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挠性板如印版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18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挠性板安置在印版滚筒上的方法,可以可靠地将悬置脚移入固定缝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这是由此进行的,即各悬置脚借助导板被插入定位固定缝中,而第二导板用作导向机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应于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安装挠性板的装置及其所属方法。JP62-169646公开了一种将挠性印版的后端安装到印版滚筒上的夹持装置中。DE1960635C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于印版或底板的固定缝的滚筒,其端部被弯成锐角或钝角。固定缝沿穿过圆柱形滚筒横截面的割线延伸,即它相对直径倾斜延伸。EP0710556A1示出了一种将具有一个前行弯成锐角的悬置脚而一个后续弯成钝角的悬置脚的挠性板安装在滚筒固定缝中。为插入后续悬置脚而设置了一块导板。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将具有悬置弯边的挠性板安装在一个具有固定缝的旋转印刷机滚筒上的方法及所属装置。通过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3的技术特征完成了上述本专利技术关于方法的目的。利用本专利技术获得的优点尤其是在于,确保了将印版端部上的悬置弯边送入手难触及的旋转印刷机滚筒的固定缝中。此装置由少量机械构件组成并且它被用于将前、后印版悬置脚挂入滚筒固定缝中。还可以在外周面上配备许多个印版并且在滚筒轴向长度范围内配备许多个印版。下面进一步描述了在图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图5示意地示出了在安装印版时的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各工作位置,但没有示出驱动部件;图6是图1所示装置的右侧视图k,并示出了驱动部件;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方法变型的且与图1-图5相似的工作位置。滚筒1例如旋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或橡皮滚筒具有轴向延伸的且从滚筒1外周面3起伸入滚筒1内的固定缝用来接收如挠性印版2。因此,可以利用硫化橡皮布将一块挠性板2如印版或底板固定在滚筒1的外周面上。板2例如为0.3毫米厚。板2在其头部7和其尾部8分别具有一个(至少是一个)前悬置弯边和一个后悬置弯边9、11,它们也被称为“前行悬置边”(9)或“后续悬置边”(11)。各悬置弯边9、11分别具有一个前或后悬置脚12、13。前行悬置边9的开口角α是锐角如不大于45度。后续悬置边11的开口角β是钝角。这两个角之和为180°或接近180°。但是,板2的后端不一定经过弯折处理,但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将它固定在外周3上。固定缝4、6在所示例子中被设计成在轴线平行方向上延伸的且在滚筒1长度范围内突入滚筒1内的并以中心线为特征的缝隙4,缝隙宽度至少比橡皮布的底板或板2的厚度或者底板加橡皮布的厚度的两倍宽零点几毫米。可以同时装入这两个悬置脚12、13。固定缝4与转向H相反地以一个锐角γ相对滚筒外周面3倾斜(图1)。角γ是穿过其中一个固定缝4、6的切点15的平面10与一条切线T之间的夹角,其中切点15同时是这样的点,即它位于滚筒1圆周线上的固定缝8、9插入口上的半段实际弧形上并且接触切线T。板2的悬置脚9、11的开口角α和β与固定缝4、6的角γ是匹配的。在滚筒1上布置了一个挠性板2如印版的安装(和拆卸)装置,它主要由两个可作用于滚筒外周面3的前、后导板14、16构成。导板14、16可以沿斜面10(A)(图1)在外周面3方向上来回移动。在板装入位置上,平面10与平面A重合。导板14、16布置成可以背靠背地(滑动面22对导向面23)相对滑动。它们在固定缝8、9的整个长度延伸。各导板14、16的面向滚筒1外周面3的底侧17、18具有(如八个)吸引板2端部7、8的吸口19、21。