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电源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059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路板电源接头,包含有一本体、至少一卡合件及至少一固定柱;该本体具有一绝缘座及复数电连接端子;该绝缘座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一插孔,该等电连接端子并排设置于该插孔中且其共同一端突出于该绝缘座的底面;该卡合件自该底面向下延伸,且邻近有插孔的一侧,又各卡合件的一卡合槽朝向相异于有插孔一侧的另一侧;该固定柱自该绝缘座的底面向下突伸,且邻近相异于有插孔一侧的另一侧;该绝缘座以该卡合槽卡合于一电路板一侧,该固定柱则穿设于该电路板,并以该卡合件及该固定柱分别稳固该绝缘座的二相对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电源接头
[0001 ]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源接头,尤指一种设置于电路板上供该电路板电连接外部电源线接头的电路板电源接头。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6所示,既有电路板电源接头40具有一本体41、二固定柱42及二电连接端子43。该本体41呈一矩形且具有一插孔411及一底面412 ;该二固定柱42则是自该底面412突伸形成,其中各固定柱42具有二相对且具有弹性的卡合件421,各卡合件421的自由端径向延伸形成有一斜卡凸块422 ;该二电连接端子43间隔设置于该本体41中,各电连接端子43具有一插头连接端子431及一电路板接触端子432,其中该插头连接端子431朝向该插孔411,该电路板接触端子432则贯穿且突出于该底面412以用以焊接。一电路板50具有二固定孔51及二电连接孔52,其中该二固定孔51是间隔贯穿形成于该电路板50上,该二电连接孔52也间隔贯穿形成于该电路板50上,且与该电路板50内藏的电路形成电连接。当安装既有电源接头40于该电路板50时,先使该电源接头40上的二固定柱42分别对准该电路板50上的二固定孔51,再使该二电路板接触端子432分别对准该二电连接孔52,再如图7所示将该二固定柱42分别插入该二固定孔51中,在插入过程中,因各固定柱42具有弹性,故其二斜卡凸块422会受到该固定孔51的内缘挤压而使该二卡合件421互相朝对方靠近,使该二斜卡凸块422能够通过该固定孔51,当该二斜卡凸块422伸出该固定孔51如图8所示时,因为该二斜卡凸块422不再受到该固定孔51的内缘挤压,使该二卡合件421回复其原本的状态,该二斜卡凸块422则旋即卡抵于该电路板50的底面,使该电源接头40的底面412紧贴并固定于该电路板50的顶面;而各电连接端子43的电路板接触端子432则焊接于对应的电连接孔52,将该电源接头40焊接于与该电路板50上。然而,固定柱42容易将电源接头卡合至电路板50上,但也因为其具有弹性,而易受到电路板50摇晃或震动,使其二卡合件421被挤压而自其固定孔51脱开,若摇晃或震动稍大,则也连带使该二电路板接触端子432与电路板50的焊接点裂开或脱离,会产生接触不良甚至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电源接头的缺陷,故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佳稳固性的电路板电源接头。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令该电源接头包含有:一本体,其具有一绝缘座及复数电连接端子;其中该绝缘座具有一第一侧面,且该第一侧面向内形成一插孔,该复数电连接端子并排于该插孔内,又各电连接端子的共同一端突出该绝缘座的底面;至少一卡合件,自该绝缘座底面向下延伸,且邻近有插孔的一侧,又各卡合件的一卡合槽朝向相异于有该第一侧面的另一侧;及至少一固定柱,自该绝缘座本体的底面向下突伸,且邻近相异于该第一侧面的另一侧。本技术电源接头以本体底面该至少一卡合件的卡合槽卡合于一电路板的一侧边,而紧密贴合于该电路板的侧边的顶面、侧面及底面,再配合于卡合件的相对位设有贯穿该电路板的固定柱,使该绝缘座的底面多点固定于该电路板上;如此,对于电路板受摇晃或震动来自水平或垂直力均不使该卡合件或固定柱自电路板上脱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板电源接头与一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组装本技术电路板电源接头于一电路板的后视立体图。