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214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配制--喷雾干燥造粒--一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塔底造粒--塔外流化床造粒干燥--二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三次除尘;该装置包括供料机构、雾化机构、进风机构、干燥造粒机构、振动流化干燥冷却机构和排风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该工艺能提高造粒成品率和增强造粒强度,并且还能实现密封生产,避免粉尘外泄,大为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该装置能实现百草枯水溶粒剂的全自动化、无尘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还能减轻环境污染和防止人员直接吸入引起的中毒,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配制--喷雾干燥造粒--一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塔底造粒--塔外流化床造粒干燥--二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三次除尘;该装置包括供料机构、雾化机构、进风机构、干燥造粒机构、振动流化干燥冷却机构和排风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该工艺能提高造粒成品率和增强造粒强度,并且还能实现密封生产,避免粉尘外泄,大为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该装置能实现百草枯水溶粒剂的全自动化、无尘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还能减轻环境污染和防止人员直接吸入引起的中毒,提高了生产安全性。【专利说明】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尤其涉及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百草枯,一种双吡啶盐类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能灭杀大部分禾本科及阔叶杂草,绿叶接触药液数小时后便开始枯死,施药后一小时遇雨,药效不受影响。药液对成熟或棕色树皮、蔓藤无不良影响。接触土壤后迅速钝化,不影响作物根部。可防除各种一年生杂草,主要适用于防除果园、桑园、胶园、玉米、甘蔗、大豆以及苗圃作物的杂草。由于具有这种优势,这种农药目前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由于具有优良的除草特性,百草枯是世界销量第二的农药产品。但是,百草枯毒性强,对人畜的威胁非常大。一旦百草枯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剂。据媒体报道,现在很多医院每年会收治十几名百草枯中毒患者,毒性之大令医生倍感无奈,患者要么立即死亡,要么在半年内因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另据有关医学文献记载,百草枯中毒死亡率通常在45%~90%,其中口服中毒死亡率高达90%~100%,其毒性之大令人咋舌。百草枯的现有主打剂型为20%水剂,又易口服中毒。因此,研发百草枯的其他剂型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如百草枯粒剂及与其他除草剂混配的制剂等。目前欧美等地区已经有20多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百草枯。比如丹麦、美国、德国等,另外挪威、瑞士、丹麦、芬兰等地已经撤`销该产品的登记。此外,以色列和新西兰规定,使用百草枯需要特殊配方;而菲律宾规定其仅能用在香蕉园;土耳其规定仅限于用在水沟除草。 百草枯是在除草剂中具有全球第二大销售额的主流非选择性灭生性除草剂,地位显赫,2007年就拥有5.1亿美元的巨大销售额。一旦禁用,百草枯对农药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必然付之东流。而且某些领域的作物除草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替代品种可用。为了避免因误服百草枯而带来的危害,现有技术中有些厂家开始通过研究百草枯的其他剂型来提高其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中加工工艺一般如下:原料一混合(干物料)一粉碎一捏合(湿物料)一造粒一烘干一过筛,过筛后不合格(大颗粒)一粉碎(摇摆颗粒机)一再次制粒;过筛后不合格(小颗粒)一再次制粒;过筛后合格一包装。目前,国内厂家普遍单独采用流化床和挤压造粒设备进行造粒,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造粒的目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O流化床只能间歇性造粒,不能连续生产,且在造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假粒,该假粒从外表看起来是颗粒,实际上内部还是干粉,需要破碎后重新造粒,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2)流化床造粒成品率低,成品率大约在40%-60%,且单独采用流化床所获的粒子的强度弱; (3)使用流化床进行造粒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粉尘外泄,比如在干燥成粉、添加物料、假粒破碎、烘干及筛分等过程中均会造成粉尘泄漏,使得操作人员易吸入粉尘,对操作人员造成直接伤害; (4)单独采用挤压造粒设备进行造粒时也会产生的大量粉尘外泄,比如在捏合后的出料过程、挤压造粒、烘干及机器维护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得大量粉尘外泄,导致操作人员直接吸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虽然有些厂家配备了一些除尘设施,但效果仍不理想,还是会发生粉尘外溢现象,污染生产环境,更严重的是对生产人员的危害较大,造成人员直接吸入中毒,生产的安全性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百草枯水溶粒剂制备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所获粒子的强度弱、粉尘外泄严重、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生产安全性低等上述缺陷,以及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造粒设备只能间歇性造粒、不能连续生产等缺陷,提供一种成品率高、所获粒子的强度高、密封生产、能避免粉尘外泄且安全系数高的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除此之外,还提供了 