底侧17、18成凹弯形,所述弯曲半径与滚筒1半径r是匹配的。在吸口19、21中安装了橡胶吸唇,它们分别略微突出于底侧17、18。各导板14、16具有一个面向另一个导板16、14的滑动面22、23(背面)以便在安装到固定缝4中时引导弯折端7、8。根据另一个变型实施例,滑动面22、23也可以是在一个未示出的滑架上,它位于导板14、16之间并可以独立操作。另外,各导板14、16与许多个如用于各板端的一个或多个如两个压力辊24、26同步工作。压力辊24、26最好在远离滑动面的导板14、16外侧29、31借助夹具27、28弹性地如借助片簧25与导板14、16相连。因此,它们与导板14、16底侧17、18一起同时达到滚筒1外周面3。在一个变型方案中,压力辊24、26在底侧17、18之前就接触外周面3。因此,自由地伸出到导架47上方的且在其端部上分别支承着导向面23、22的板2的自由端可以被预张紧。于是,实现了轻轻地穿引悬置脚12。夹具27、28例如可以有利地被设计成片簧或者与一个片簧25相连。为使导板14、16沿平面A来回移动,在各导板14、16的两端设有线性驱动机构32、33(图6)。线性驱动机构32、33例如是由两个分别串联的双向作用工作缸34、36构成。工作缸36的活塞杆端与第二工作缸34的端板形状配合地连接。第二工作缸34的活塞杆端37与导板14的前侧29或与导板16的前侧31相连。各导板14、16在其左右端侧38具有滑套42。它们用作侧架固定传送轴43的导向机构。分别布置在导板14、16的外侧29或31上的两个线性驱动机构32、33同步作用于导板14、16。导板14、16可以占据不同位置C、D、E、P1.远离外周面的最上位置C2.中央位置D,它可以实现滚筒1和悬置板2的无接触转动。它受工作缸34的行程f限制。导板14、16通过附加地拉出工作缸36活塞杆而移动。3.靠近滚筒的最下位置E,底侧17、18接触滚筒外周面3。如果板2已经放置在滚筒外表面3上了,则限定了滚筒1的行程g。4.位置P,它位于位置D的下面并且在位置E的上面。位置P远离外周面3,结果绷紧的板2或底板不接触橡皮布。板2的悬置脚12、13的长度最大等于工作缸34的行程f。根据另一个变型实施例,线性驱动机构32、33也可以是由一个马达驱动的且具有转角探测器的丝杠构成的。根据另一个变型实施例,导板14、16可以在两侧固定在未示出的大致和滚筒直径一样长的摆臂上代替线性导套42、43,所述摆臂侧架固定地支承着并且借助工作缸可以操作所述摆臂。由此同样实现了来回移动。移动经过了大直径的圆形曲线轨迹的短短的一段,确切地说在平行于由固定缝4、6张紧的平面10(A)内经过。根据一个变型实施例,在前导板14的前侧29上固定了至少一个可以来回移向和离开后导板16的杆44。借助用于直线运动46的马达如一个气动工作缸或电动升降磁铁而使杆运动(图4、6)。杆44穿过前导板14的通孔并一直在移出状态下突出,结果它能够以些须间距接触后续悬置脚13。也可以采用用于转动运动的马达如驱动凸轮盘的驱动马达。导板14、16适当地成板形(图6),但也可被设计成扶手形。挠性板2的安装方法是这样的。滚筒1处于安装位置上即固定缝4的中心线10沿导板16的平面A对齐导向面23(图1)。使前导板14处于其最上位置,使后导板16处于其最下位置。一个操作人员或装置沿着例如一个高度变化的水平导架47移动板2,直到弯曲脚12靠着导板16导向面23为止。随后,前悬置脚12从前导板14起超过底侧17地伸入固定缝4。导板14、16在结束了前行脚12的移动后位于位置E、P(图2)。接着,使两个导板14、16返回其最上位置C(图3)。由于压力辊24、26分别同步地跟在导板14、16移动之后,所以它们接着弹性地支承在板2上。滚筒1随后在作业方向H上转动。另外,弹性支承的压力辊24、26将板2压在外周面3上。在滚筒1上设置了一个相邻的第二滚筒48如橡胶滚筒。当这两个滚筒转动时,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匹配于固定缝(4)的倾斜位置的且可以在固定缝(4)方向上移动的用于后续悬置脚(13)的导板(16)将具有前行弯成锐角的悬置脚和后续弯成钝角的悬置脚(12,13)的板(2)安装在相对滚筒(1)直径倾斜定位的滚筒(1)固定缝(4)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附加的用于前行弯成锐角的悬置脚(12)的倾斜定位的导板(14),此导板(14)可以在固定缝(4)方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施耐德卡尔罗伯特舍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