图3为组装本技术电路板电源接头于一电路板的一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电路板电源接头组装于一电路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电路板电源接头组装于一电路板的另一侧视剖面图。图6为现有电路板电源接头与一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组装现有电路板电源接头于一电路板的一剖面图。图8为现有电路板电源接头组装于一电路板的另一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电源接头具有一本体10、二卡合件13及一固定柱14。该本体10具有一绝缘座11及二电连接端子12 ;该绝缘座11是呈一矩形且具有一第一侧面111、一插孔112、一底面113及一第二侧面114,其中该第一侧面111相对该第二侧面;该插孔112自该第一侧面111朝内凹陷形成,该二电连接端子12则并排于该插孔112内,其中各电连接端子12的共同一端向下突出于该底面113。该二卡合件13自该绝缘座11的底面113延伸成形,于本实施例中呈一 L形,即各卡合件12具有一侧挡片131及一底挡片132 ;其中该侧挡片131的一侧垂直连接于该底面113上邻近该第一侧面111处,另一侧再朝向第二侧面方向垂直延伸出该底挡片使该侧挡片131、底挡片132及该底面113之间形成有一朝向相异于该第二侧面114的卡合槽133。该固定柱14自该底面113突伸形成且与该底面113垂直,其中该固定柱14邻近该第二侧面114。一电路板20具有二固定凹槽21、一固定孔22及二电连接孔23 ;该二固定凹槽21间隔凹陷形成于该电路板20上一侧,该固定孔22及该二电连接孔23贯穿形成于该电路板20上,其中该二电连接孔23与该电路板20所内藏的线路电连接。当安装本技术电源接头于该电路板20时,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先将该电路板20的二固定凹槽21分别斜对该二卡合槽133,再将该电路板20具有该二固定凹槽21的一侧斜抵于该底面113,使各固定凹槽21斜向卡合于对应的卡合槽133,使该电源接头的固定柱14斜对该电路板20的固定孔22,并同时使各电连接端子12的共同一端斜对一对应的电连接孔23,请再配合参阅图4至图6所示,再将电路板20朝上扳动并朝向该第一侧面111面朝方向推动,使该底面113平贴于该电路板20的顶面,该二底挡片132平贴于该电路板20的底面,该固定柱14穿设于该固定孔22且突出该电路板20的底面,使各电连接端子12穿设于对应的电连接孔23,使该电源接头的二电连接端子12透过该二电连接孔23焊接至该电路板20。本技术电源接头以绝缘座11的底面113的二卡合件13的卡合槽133卡合于该电路板20的一侧边,而紧密贴合于该电路板20的侧边的顶面、侧面及底面,再配合于卡合件13的相对位设有贯穿该电路板20的固定柱14,使该绝缘座10的底面113多点固定于该电路板20上;如此,对于电路板20受摇晃或震动来自水平或垂直力均不使该卡合件13或固定柱14自电路板上脱开又,当该电路板20晃动时,该电源接头上的固定柱14会固定住该电源接头,使该电源接头不会因惯性而朝水平位移而脱离该电路板20,且藉由该固定柱14与该固定孔22之间的摩擦力,使该电源接头接近该第二侧面114 一侧不会随晃动而产生有翘起的情形,使各电连接端子12的电接触端1222能够垂直地穿设并焊接于对应的电连接孔23中,且稳固地与该对应的电连接孔23接触,使该电源接头与该电路板20之间的电连接保持稳定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电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其具有一绝缘座及复数电连接端子;其中该绝缘座具有一第一侧面,且该第一侧面向内形成一插孔,该复数电连接端子并排于该插孔内,又各电连接端子的共同一端突出该绝缘座的底面; 至少一卡合件,自该绝缘座底面向下延伸,且邻近有插孔的一侧,又各卡合件的一卡合槽朝向相异于有该第一侧面的另一侧;及 至少一固定柱,自该绝缘座本体的底面向下突伸,且邻近相异于该第一侧面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电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其具有一绝缘座及复数电连接端子;其中该绝缘座具有一第一侧面,且该第一侧面向内形成一插孔,该复数电连接端子并排于该插孔内,又各电连接端子的共同一端突出该绝缘座的底面; 至少一卡合件,自该绝缘座底面向下延伸,且邻近有插孔的一侧,又各卡合件的一卡合槽朝向相异于有该第一侧面的另一侧;及 至少一固定柱,自该绝缘座本体的底面向下突伸,且邻近相异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