一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无尘化生产且能连续生产的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配制:将制剂王原料和助剂打入料te后,混合均勾后调配成液体混合液; (二)喷雾干燥造粒:将所述液体混合液输送到加压二流体喷嘴中,进而在干燥塔内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被雾化成细小液滴;所述细小液滴与热风在干燥塔内接触后,其水分瞬间蒸发变成半干粉末,与此同时,半干粉末进行造粒获得半干颗粒; (三)一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在所述细小液滴干燥变成半干粉末的同时,从所述干燥塔排出的带有细小粉末的热风通过干燥塔顶端的出口输送至分离器组中进行除尘,将除尘分离出来的细小粉末从分离器组的下部排出并返回到所述干燥塔内连续造粒; (四)塔底造粒:经步骤(二)得到的半干颗粒进入到所述干燥塔底部的内置流化床中,从所述内置流化床的孔板下部吹出的热风将内置流化床上的半干颗粒流化沸腾,所述半干颗粒与经步骤(三)返回到干燥塔内的细小粉末进行粘结聚合并滞留形成粉体颗粒; (五)塔外流化床造粒干燥:将经步骤(四)形成的粉体颗粒输送至振动流化床中,与此同时,进入到振动流化床前段的热风对所述粉体颗粒进行再次造粒干燥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水分含量,进入到振动流化床后段的冷风对造粒干燥后的粉体颗粒进行冷却使之达到包装要求的温度得到成品,并将所述成品排出进行负压包装; (六)二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在经步骤(四)形成的粉体颗粒输送至振动流化床进行干燥的同时,带有粉末的热风从振动流化床顶端的开口输送至所述分离器组中进行尾气除尘,将除尘分离出来的粉末从分离器组的下部排出并返回到所述干燥塔内进行再次造粒;(七)三次除尘:一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和二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后的热风从分离器组顶部排出后进入第一除尘器进行第三次除尘,将细粉从热风中分离出来后将热风通过排风机输送到第二除尘器中后排空。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中,步骤(一)中,将制剂主原料和助剂在料罐中配制成液体混合液,同时混合均匀,为下步工序作准备。在步骤(二)中,将料罐中的液体混合液通过隔膜泵输送到加压二流体喷嘴中,并在压缩空气作用下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细小液滴与热风在干燥塔内接触后瞬间蒸发变成半干粉末,于此同时,该半干粉末进行造粒后获得半干颗粒。在步骤(二)中细小液滴蒸发变成半干粉末的同时,从干燥塔排出的带有细小粉末的热风通过干燥塔顶端的出口输送至分离器组中进行分离除尘,即回收热风中的细小粉末并将其输送至干燥塔内进行连续造粒,一方面避免了细小粉末外泄,减轻了对生产环境的污染,避免操作人员直接吸入,提高所述造粒工艺的生产安全性;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百草枯水溶粒剂喷雾干燥流动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原料配制:将制剂主原料和助剂打入料罐(16)后,混合均匀后调配成液体混合液;(二)喷雾干燥造粒:将所述液体混合液输送到加压二流体喷嘴(3)中,进而在干燥塔(1)内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被雾化成细小液滴;所述细小液滴与热风在干燥塔(1)内接触后,其水分瞬间蒸发变成半干粉末,与此同时,所述半干粉末进行造粒获得半干颗粒;(三)一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在所述细小液滴干燥变成半干粉末的同时,从所述干燥塔(1)排出的带有细小粉末的热风通过干燥塔(1)顶端的出口输送至分离器组中进行除尘,将除尘分离出来的细小粉末从分离器组的下部排出并返回到所述干燥塔(1)内连续造粒;(四)塔底造粒:经步骤(二)得到的半干颗粒进入到所述干燥塔(1)底部的内置流化床(2)中,从所述内置流化床(2)的孔板下部吹出的热风将内置流化床(2)上的半干颗粒流化沸腾,所述半干颗粒与经步骤(三)返回到干燥塔(1)内的细小粉末进行粘结聚合并滞留形成粉体颗粒; (五)塔外流化床造粒干燥:将经步骤(四)形成的粉体颗粒输送至振动流化床(15)中,与此同时,进入到振动流化床(15)前段的热风对所述粉体颗粒进行再次造粒干燥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水分含量,进入到振动流化床(15)后段的冷风对造粒干燥后的粉体颗粒进行冷却使之达到包装要求的温度得到成品,并将所述成品排出进行负压包装;(六)二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在经步骤(四)形成的粉体颗粒输送至振动流化床(15)进行干燥的同时,带有粉末的热风从振动流化床(15)顶端的开口输送至所述分离器组中进行尾气除尘,将除尘分离出来的粉末从分离器组的下部排出并返回到所述干燥塔(1)内进行再次造粒;(七)三次除尘:一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和二次除尘返塔连续造粒后的热风从分离器组顶部排出后进入第一除尘器(21)进行第三次除尘,将细粉从热风中分离出来后将热风通过排风机输送到第二除尘器(23)中后排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茂勤汪莘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