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2657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18:29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及相对应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以及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两联接松轮在轴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能够经由轮离合器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此处,能够建立至少一个附加的前进档,作为绞绕档位级、例如爬行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中,该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以及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
技术介绍
从DE102008024633A1中已知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输入轴设置成彼此同轴。多个固定轮和松轮(loosewheel)用于将由发动机施加至输入轴的扭矩传输至输出轴中的一个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联接至第一小齿轮,而第二输出轴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小齿轮,小齿轮与齿圈啮合。齿圈设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发动机侧,即,设置在变速器的能够将同轴的输入轴经由离合器联接至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的一侧。下文中发动机侧也可以被称作起动侧。在这种情况下,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多个前进档,通过接合的齿轮将扭矩从输入轴经由与所述齿轮相关联的由松轮和固定轮构成的齿轮副传输至输出轴中一个输出轴,所述一个输出轴经由齿圈将扭矩传递至动力输出装置,例如以加速机动车辆或将机动车辆保持在恒定速度。除了前进档以外,DE102008024633A1的双离合器变速器还具有倒档。如果该倒档被接合,则扭矩传输路径经由松轮组合传递,该松轮组合包括第一联接松轮、设置成与第一联接松轮同轴的第二联接松轮、以及第一联接松轮和第二联接松轮可以通过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的可变位的松轮离合器。在倒档被接合的情况下,两个联接松轮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但能够相对于在其上设置所述两个松轮的输出轴自由地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扭矩流经由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从发动机传递至以不能旋转的方式相互连接的联接松轮、从联接松轮传递至中间齿轮、传递至设置在另一输出轴上的被接合的倒档松轮,并最终传递至动力输出装置,因而松轮离合器和与松轮倒档相关联的换档离合器均被接合或启用。DE102008024633A1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相对较短的轴向总体长度,并因此能够横向于行进方向地较好地容置在具有前轮驱动装置的机动车辆中。在具有横向安装的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机动车辆中,安装空间特别在轴向方向上受到严格的限制并因此在封装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考虑驱动的舒适和效率,在机动车辆上提出的要求持续增加,使得变速器具有相对较大数目的齿轮并因此总体上具有用于变速器的更大的空间需求。在设计变速器中,还必须要注意的是,为了驱动舒适的目的,各个档的传动比必须彼此协调,这影响了齿轮的直径和轴线之间的距离。变速器的结构还应当尽可能简单以保证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变速器以及特别是其齿轮组的这种设计因表现出非常多变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与要求相反的特征而成为复杂的任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特别是用于具有横向前轮驱动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尽可能以最佳方式满足各种以上所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彼此同轴地设置。第一离合器设置成将扭矩传输至第一输入轴,并且第二离合器设置成将扭矩传输至第二输入轴,离合器设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起动侧。设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入轴的多个端部侧前进档设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远离起动侧定向的端部侧,并且第二输入轴的多个起动侧前进档设置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起动侧,在前进档被接合的情况下,扭矩能够从输入轴在不与另一输入轴进行居间接合的情况下传输至输出轴中的一个输出轴,所述一个输出轴将扭矩传输至动力输出装置。设置具有两个联接松轮的至少一个附加的前进档,扭矩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附加的前进档从第二输入轴传输至第一输入轴。两个联接松轮彼此相邻地轴向地设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能够经由可变位的松轮离合器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彼此连接。作为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的联接松轮与第二输入轴的第四固定轮啮合。并且作为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松轮的另外的联接松轮与第一输入轴的第二固定轮啮合。如果附加的前进档被接合,则需要两个输入轴以将扭矩从发动机传输至动力输出装置。与之相比,如果主前进档被接合,则扭矩仅经由一个输入轴从发动机在不与另一输入轴进行居间接合的情况下传输至动力输出装置。在下文中,主前进档也被称作前进档。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轴呈内轴的形式并且第二输入轴呈中空轴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输入轴均能够经由第一离合器并经由第二离合器在同一端部处连接至发动机。第一主前进档的固定轮可以设置在第一输入轴的远离起动侧定向的端部上。变速器的远离变速器的起动侧定向的这一侧在下文中也被称作变速器的端部侧。第一主前进档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第一端部侧前进档设置在距变速器的端部侧的最短距离处。第一主前进档的固定轮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一端部前进档的第一固定轮。这使得能够将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一固定轮设置成与用于输入轴的第一主支承件直接邻近,使得经由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一固定轮传输的较大的力在没有高杠杆作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主支承件来吸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松轮与第四主前进档的松轮对应,并且第二联接松轮与第五主前进档的松轮对应。第四主前进档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第二起动侧前进档设置在距变速器的起动侧的第二最短距离处。第四主前进档的松轮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并且第五主前进档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第二端部侧前进档设置在距变速器的端部侧的第二最短距离处。第五主前进档的松轮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松轮。此处,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以及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松轮优选地设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且均能够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输出轴。如果在第一输出轴与例如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之间存在这种不能旋转的连接,则在两个松轮之间提供不能旋转的连接的松轮离合器可能不会接合。附加的前进档可以构造成越野档或爬行档。第四主前进档的固定轮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固定轮。并且第五主前进档的固定轮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固定轮。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扭矩通过双离合器变速器以如下方式传递:第二输入轴由发动机驱动。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固定轮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二输入轴。