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一个非碳烯配体和一个或两个碳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它们在OLED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479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配碳烯配合物,制备所述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方法,所述杂配碳烯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用途,含有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含有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层,含有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含有至少一个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配碳烯配合物,制备所述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方法,所述杂配碳烯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用途,含有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含有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层,含有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含有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专利说明】含有一个非碳烯配体和一个或两个碳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它们在OLED中的用途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4月3日、申请号为200780020594.0、专利技术名称为“含有一个非碳烯配体和一个或两个碳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它们在OLED中的用途”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配碳烯配合物(heteroleptische Carbenkomplex),制备所述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方法,所述杂配碳烯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用途,含有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含有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有机发光层,含有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含有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利用了材料在受到电流激发时发光的性质。作为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器的代替品以生产平面VDU,0LED尤其受到关注。含有OLED的器件由于非常紧凑的设计和固有地低的电消耗,它们特别适于移动应用,例如用于移动电话、手提电脑等。OLED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OLED的合适组件(层)已在例如W02005/113704以及其中所引用的文献中进行了说明。现有技术已提出许多在受到电流激发时发光的材料。W02005/019373首次公开了在OLED中采用含有至少一种碳烯配体的不带电荷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根据W02005/019373,这些过渡金属配合物可用于OLED的任何层中,其中配体结构或中心金属是 可变的,以根据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所需性质进行调整。例如,可在OLED的电子阻挡层、激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或发光层中采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优选将过渡金属配合物用作OLED中的发光分子。W02005/113704涉及具有碳烯配体的发光化合物。W02005/113704描述了许多具有不同碳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优选采用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发光材料,更优选作为掺杂物质。尽管适合用于0LED,特别是作为发光物质的化合物是已知的,但还是期望提供工业上可应用的、效率更高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中,电致发光是指电致荧光发光和电致磷光发光这二者。因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适合用于OLED中的新的碳烯配合物。特别地,期望提供与已知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相比,具有改进的性能谱,例如改进的效率和/或寿命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所述目的通过提供式(I)的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配碳烯配合物得以实现:M1 nm(I)其中各个符号各自定义如下:M1 为选自由 Ir、Co、Rh、N1、Pd、Pt、Fe、Ru、Os、Cr、Mo、W、Mn、Tc、Re、Cu 和 Au 组成、优选由Ir、0s、Ru、Rh、Pd、Co和Pt组成、更优选由Ir、Pt、Rh和Os组成的组中的金属原子,更优选为Ir,该金属原子处于相应金属原子可能的任何氧化态;η为碳烯配体的数目,其中当(n+m) =2时η为I,以及当(n+m)≥3时η至少为2,其中当η至少为2时,碳烯配体可相同或不同;m为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数目,其中m≥1,当m>l时,杂环碳烯配体可相同或不同;其中η和m取决于所用金属原子的氧化态和配位数,以及取决于碳烯配体和杂环配体的电荷;carbene为式(II)碳烯配体:【权利要求】1.式(1)的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配碳烯配合物:M1 nm(1) 其中各个符号各自定义如下: M1 为选自由 Ir、Co、Rh、N1、Pd、Pt、Fe、Ru、Os、Cr、Mo、W、Mn、Tc、Re、Cu 和 Au 组成的组中的金属原子,该金属原子处于相应金属原子可能的任何氧化态; η为碳烯配体的数目,其中当(n+m)=2时η为1,以及当(n+m)≥3时η至少为2,其中当η至少为2时,碳烯配体可相同或不同; m为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数目,其中m3 1,当m≥l时,杂环碳烯配体可相同或不同; 其中η和m各自取决于所用金属原子的氧化态和配位数,以及取决于碳烯配体和het配体的电荷; carbene为式(II)碳烯配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下式结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下式结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碳烯配体选自下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杂环非碳烯配体het选自下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M1是Fe(II) ,Fe (III)、Ru (II)、Cr(III)、Mo(VI)、W(O)、Re(II)、Mn (II)、Ir(III)、Co(II)、Co(III)、Rh(III)、Os(II)、Pt (IV),n=2且 m=l.