以及薄膜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2)本专利技术控制进入挤出机的原料经过温度为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超薄耐高温电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1)原料准备:要求聚丙烯原材料的等规度99%以上,灰分含量小于15ppm,熔融指数3.2‑3.7g/10min,分子量分布系数4.5‑5.5;2)挤出机挤出:将步骤(1)的原料投入挤出机中,原料经过温度为230‑245℃的加料段、245‑260℃的熔融段、250‑260℃的均化段熔融塑化,然后至计量泵、经过滤器、再经挤出机模头挤出;挤出系统的压力控制为50‑70bar,挤出机的物料挤出量为250‑350kg/h;3)铸片:模头挤出的熔体牵引至85‑100℃的激冷辊上冷却成形,激冷辊的直径为2.0‑2.2米,激冷辊的转速为50‑55m/min,激冷辊上附加的气刀加热装置吹气使熔体粘附、贴合于激冷辊上实现熔体冷却,气刀的加热温度为50‑100℃,得到铸片;4)纵向拉伸:将步骤(3)所得的铸片进行纵向预热、拉伸和热定型;预热温度110‑140℃;拉伸温度140‑150℃,相邻两个拉伸辊之间的拉伸间隙为10‑30㎜,采用两点拉伸,拉伸倍数分别为4.5‑5和1.0‑1.05倍;热定型温度为140‑150℃;5)横向拉伸:将步骤(4)纵向拉伸后的铸片进行横向拉伸,分为165‑170℃温度下预热,155‑165℃下拉伸,横向拉伸倍数为7‑10倍,165‑170℃下热定型,26‑30℃下冷却定型得到薄膜;6)测厚、电晕:将横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切边,测量薄膜的厚度为2‑3μm,25‑35℃下冷却,然后进行薄膜表面的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强度为15‑19W·min/m2;7)收卷:将电晕处理后的薄膜进行收卷;收卷的张力为30‑35N/m,收卷压力为240‑280N/m;8)第一次时效处理:将收卷后的薄膜在26‑30℃、湿度小于60%、净化等级10万级环境下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时间72小时;9)第二次时效处理:将第一次时效处理后的薄膜在26‑30℃、湿度小于60%、净化等级10万级以下环境下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时间≥1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容器上的超薄耐高温电容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
方法步骤包括:
1)原料准备:要求聚丙烯原材料的等规度99%以上,灰分含量小于15ppm,熔融指数
3.2-3.7g/10min,分子量分布系数4.5-5.5;
2)挤出机挤出:将步骤(1)的原料投入挤出机中,原料经过温度为230-245℃的加料段、245-260
℃的熔融段、250-260℃的均化段熔融塑化,然后至计量泵、经过滤器、再经挤出机模头挤出;挤出
系统的压力控制为50-70bar,挤出机的物料挤出量为250-350kg/h;
3)铸片:模头挤出的熔体牵引至85-100℃的激冷辊上冷却成形,激冷辊的直径为2.0-2.2米,
激冷辊的转速为50-55m/min,激冷辊上附加的气刀加热装置吹气使熔体粘附、贴合于激冷辊上实现
熔体冷却,气刀的加热温度为50-100℃,得到铸片;
4)纵向拉伸:将步骤(3)所得的铸片进行纵向预热、拉伸和热定型;预热温度110-140℃;拉
伸温度140-150℃,相邻两个拉伸辊之间的拉伸间隙为10-30㎜,采用两点拉伸,拉伸倍数分别为4.5-5
和1.0-1.05倍;热定型温度为140-150℃;
5)横向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鹏崔云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