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固定轮与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啮合。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与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松轮轴向靠近地设置在第一输出轴上。在松轮离合器被接合或被启用的情况下,第二起动侧前进档和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相邻设置的松轮彼此连接。扭矩通过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松轮传递至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的第四固定轮。在选择附加档的情况下,不仅松轮离合器被接合,而且第一主前进档的松轮也被接合。第一主前进档的松轮在下文中也被称作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一松轮。因此,扭矩流经由第二输入轴以及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由第一松轮和第一固定轮构成的齿轮副传递至在其上设置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一松轮的输出轴。在这种情况下,越野档或爬行档的传动比与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乘以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与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的比率相对应。因此,如果扭矩流首先经由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固定轮、并随后经由松轮组合到达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固定轮,则能够借助于第一端部侧前进档来实现具有相对于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包括:‑彼此同轴地设置的第一输入轴(10)和第二输入轴(30);‑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2),所述第一离合器(3)用于将扭矩施加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0),所述第二离合器(2)用于将扭矩施加至所述第二输入轴(30),所述离合器(2、3)设置在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起动侧;‑第一输出轴(50)和第二输出轴(70),以及‑所述第一输入轴(10)的位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远离所述起动侧定向的端部侧的多个端部侧前进档,以及所述第二输入轴(30)的位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所述起动侧的多个起动侧前进档,其中,在前进档被接合情况下,扭矩能够从输入轴(10、30)在不与另一输入轴(30、10)进行居间接合的情况下传输至所述输出轴(50、70)中的将所述扭矩传输至动力输出装置(91)的一者,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特征在于,设置了具有两个联接松轮(52、54)的至少一个附加的前进档,扭矩能够通过所述附加的前进档从所述第二输入轴(30)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0);所述两个联接松轮(52、54)彼此相邻地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50)上并且能够经由可变位的松轮离合器(6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至彼此;作为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第四松轮(52)的联接松轮(52)与所述第二输入轴(30)的第四固定轮(32)啮合,以及作为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二松轮(54)的另外的联接松轮(54)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0)的第二固定轮(13)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03 DE 102012111726.8;2013.05.02 DE 1020131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包括:-彼此同轴地设置的第一输入轴(10)和第二输入轴(30);-第一离合器(3)和第二离合器(2),所述第一离合器(3)用于将扭矩施加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0),所述第二离合器(2)用于将扭矩施加至所述第二输入轴(30),所述离合器(2、3)设置在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起动侧,所述起动侧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端部侧在轴向上是相反的;-第一输出轴(50)和第二输出轴(70),以及-所述输入轴(10、30)上的多个固定轮(12、13、14、32、33)和所述输出轴(50、70)上的多个松轮(52、53、54、55、72),其中,每个固定轮(12、13、14、32、33)接合松轮(52、53、54、55、72)并且形成被分配给前进档的轮副,并且其中,当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端部侧观察时,所述输入轴上的所述多个固定轮(12、13、14、32、33)包括第一固定轮(12)、第二固定轮(13)、第三固定轮(14)、第四固定轮(32)和第五固定轮(33);-用于将所述松轮(52、53、54、55)与所述第一输出轴(50)旋转固定地连接的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50)上的恰两个换档离合器(56、59)以及其次用于将所述松轮(7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70)旋转固定地连接的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70)上的一个换档离合器(74),其中,松轮(52、53、54、55、72)与其输出轴(50、70)的旋转固定连接使前进档接合;-所述第一输入轴(10)的位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远离所述起动侧定向的端部侧的多个端部侧前进档,以及所述第二输入轴(30)的位于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1)的所述起动侧的多个起动侧前进档,其中,在前进档被接合情况下,扭矩能够从输入轴(10、30)在不与另一输入轴(30、10)进行居间接合的情况下传输至所述输出轴(50、70)中的将所述扭矩传输至动力输出装置(91)的一者,以及-利用所述松轮之中的第一联接松轮(52)和第二联接松轮(54)的至少一个附加的前进档,扭矩能够通过所述附加的前进档从所述第二输入轴(30)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0)以及从所述第一输入轴(10)传输至所述第二输入轴(30);-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松轮(52)和所述第二联接松轮(54)彼此相邻地轴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50)上并且能够经由可变位的松轮离合器(60)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至彼此;-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松轮(52)与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入轴(30)的所述第四固定轮(32)啮合,以及-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松轮(54)与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0)的所述第二固定轮(13)啮合,其中,所述松轮离合器(60)设置在所述第一联接松轮(52)与所述第二联接松轮(5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松轮(52、54)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连接至彼此;所述第二离合器(2)将扭矩传输至所述第二输入轴(30);所述第一输入轴(10)的第一端部侧前进档被接合;以及,所述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第一松轮(55)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50)上,以及,所述第二离合器(2)以所述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乘以所述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的比率将扭矩从所述第二输入轴(30)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轴(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侧前进档具有所述起动侧前进档和所述端部侧前进档的最小传动比;以及,所述第二起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小于所述第二端部侧前进档的传动比,使得所述第二离合器(2)以所述附加的前进档的比所述第一端部侧前进档的所述传动比更小的传动比将扭矩从所述第二输入轴(30)传输至所述第一输出轴(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恩哈特·乌多
申请(专利权)人: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