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Ml是Ir(III),n=2且m=l。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烯配合物,其中碳烯配合物具有下式(Ii):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I杂配碳烯配合物的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至少一种式(IV)配体前驱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用金属M1’是Ir。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配碳烯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用途。12.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含有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配碳烯配合物。13.有机发光层,其含有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配碳烯配合物。14.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含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有机发光层。15.一种器件,该器件选自:静止的可视显示单元以及移动可视显示单元,该器件含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6.一种器件,该器件选自:静止的可视显示单元以及移动可视显示单元,该器件含有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文档编号】C07F15/00GK103880891SQ201410116008【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专利技术者】O·莫尔特, E·福克斯, C·伦纳茨, K·卡勒, N·莫宁, C·席尔德克内希特, J·鲁道夫 申请人:巴斯夫欧洲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式(I)的包含碳烯配体和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杂配碳烯配合物:M1[carbene]n[het]m(I)其中各个符号各自定义如下:M1为选自由Ir、Co、Rh、Ni、Pd、Pt、Fe、Ru、Os、Cr、Mo、W、Mn、Tc、Re、Cu和Au组成的组中的金属原子,该金属原子处于相应金属原子可能的任何氧化态;n为碳烯配体的数目,其中当(n+m)=2时n为1,以及当(n+m)≥3时n至少为2,其中当n至少为2时,碳烯配体可相同或不同;m为杂环非碳烯配体的数目,其中m≥1,当m>1时,杂环碳烯配体可相同或不同;其中n和m各自取决于所用金属原子的氧化态和配位数,以及取决于碳烯配体和het配体的电荷;carbene为式(II)碳烯配体:其中式II碳烯配体中各个符号各自定义如下:Do1为选自由C、P、N、O、S和Si组成的组中的供体原子;Do2为选自由C、N、P、O和S组成的组中的供体原子;r当Do1是C或Si时为2,当Do1是N或P时为1,以及当Do1是O或S时为0;s当Do2是C时为2,当Do2是N或P时为1,以及当Do2是O或S时为0;X为选自由亚甲硅基、亚烷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亚炔基、亚烯基、NR13、PR14、BR15、O、S、SO、SO2、CO、CO‑O、O‑CO和(CR16R17)w组成的组中的间隔基团,其中一个或多个不相邻的(CR16R17)基团可被NR13、PR14、BR15、O、S、SO、SO2、CO、CO‑O、O‑CO代替;w为2~10;R13、R14、R15、R16、R17各自为H、烷基、芳基、杂芳基、烯基、炔基;p为0或1;q为0或1;Y1、Y2各自独立地是氢,或为选自由烷基、芳基、杂芳基、炔基和烯基组成的组中的含碳基团;或者Y1和Y2一起在供体原子Do1与氮原子N之间形成桥,该桥具有至少2个原子,其中的至少1个原子为碳原子;R1、R2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芳基、杂芳基、炔基或烯基;或者R1和R2一起形成具有总计3~5个原子的桥,其中的1~5个原子可为杂原子,而其余原子为碳原子,从而使得下式基团形成5~7元环,该环如果合适的话,除了已经存在的双键以外,还可具有一个另外的双键,或者当其为六元环或七元环时,具有两个另外的双键,并且该环可任选被烷基或芳基和/或具有供体或受体作用的基团取代,并且该环可任选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以及所述5~7元环可任选与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环稠合;另外,Y1和R1可通过桥彼此键合,所述桥可定义为:亚烷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亚炔基、亚烯基、NR18、PR19、BR20、O、S、SO、SO2、SiR30R31、CO、CO‑O、O‑CO和(CR21R22)x,其中一个或多个不相邻的(CR21R22)基团可被NR18、PR19、BR20、O、S、SO、SO2、SiR30R31、CO、CO‑O、O‑CO代替,其中x为2~10;以及R18、R19、R20、R21、R22、R30、R31各自为H、烷基、芳基、杂芳基、烯基、炔基;R3是氢、烷基、芳基、杂芳基、炔基或烯基;Y3为氢、烷基、炔基或烯基,或者为其中Do2’、q’、s’、R3’、R1’、R2’、X’和p’各自独立地如对Do2、q、s、R3、R1、R2、X和p所定义;另外,n个碳烯配体中的每一个中的Y3和Y2可通过桥彼此键合,所述桥可定义为:亚烷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亚炔基、亚烯基、NR25、PR26、BR27、O、S、SO、SO2、SiR32R33、CO、CO‑O、O‑CO和(CR28R29)y,其中一个或多个不相邻的(CR28R29)基团可被NR25、PR26、BR27、O、S、SO、SO2、SiR32R33、CO、CO‑O、O‑CO代替,其中y为2~10;以及R25、R26、R27、R28、R29、R32、R33各自为H、烷基、芳基、杂芳基、烯基、炔基,以及het为式(III)杂环非碳烯配体其中式III配体het中的各符号各自定义如下:D各自独立地为CR34或N;W为C、N、P;E各自独立地为CR35、N、NR36、S、O、P或PR37;l为1或2;R34、R35、R36、R37各自独立地为H、烷基、芳基、杂芳基、炔基或烯基,或在每种情况下,2个R34、R35、R36或R37基团一起形成可任选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稠合环,或者R34、R35、R36或R37是具有供体或受体作用的基团;其中的虚线表示D基团之一和E基团之一之间的任选的桥,该桥可定义为:亚烷基、亚芳基、亚杂芳基、亚炔基、亚烯基、NR38、PR39、BR40、O、S、SO、SO2、SiR41R42、CO、CO‑O、O‑CO和(CR43R44)v,其中一个或多个不相邻的(CR43R44)基团可被NR38、PR39、BR40、O、S、SO、SO2、SiR41R42、CO、CO‑O、O‑CO所代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莫尔特E·福克斯C·伦纳茨K·卡勒N·莫宁C·席尔德克内希特J·鲁道夫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