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促进干细胞粘附、迁移、归巢及血管新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arterial sclerosis, AS)所导致的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周围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肢体缺血、缺氧、坏死严重影响和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目前临床上现有技术的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及支架)等方法,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但部分患者的远期疗效尚不理想,对部分已失去手术和介入治疗机会的终末期患者甚至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改善下肢缺血患者的预后。随着再生医学及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的进展,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展现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下肢缺血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有研究发现,与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脂肪组织供区丰富,脂肪干细胞(ADSCs)采集更方便、体外扩增能力更强,免疫源性相对较低。已有研究相继证实将自体或异体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用于缺血下肢的治疗,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但同时国内外大量文献及本申请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干细胞粘附、迁移、归巢及血管新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脂肪组织中利用胶原酶和酵素酶分离、筛选获得脂肪源细胞,同时采用纳米分子探针标记,MRI动态示踪其对不同时期血管损伤的修复;其包括步骤:(1)用包括胶原酶和酵素酶的消化酶溶液分离、筛选获得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对脂肪源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及流式分析鉴定;(2)以腺病毒为载体,采用基因转染的方式,periostin转染脂肪源细胞使脂肪源细过表达调控蛋白;(3)检测periostin调控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粘附、迁移及低氧刺激下抗凋亡的水平;(4)相关通路阻断剂共培养检测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迁移、诱导分化能力、低氧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干细胞粘附、迁移、归巢及血管新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脂肪组织中利用胶原酶和酵素酶分离、筛选获得脂肪源细胞,同时采用纳米分子探针标记,MRI动态示踪其对不同时期血管损伤的修复;其包括步骤: (1)用包括胶原酶和酵素酶的消化酶溶液分离、筛选获得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对脂肪源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及流式分析鉴定; (2)以腺病毒为载体,采用基因转染的方式,periostin转染脂肪源细胞使脂肪源细过表达调控蛋白; (3)检测periostin调控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粘附、迁移及低氧刺激下抗 凋亡的水平; (4)相关通路阻断剂共培养检测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迁移、诱导分化能力、低氧抗凋亡能力,测定periostin调控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的抗凋亡、促增殖、促迁移能力的变化; (5)检测获得的过表达periostin的干细胞或脂肪源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浸润及促血管新生能力。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干细胞为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或诱导的全能干细胞。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消化酶溶液中胶原酶NB4和酵素酶的浓度为0.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信武,秦金保,李祥祥,叶开创,杨心蕊,蒋米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