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茶果壳中同步提取制备黄酮苷元和糠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2192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茶果壳中同步提取制备黄酮苷元和糠醛的方法,将茶果壳粉碎;加入稀磷酸浸泡;升温加热再保温一定时间后蒸馏;收集蒸馏液,将蒸馏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糠醛产品;茶果壳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黄酮苷元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同步提取获得糠醛和黄酮苷元产品,实现了茶果壳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备工艺避免了环境污染,产品得率和质量大为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茶果壳粉碎;加入稀磷酸浸泡;升温加热再保温一定时间后蒸馏;收集蒸馏液,将蒸馏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糠醛产品;茶果壳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黄酮苷元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法同步提取获得糠醛和黄酮苷元产品,实现了茶果壳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备工艺避免了环境污染,产品得率和质量大为提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茶果由茶果壳和种子组成。种子含有丰富的可食用茶油、茶皂素和茶籽多糖等活性成分,目前已被综合提取和开发利用。然而茶果壳的产量是种子产量的1.5倍以上,却被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茶果壳中含有黄酮化合物、多缩戊糖等有效成分。黄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作用;多缩戊糖可形成糖醛,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CN102641387A公开了一种从油茶果壳中用超临界方法提取多酚的方法;CN103393845A公开了一种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油茶果壳中多酚的方法;CN103087016A公开了一种以硫酸催化水解和蒸馏从油茶果壳中获取糠醛的方法。上述公开的方法虽然分别获得了多酚和糠醛,但只得到单种产品,没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所以以茶果壳为原料同步制备黄酮苷元和糠醛的工艺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其步骤如下: (1)将茶果壳粉碎,其中所述茶果壳为油茶籽壳或茶叶籽壳; (2)加入稀磷酸浸泡,加入质量分数为5~10%的磷酸水溶液,浸泡8~24小时,稀磷酸的加入量为茶果壳质量的8~12倍; (3)升温加热,加热的温度为10(Tl2(rC,保温2~3小时后蒸馏3飞小时; (4)收集蒸馏液,将蒸馏液用有机溶剂萃取; (5)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糠醛产品; (6)茶果壳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用有机溶剂萃取;以及 (7)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黄酮苷元产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有机溶剂的用量为蒸馏液体积的1-3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有机溶剂为乙酸甲酯、乙酯或乙酸丁酯,有机溶剂的用量为茶果壳提取液体积的1-3倍。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O目前糠醛生产多采用硫酸或盐酸,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后处理困难。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稀磷酸溶液为催化剂,同时水解多缩戊糖生成糠醛和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磷酸用量少又可回收利用,从而避免了环境污染。(2)目前糠醛生产多采用反复蒸馏进行精制,既耗能,收率不高。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次蒸馏,再经溶剂萃取,操作简便且收率大幅度提高。(3)目前提取工艺制得的多酚多为黄酮苷,其结构大小差异较大,且不稳定。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是黄酮苷元,结构一致,活性稳定。(4)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同步提取糠醛和黄酮苷元,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控制,便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称取油茶籽壳1kg,加入IOL 8%的磷酸溶液,静置浸泡24小时,升温加热到100°C,在100°C保温3小时,蒸馏5小时,收集蒸汽冷凝液5L,再用5L 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糠醛75g。将茶果壳提取液过滤,过滤后得滤液2L,用2L乙酸甲酯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黄酮苷元12g。实施例2 称取油茶籽壳lkg,加入8L 5%的磷酸溶液,静置浸泡8小时,升温加热到110°C,在110°C保温2小时,蒸馏3小时,收集蒸汽冷凝液3L,再用12L三氯甲烷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糠醛67g。将茶果壳提取液过滤,过滤后得滤液2L,用6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黄酮苷元18g。实施例3 称取油茶籽壳1kg,加入12L 10%的磷酸溶液,静置浸泡16小时,升温加热到120°C,在120°C保温2小时,蒸馏6小时,收集蒸汽冷凝液7L,再用IOL 二氯乙烷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糠醛82g。将茶果壳提取液过滤,过滤后得滤液2L,用4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黄酮苷元15g。实施例4 称取油茶籽壳1kg,加入IOL 7%的磷酸溶液,静置浸泡12小时,升温加热到100°C,在100°C保温3小时,蒸馏5小时,收集蒸汽冷凝液6L,再用6L 二氯甲烷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糠醛65g。将茶果壳提取液过滤,过滤后得滤液1L,用3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黄酮苷元16g。实施例5 称取油茶籽壳1kg,加入12L 9%的磷酸溶液,静置浸泡24小时,升温加热到120°C,在120°C保温2小时,蒸馏6小时,收集蒸汽冷凝液8L,再用IOL三氯甲烷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糠醛71g。将茶果壳提取液过滤,过滤后得滤液1L,用2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黄酮苷元12g。实施例6称取油茶籽壳lkg,加入8L 9%的磷酸溶液,静置浸泡8小时,升温加热到110°C,在110°C保温2小时,蒸馏3小时,收集蒸汽冷凝液3L,再用5L 二氯乙烷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糠醛71g。将茶果壳提取液过滤,过滤后得滤液2L,用2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静置待有机相和水相分层,取有机相进行浓缩,得黄酮苷元13g。使用以下仪器及方法对糠醛产品进行测定: 使用Agilent HPllO型的HPLC仪器对提取物糠醛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4.6X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70: 30,流速为l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274nm。绘制标准曲线,分别配制糠醛浓度为10、20、30、40、50mg/L标准液注入HPLC中测定峰面积。按峰面积(X)与对应浓度绘制标准曲线为:y = 0.0076Χ+0.9932,相关系数为0.9990。测定样品,将实施例1飞制得的糠醛产品,依次取样稀释10000倍后分别注入HPLC测定。将峰面积代入上述标准曲线中计算,得出产品中糠醛含量,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产品中糠醛含量【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茶果壳粉碎; (2)加入稀磷酸浸泡,加入质量分数为5~10%的磷酸水溶液,浸泡8~24小时,稀磷酸的加入量为茶果壳质量的8~12倍; (3)升温加热,加热的温度为100-l20°C,保温2~3小时后蒸馏3-6小时; (4)收集蒸馏液,将蒸馏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的用量为蒸馏液体积的1-3倍; (5)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糠醛产品; (6)茶果壳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用量为茶果壳提取液体积的1-3倍;以及 (7)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黄 酮苷元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茶果壳中同步提取制备黄酮苷元和糠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果壳为油茶籽壳或茶叶籽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茶果壳中同步提取制备黄酮苷元和糠醛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茶果壳中同步提取制备黄酮苷元和糠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果壳粉碎;(2)加入稀磷酸浸泡,加入质量分数为5~10%的磷酸水溶液,浸泡8~24小时,稀磷酸的加入量为茶果壳质量的8~12倍;(3)升温加热,加热的温度为100~120℃,保温2~3小时后蒸馏3~6小时;(4)收集蒸馏液,将蒸馏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的用量为蒸馏液体积的1~3倍;(5)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糠醛产品;(6)茶果壳提取液过滤后,将滤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剂用量为茶果壳提取液体积的1~3倍;以及(7)收集有机相,浓缩有机相得黄酮苷元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伯荣叶勇王毅丁琴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田中野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