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196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扭转振动减振器和一双离合器,其中,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入侧与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连接并且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出侧与所述双离合器的一携动装置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支撑在一变速器侧的支承部位上和一发动机侧的支承部位上,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的发动机侧离合器的离合器盖与一导向轴颈连接,所述导向轴颈通过一轴承径向地支撑在所述驱动单元中的一导向轴颈钻孔中。

Double clutch for a motor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vehicle driving torque of the torque transfer device, transfer device has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a dual clutch, wherein, the input side torsion vibration absorber and a driving unit connected to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the output side of the double clutch a driver device connection, and wherein the support bearing parts of double clutch bearing parts in a transmission side and one side of the engine, and the engine side of the double clutch clutch clutch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shaft, the guide shaft through a radial bearing support in the driving of a guide shaft neck in drill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器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3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或者载重机动车的双离合器。在运行时,离合器将发动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在此,该变速器输入轴同时承受不同的力(例如操作力、离心力、惯性力和回转力)。因此,离合器必须能够旋转地但也在轴向和径向上固定地被支撑。对此已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支承部位或连接部位的、不同的支承方式变化方案。在此,具有(仅)一个支承部位的离合器大多通过曲轴支撑或者通过滚动轴承与变速器输入轴或者离合器壳体连接。由DE 102008019949 Al已知具有两个支承部位的双离合器,其中,该双离合器在变速器侧通过一盖轴承在轴向和径向上支撑在变速器壳体上,并且附加地在发动机侧通过双质量飞轮在径向上支撑在曲轴上。在设置两个或者多个支承部位时要注意同轴心地布置这些支承部位,因为由各个轴承所确定的不同旋转轴线的径向错开或者角度错开导致离合器的强制力和强制运动。为了使由此产生的不良效果(如降低使用寿命、降低舒适性和增加安装空间需求)最小化,在两个或者多个支承部位情况下要符合目的地选择构造原理,使得在所述支承部位之间具有尽可能短并且可良好控制的公差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用于具有至少两个支承部位的双离合器的支撑构想,该支撑构想考虑前面介绍的限制条件。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双离合器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两个支承部位的双离合器在前面描述的径向误差和角度误差方面具有短的、可控制的并且不敏感的公差链:“短”,因为减振器(例如,双质量飞轮(ZMS))的几何结构偏差对支承对准不具有影响;“可控制”,因为离合器内部的所有径向错开都能够在装配之后被测量和补偿;和“不敏感”,因为支承部位之间的间距相对大,由此,在支承对准中剩余的不精确度仅引起离合器稍微倾斜。优选的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结合对应的附图详细阐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示出:图1:双离合器的实施例,其中,一子离合器的操作装置的一部分布置在离合器罩中,图2: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两个子离合器的操作装置完全安装在离合器罩中,图3:在曲轴上使用可拆卸的支撑的条件下,具有双侧支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图4:在曲轴上使用刚性的支撑的条件下,具有双侧支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图5:在曲轴上使用刚性的支撑的条件下,具有双侧支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图6:在曲轴上使用刚性的支撑的条件下,具有双侧支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一用于补偿径向错开的装置设置得布置在变速器侧轴承和离合器盖之间,图7:具有双侧支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实现宽的支腿距,图8:具有双侧的径向支承和单独的轴向轴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图9:分别在曲轴上和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各具有一个轴承的双离合器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一用于补偿角度误差的装置设置得布置在轴承承载件和发动机侧离合器盖之间。在图1和2中分别以半剖面图示出机动车驱动系的一部分。由图1和2得知的驱动系相互类似。因此,为了表示相同的构件而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在未示出的驱动单元、尤其内燃机(从其中引出一曲轴10 )和变速器12之间布置双离合器I,该双离合器包括两个子离合器2,3。对于一个子离合器3使用一在本例中没有装备磨损补偿调节装置的压合式离合器。对于另一个子离合器2选择具有受力控制的磨损补偿调节装置31的压开式离合器。