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904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需打孔即可完成铆接作业、设备质量较轻的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包括手持铆接体以及设置在手持铆接体前端的夹持体,手持铆接体上设置有相对滑动并具有空心结构的套模、以及设置在套模内并与套模相对滑动的上模,套模的前端设置有环形且为一体结构的顶压盘,夹持体上位于与套模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座,滑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夹持体上,滑座上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的端部设置有下模凹槽,并在下模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下模;下模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模具槽,模具槽的内径和外径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大,模具槽所围成的柱体的顶端为弧面;夹持体上位于套模和下模座的侧面设置有辅助靠座,辅佐靠座通过调节螺丝固定在夹持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需打孔即可完成铆接作业、设备质量较轻的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包括手持铆接体以及设置在手持铆接体前端的夹持体,手持铆接体上设置有相对滑动并具有空心结构的套模、以及设置在套模内并与套模相对滑动的上模,套模的前端设置有环形且为一体结构的顶压盘,夹持体上位于与套模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座,滑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夹持体上,滑座上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的端部设置有下模凹槽,并在下模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下模;下模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模具槽,模具槽的内径和外径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大,模具槽所围成的柱体的顶端为弧面;夹持体上位于套模和下模座的侧面设置有辅助靠座,辅佐靠座通过调节螺丝固定在夹持体上。【专利说明】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铆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铆接机,其铆接作业通常是在工件上优先打孔,然后再将铆钉穿入孔中进行铆接,这样,不仅用于数冲打孔的加工时间较长,同时现有的铆接设备通常较为笨重,难以将其应用到手持设备上。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打孔即可完成铆接作业、设备质量较轻的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包括手持铆接体以及设置在手持铆接体前端的夹持体,所述手持铆接体上设置有相对滑动并具有空心结构的套模、以及设置在套模内并与套模相对滑动的上模,所述套模的前端设置有环形且为一体结构的顶压盘,所述夹持体上位于与所述套模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座,所述滑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夹持体上,所述滑座上固定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端部设置有下模凹槽,并在所述下模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内径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大,所述模具槽所围成的柱体的顶端为弧面;所述夹持体上位于所述套模和下模座的侧面设置有辅助靠座,所述辅佐靠座通过可调节相对长度的调节螺丝固定在所述夹持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铆接体上设置有气液增力缸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手持铆接体内的导杆相对滑动,所述推板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套模,所述套模穿过所述手持铆接体和夹持体的一侧并相对滑动,所述气液增力缸的输出端固定所述上模的底端;所述套模上设置有铆钉入口,所述手持铆接体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铆钉弹夹。进一步的,所述顶压盘上两侧对称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顶压盘上位于激光发射器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激光通过孔,所述下模座上位于下模凹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用于校验所述上模和下模轴向的对准度。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夹持体,所述辅助夹持体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底座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且所述螺纹杆上还安装有螺纹固定卡座,所述螺纹固定卡座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块槽和第二夹块槽,所述第一夹块槽和第二夹块槽内设置有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的横截面为六角形,所述下模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凹槽内,所述下模的端面与所述下模座的端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顶压盘的端面设置有缓冲垫。进一步的,所述辅佐靠座的端面设置有摩擦垫。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铆钉自穿刺的方式,因而无需打孔即可完成铆接作业,而气液增力缸则有效增大了铆钉的冲击力,有效保证了自穿刺的过程,由于各零件设计的较为紧密,结构较为简单,因而设备质量较轻,可以方便地在手持设备中使用,完成铆接作业。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铆接作业前上模和下模相对位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铆接作业后上模和下模相对位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包括手持铆接体i以及设置在手持铆接体I前端的夹持体2,手持铆接体I上设置有相对滑动并具有空心结构的套模3、以及设置在套模3内并与套模相对滑动的上模4,套模3的前端设置有环形且为一体结构的顶压盘5,夹持体2上位于与套模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座6,滑座6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夹持体2上,滑座6上固定有下模座7,下模座7的端部设置有下模凹槽,并在下模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下模8 ;下模8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模具槽9,模具槽9的内径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大,模具槽9所围成的柱体10的顶端为弧面;夹持体2上位于套模3和下模座7的侧面设置有辅助靠座11,辅佐靠座11通过可调节相对长度的调节螺丝12固定在夹持体2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将套模和上模采用分体式的动力输出装置,使得上模可以在套模内获得较长的冲击距离,同时可差别化套模和上模的动力输出大小,使上模选配输出动力和冲击力更强的动力输出装置,这样就可使位于上模端部的铆钉获得更大的冲击力,进而实现自穿刺;自穿刺过程中,套模向下模方向移动,与下模座相互顶压进而实现工件的固定,然后上模向下模方向移动,受到柱体弧面的影响,以及模具槽内径逐渐增大的导向力的影响,工件的两个板层相互挤压变形,铆钉的端部同时也挤压变形,这样就如图3所示,两个板层和铆钉的两端相互勾在一起,实现了工件两个板层之间的铆接;对于不同类型的铆钉,如大头一面为实心或空心的铆钉,上模的端部可以选择性地安装顶压头,当铆钉大头面为空心时,顶压头可以插入铆钉中,防止铆钉的跌落;另外,可拆卸安装具有不同模具槽类型的下模,可以获得不同的变形效果,进而获得不同的铆接强度。为了提高自穿刺效果,需要改变传统技术中套模和上模采用同一个动力输出装置这一技术方案,因而,手持铆接体I上设置有气液增力缸13和液压缸14,液压缸14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15,推板15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手持铆接体内的导杆16相对滑动,推板15的另一端固定套模3,套模3穿过手持铆接体I和夹持体2的一侧并相对滑动,气液增力缸13的输出端固定上模4的底端;套模3上设置有铆钉入口,手持铆接体I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铆钉弹夹17 ;这样,上模使用瞬时冲击力更强的气液增力缸,而套模则采用了固定效果更佳的液压缸,有助于工件的固定,进而有助于阻止自穿刺过程中两个板层之间的滑动,提高自穿刺效果。为了便于调节上模和下模的轴向对准精度,顶压盘5上两侧对称设置有激光发射器18,顶压盘5上位于激光发射器18的相应位置设置有激光通过孔19,下模座7上位于下模凹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激光接收器20,激光发射器18和激光接收器20用于校验上模4和下模8轴向的对准度。为了方便固定大体积的工件,还包括辅助夹持体,辅助夹持体包括第一底座2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自穿刺铆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铆接体以及设置在手持铆接体前端的夹持体,所述手持铆接体上设置有相对滑动并具有空心结构的套模、以及设置在套模内并与套模相对滑动的上模,所述套模的前端设置有环形且为一体结构的顶压盘,所述夹持体上位于与所述套模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滑座,所述滑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夹持体上,所述滑座上固定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端部设置有下模凹槽,并在所述下模凹槽内可拆卸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内径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变大,所述模具槽所围成的柱体的顶端为弧面;所述夹持体上位于所述套模和下模座的侧面设置有辅助靠座,所述辅佐靠座通过可调节相对长度的调节螺丝固定在所述夹持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酷玛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