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605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1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机构,包括长度与车架宽度相适应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接有角板,所述每个角板包括横立板和纵立板,所述横立板与车架横梁连接,所述纵立板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防撞梁的两端面分别通过调整支架与车身骨架连接。防撞机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车架、防撞梁、车身骨架连接在一起,三者形成一个整体,保证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能保证车身骨架扣合容易、发动机拆卸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机构,包括长度与车架宽度相适应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接有角板,所述每个角板包括横立板和纵立板,所述横立板与车架横梁连接,所述纵立板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防撞梁的两端面分别通过调整支架与车身骨架连接。防撞机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车架、防撞梁、车身骨架连接在一起,三者形成一个整体,保证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能保证车身骨架扣合容易、发动机拆卸方便。【专利说明】一种汽车防撞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机构。
技术介绍
为减小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的损伤,车辆前方一般设置防撞机构,特别是用于接送学生的校车,传统校车对正面碰撞的采取的安全措施之一是设置保险杠,但由于成本因素,保险杠材料为玻璃钢,保险杠强度差,因此传统校车的保险杠形同虚设。部分校车有设置防撞机构,但该防撞机构只与车架连接,与车身骨架独立。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乘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长度与车架宽度相适应的防撞梁,其特征是所述防撞梁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接有角板,所述每个角板包括横立板和纵立板,所述横立板与车架横梁连接,所述纵立板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防撞梁的两端面分别通过调整支架与车身骨架连接。所述调整支架包括固接在防撞梁端面的第一调整支架和固接在车身骨架上的第二调整支架,所述第一调整支架和第二调整支架上对应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为长条孔,所述两调整支架的安装孔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调整支架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横立板和纵立板为一体结构。所述横立板和纵立板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横梁和车架纵梁连接。所述防撞梁为管状件。所述防撞梁上固接有托钩支架,所述托钩支架上装配有托钩销。采用上述结构后,防撞梁与车架、车身骨架连成一整体,加强防撞机构整体强度,防撞梁上集成有托钩销,减少整车的零部件数量。防撞梁两端的角板同时与车架纵梁、车架横梁连接,连接强度高,保证防撞机构的强度。因角板与车架纵梁、横梁的连接,第一调整支架与第二调整支架的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因此可以方便地拆除防撞机构,以便发动机发生故障需拆卸时,从后往前抽出发动机。由于第一调整支架与第二调整支架分别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均为长条孔,安装孔相互垂直设置,第一调整支架与第二调整支架可相对上下、左右调节,可以解决车身骨架扣合在底盘上时,车身骨架定位误差大的问题。防撞机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车架、防撞梁、车身骨架连接在一起,三者形成一个整体,保证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同时该结构能保证车身骨架扣合容易、发动机拆卸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2沿A向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第一调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调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汽车防撞机构包括长度与车架宽度相适应的防撞梁3,本实施例中防撞梁3为管状件,防撞梁3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接有角板2,每个角板2包括相互垂直的横立板21和纵立板22,横立板21通过螺栓与车架横梁8前端面连接,纵立板22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纵梁9腹面,横立板21和纵立板22为一体结构,角板2的下端面与防撞梁3外表面形状相适应,保证两者焊接的牢固性。防撞梁3的两端面分别通过调整支架与车身骨架10连接。本实施例中调整支架包括固接在防撞梁3端面的第一调整支架6和固接在车身骨架10上的第二调整支架7。如图4所示,第一调整支架6为一竖直板,竖直板焊接在防撞梁3上同时将防撞梁3的两端封闭,竖直板向后端延伸,并在末端设有安装孔1,安装孔I为长条孔,安装孔沿车架的前后方向设置,为增强第一调整支架6的抗扭、抗拉强度,竖直板上下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垂直于其本体的加强筋61。如图5所示,第二调整支架7包括垂直设置的立板72和横板,立板72焊接在车身骨架10上,横板71上对应第一调整支架6的安装孔I也设有安装孔1,其安装孔I也为长条孔,且其与第一调整支架6的安装孔I垂直设置,从而保证第一调整支架6与第二调整支架7可相对上下、左右调节,进而解决车身骨架10扣合在底盘上时,车身骨架10定位误差大的问题。为增强第二调整支架7的强度,在立板72和横板7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73,连接板73将立板72和横板71的端部连接。为减少车身骨架10的零部件数量,在防撞梁3前侧面的中部固接有向车身前侧伸出的托钩支架4,托钩支架4上装配有托钩销5,对整车拖拽时可直接将牵引车的拖钩连接在托钩销5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防撞机构,包括长度与车架宽度相适应的防撞梁(3),其特征是所述防撞梁(3)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接有角板(2),所述每个角板(2)包括横立板(21)和纵立板(22 ),所述横立板(21)与车架横梁(8 )连接,所述纵立板(22 )与车架纵梁(9 )连接,所述防撞梁(3)的两端面分别通过调整支架与车身骨架(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调整支架包括固接在防撞梁(3)端面的第一调整支架(6)和固接在车身骨架(10)上的第二调整支架(7),所述第一调整支架(6)和第二调整支架(7)上对应设有安装孔(1),所述安装孔(I)均为长条孔,所述两调整支架的安装孔(I)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整支架(6)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加强筋(6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防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横立板(21)和纵立板(22)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防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横立板(21)和纵立板(22)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横梁(8)和车架纵梁(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撞梁(3)为管状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撞梁(3)上固接有托钩支架(4),所述托钩支架(4)上装配有托钩销(5)。【文档编号】B60R19/02GK203611903SQ201320769695【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张炳文, 陈小磊, 朱夏斌, 马季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机构,包括长度与车架宽度相适应的防撞梁(3),其特征是所述防撞梁(3)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接有角板(2),所述每个角板(2)包括横立板(21)和纵立板(22),所述横立板(21)与车架横梁(8)连接,所述纵立板(22)与车架纵梁(9)连接,所述防撞梁(3)的两端面分别通过调整支架与车身骨架(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文陈小磊朱夏斌马季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