通过使用没有磨损补偿调节装置的子离合器3节省轴向的结构空间。此外,通过压开式离合器能够省去变速器侧上的驻车锁定。但是,通过软件支持的安全策略保证,在损坏情况下两个子离合器2,3不同时闭合。替代地,双离合器I也可由具有相同的操作方向的子离合器2,3构成。例如在拉开式和压合式离合器组合时是这种情况。如果由于安全原因必须使用两个自身打开的子离合器,也可以使用两个压合式离合器、一个压合式的和一个拉合式离合器或者两个拉合式离合器。如由图1和2可见,两个子离合器2,3分别布置在中间的飞轮质量8的一侧上,该飞轮质量同时起中间压板的作用,从而两个子离合器2,3的压板6,7相互对置。此外,在两个图中可以看出,在驱动单元和双离合器I之间布置有一外部的减振器9。内燃机的曲轴10通过螺纹连接装置11与减振器9的输入件32固定连接。减振器9的输入件32基本上具有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圆环盘的形状,该圆环盘在径向外部构成一振动减振器保持架。在径向外部,在输入件32上安置有一起动器齿圈23。在振动减振器保持架中至少部分地接收至少一个蓄能装置、尤其弹簧装置。减振器9的输出件33嵌入到这个弹簧装置中。在径向内部,减振器9的输出件33通过一插接齿部20与离合器盖5可脱开地连接。在这个离合器盖5和一与压板7处于作用连接中的碟形弹簧24之间布置有一传感器弹簧34。为了实现设置在该子离合器2上的磨损补偿调节装置31,该传感器弹簧34借助于适合的连接与碟形弹簧24连接。在此,如在本例中,该连接可以借助于多个在圆周上分布地布置的连接元件35来实现。通过这种连接必须能够传递拉力,因此,该连接例如也能够通过具有牵引钩的卡口连接可插入地建立。在此,所述牵引钩可以由待相互连接的构件的材料加工出来。同样也可以附加地将这些牵引钩安装在构件上。为了简化安装,所述连接元件35的端部可以具有卡口连接可能性。这种连接也可以同样好地通过至少一个与传感器弹簧34或者碟形弹簧24铆接的阶梯螺栓35或者扁平铆钉来实现。但是,连接元件35也可以这样构型,使得它被实施成扁平的,从而至少两个相互连接。这样实施的连接元件35则设置有多个向着碟形弹簧一侧或者也还向着传感器弹簧的连接部位。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连接元件35由板材制成为冲压件及冲压弯曲件或者制成为线材弯曲件。在这个离合器盖5上,借助于螺纹连接装置21固定离合器I的中间压板8。在驱动侧,能够在压板7和中间压板8之间夹入第一离合器盘26的摩擦衬片。该第一离合器盘26通过一毂件与实施为空心轴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8无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8能够旋转地布置在也构造为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29中。第二离合器盘27的毂件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29的驱动侧端部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在第二离合器盘27上径向外部地固定能够被夹在中间压板8和压板6之间的摩擦衬片。在中间压板8上也借助于螺纹连接装置22固定一离合器盖4。在使用这种类型的子离合器2,3的情况下,第一变速器输入轴28被拉杆19穿过,从而该拉杆支承在两个变速器输入轴28,29的中心处。通过一构成浮动轴承20的插接齿部,离合器盖5在中间连接一外部减振器9的情况下与曲轴10连接以传递转矩。双离合器I通过具有操作轴承16,17的操作装置操作。这些操作轴承16,17又与操作杠杆24, 25及操作装置、例如所示的操作装置15共同作用。操作杠杆24,25在一侧为碟形弹簧24,并且在另一侧为杠杆弹簧25。借助于它们能够使两个压板6,7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中间压板8有限地移位。液压地以压力加载与操作装置处于作用连接中的操作轴承16,17。在此,拉杆19用于操作布置在拉杆的端部侧上的操作轴承16。借助于布置在离合器罩外部的、优选包括液压缸的操作装置以压力加载该拉杆19,从而能够使拉杆轴向地运动。这节省离合器罩中的结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扭转振动减振器和一双离合器,其中,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入侧与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连接并且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出侧与所述双离合器的一携动装置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支撑在一变速器侧的支承部位上和一发动机侧的支承部位上,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的发动机侧离合器的离合器盖与一导向轴颈连接,所述导向轴颈通过一轴承径向地支撑在所述驱动单元中的一导向轴颈钻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11 DE 102011101149.11.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扭转振动减振器和一双离合器,其中,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入侧与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连接并且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出侧与所述双离合器的一携动装置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支撑在一变速器侧的支承部位上和一发动机侧的支承部位上,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的发动机侧离合器的离合器盖与一导向轴颈连接,所述导向轴颈通过一轴承径向地支撑在所述驱动单元中的一导向轴颈钻孔中。2.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的转矩传递装置,该转矩传递装置具有一扭转振动减振器和一双离合器,其中,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入侧与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轴连接并且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的输出侧与所述双离合器的一携动装置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支撑在一变速器侧的支承部位上和一发动机侧的支承部位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的发动机侧离合器的离合器盖通过一轴承支撑在一导向轴颈上,所述导向轴颈径向地支撑在所述驱动单元中的一导向轴颈钻孔中。3.一种机动车驱动系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赖姆尼茨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