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登船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562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码头登船梯,该码头登船梯包括:活动舷梯、登船平台及平台支架,平台支架锁固于船甲板上,登船平台与平台支架滑动连接,活动舷梯的一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滑动连接,活动舷梯的另一端与登船平台滑动连接,活动舷梯外周设有保护网。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码头登船梯通过将登船平台与船体滑动连接,可自动调节登船平台与船体的距离;通过活动舷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及登船平台的滑动连接,在水面发生涨落时活动舷梯可自由缩放,自动调节活动舷梯的使用长度,无需挪动船体调节船体与码头的距离,方便,同时节约了人力及财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码头登船梯,该码头登船梯包括:活动舷梯、登船平台及平台支架,平台支架锁固于船甲板上,登船平台与平台支架滑动连接,活动舷梯的一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滑动连接,活动舷梯的另一端与登船平台滑动连接,活动舷梯外周设有保护网。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码头登船梯通过将登船平台与船体滑动连接,可自动调节登船平台与船体的距离;通过活动舷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及登船平台的滑动连接,在水面发生涨落时活动舷梯可自由缩放,自动调节活动舷梯的使用长度,无需挪动船体调节船体与码头的距离,方便,同时节约了人力及财力。【专利说明】码头登船梯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制造及修理时的码头登船梯。
技术介绍
当前在船舶制造和修理领域用的码头登船梯,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船体相连,使得每当船舶离开码头时都必须割开焊接部位,由此加大了打磨、油漆的工作量。另外,再次靠近码头时,又要重新焊接,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费时、费力,费材料。另外,随着水面的涨落及波动,使船体的高度,以及船体与码头的距离时常发生变化,这时,同一规格的登船梯边无法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换而言之,必须挪动船体,及配备多部不同规格的登船梯才能适用,增加了成本,同时费时、费力、费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水面涨落,及船体与码头距离变化而自动调节的码头登船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码头登船梯包括:活动舷梯、登船平台及平台支架,平台支架锁固于船甲板上,登船平台与平台支架活动连接,活动舷梯的一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活动连接,活动舷梯的另一端与登船平台活动连接;活动舷梯外周设有保护网。由此,通过登船平台在平台支架上滑动,自动调节登船平台与船体的距离,无需挪动船体调节船体与码头的距离;通过活动舷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及登船平台的滑动连接,在水面发生涨落时自动调节活动舷梯的使用长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台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及支架连接部,支架底座锁固于船甲板上,支架连接部卡设于支架底座上方,支架连接部设有两道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登船平台包括舷梯连接部及平台通道,舷梯连接部与平台通道在水平面上垂直相连,平台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设于支架连接部的第一滑轨中。由此,通过登船平台上的第一滑轮与平台支架上的第一滑轨的滑动连接,实现登船平台在平台支架上滑动;通过平台支架实现登船平台与船体的连接,通过登船平台的舷梯连接部实现登船平台与活动舷梯的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舷梯通过登梯连接部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滑动连接,登梯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活动舷梯的一端端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码头或码头登梯与船体相邻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与码头边沿平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登梯连接部与码头或码头登梯连接的一端设有滑轨槽,滑轨槽套设于第二滑轨外,滑轨槽与第二滑轨间通过第二滑轮滑动连接。由此,通过登梯连接部实现活动舷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的连接;通过登梯连接部上的滑轨槽套设于码头或码头登梯上的第二滑轨,且之间采用第二滑轮滑动连接,实现活动舷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的滑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舷梯连接部未与平台通道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滑轮,第三滑轮通过滑轮连接支架连接于舷梯连接部两侧侧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舷梯连接部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三滑轮,每侧的两个第三滑轮各位于舷梯连接部所在的平面的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舷梯的两侧侧面分别设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轮设于第三滑轨内,与活动舷梯滑动连接,第三滑轨端部设有限位部。由此,通过登船平台的舷梯连接部上的第三滑轮与活动舷梯两侧的第三滑轨的滑动连接,实现活动舷梯与登船平台的滑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台通道边沿设有吊耳。由此通过钢丝绳穿过吊耳,将活动舷梯与船体连接,防止意外时舷梯连接部掉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码头登船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码头登船梯中平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码头登船梯中登船平台的主视图;图4为图3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码头登船梯中第二滑轨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码头登船梯中登梯连接部与第二滑轨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码头登船梯中活动舷梯与登梯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图1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码头登船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码头登船梯包括:活动舷梯2、登船平台3及平台支架31。其中,平台支架31锁固于船甲板上,登船平台3与平台支架31滑动连接,活动舷梯2的一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登船平台3滑动连接。如图2所示,平台支架31包括支架底座310及支架连接部311。支架底座310为槽钢焊接而成的支架,包括两根支撑横梁3101,支架底座310锁固于船甲板上。支架连接部311的截面成“H”形结构,支架连接部311的下端设有两卡块3111,支架连接部311通过卡块3111卡设于支架底座310上方两根支撑横梁3101处。支架连接部311的“H”上方内侧设有两道相对设置的第一滑轨3110。如图3及图4所示,登船平台3包括舷梯连接部32及平台通道33,舷梯连接部32与平台通道33在水平面上垂直相连,平台通道33两侧各设有三个第一滑轮330,平台通道33两侧上方设有防护栏杆331。舷梯连接部32未与平台通道33连接的一端两侧侧面,通过滑轮连接支架3201连接有第三滑轮320,滑轮连接支架3201包括一对上滑轮连接支架0101及一对下滑轮支架0102,上滑轮连接支架0101将焊接有一防脱杆,以防止活动舷梯2滑脱。一对上滑轮支架0101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上第三滑轮3202,一对下滑轮支架0102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一下第三滑轮3203,即舷梯连接部32两侧侧面各设有两个第三滑轮320,分别为两个上第三滑轮3202及两个下第三滑轮3203,上第三滑轮3202及下第三滑轮3203各位于舷梯连接部32所在的平面的上下两侧。平台通道33边沿各设一吊耳333,通过钢丝绳穿过吊耳333,将活动舷梯32与船体连接,防止意外时舷梯连接部32掉落。如图1至图4所示,支架连接部311的两道第一滑轨3110间的距离与平台通道33的宽度相当,如图所示,平台通道33卡设于支架连接部311的两道第一滑轨3110之间,平台通道33两侧的第一滑轮330卡设于第一滑轨3110内,与第一滑轨3110滑动连接。由此,通过登船平台上的第一滑轮与平台支架上的第一滑轨的滑动连接,实现登船平台在平台支架上滑动,因此,实现自动调节登船平台与船体的距离,无需挪动船体调节船体与码头的距离。如图1所示,码头或码头登梯与船体相邻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轨10,第二滑轨10与码头边沿平行。如图5所示,第二滑轨10两侧侧面分别设有一第一^^部102。活动舷梯2通过登梯连接部21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滑动连接。如图6所示,登梯连接部21为一长方形平台,长方形平台的其中一短边焊接有一滑轨槽210,滑轨槽210开口向下,滑轨槽210的宽度与第二滑轨10相当,滑轨槽210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第二卡部212。登梯连接部21的其中一长边处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211,两个第一连接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码头登船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舷梯(2)、登船平台(3)及平台支架(31),所述平台支架(31)锁固于船甲板上,所述登船平台(3)与所述平台支架(3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舷梯(2)的一端与码头或码头登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舷梯(2)的另一端与所述登船平台(3)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舷梯(2)外周设有保护网(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友涛贺勇郑俊丽李雨晨王伟陆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江苏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