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290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9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其包括杆身,杆身设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杆身的大头端设有与曲轴连接的曲轴孔,杆身的小头端设有与活塞销连接的活塞销孔,所述杆身大头端的外周壁上设有连通曲轴孔的油孔,所述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设置倒角,在油孔加工完毕后,再对曲轴孔进行加工时,在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通过倒角过渡,因而不会产生毛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曲轴与连杆曲轴孔的相对摩擦,降低磨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其包括杆身,杆身设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杆身的大头端设有与曲轴连接的曲轴孔,杆身的小头端设有与活塞销连接的活塞销孔,所述杆身大头端的外周壁上设有连通曲轴孔的油孔,所述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设有倒角。本技术在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设置倒角,在油孔加工完毕后,再对曲轴孔进行加工时,在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通过倒角过渡,因而不会产生毛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曲轴与连杆曲轴孔的相对摩擦,降低磨损。【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连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尤其是一种发动机连杆。
技术介绍
发动机连杆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广泛运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的发动机中,发动机连杆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动力传递给曲轴,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现有发动机连杆在大头端的曲轴孔设有油孔结构,该油孔结构具有两大功能:1、连杆与曲轴摩擦副之间的润滑;2、存排污功能。传统的油孔结构如图1所示,油孔01与曲轴孔02的相贯处并无倒角设计,仅仅要求无毛刺,而这个地方的毛刺是无法去除干净的,因为油孔01是先加工成型,杆体和杆盖装配后才加工曲轴孔,加工完后,油孔01与曲轴孔02的相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连杆,其包括杆身,杆身设有大头端和小头端,杆身的大头端设有与曲轴连接的曲轴孔,杆身的小头端设有与活塞销连接的活塞销孔,所述杆身大头端的外周壁上设有连通曲轴孔的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与曲轴孔的相贯处设有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钜立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