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173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它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副仪表板本体包括本体框架和前杯托槽座,本体框架的一侧侧面与前杯托槽座的一侧表面相贴合,前杯托槽座上开有前杯托槽,且前杯托槽座的底面低于本体框架的底面,本体框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换挡器安装槽,中部储物槽和后部储物槽,本体框架和前杯托槽座为一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体式副仪表板与仪表板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没有相互连接配合关系,从而使得副仪表板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成本低廉,更容易控制精度。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副仪表板集杯托、装饰面板、储物盒为一体,内部可以提供换挡器或其他电器件的布置空间,有效的节省了模具成本与装配成本,一体出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技术背景一般的副仪表板由装饰面板、杯托、储物盒、中央扶手等部分组成,具有补充储物空间、美化座舱环境的作用,是重要的装饰件。但是一般副仪表板零件较多,且需考虑间隙面差的外观控制等,同时也需要考虑副仪表板与仪表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副仪表板的结构和加工工艺都较为复杂,装配步骤多,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该结构与仪表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加工简单,成本低廉,降低了尺寸精度的要求。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它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副仪表板本体包括本体框架和前杯托槽座,本体框架的一侧侧面与前杯托槽座的一侧表面相贴合,前杯托槽座上开有前杯托槽,且前杯托槽座的底面低于本体框架的底面,本体框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换挡器安装槽,中部储物槽和后部储物槽,本体框架和前杯托槽座为一整体。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底面由前杯托槽座的底面和本体框架的底面组成,副仪表板本体的底面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均匀设置于副仪表板本体的底面上除前杯托槽底面,换挡器安装槽底面,中部储物槽底面和后部储物槽底面的其他区域上。进一步地,所述前杯托槽的底部设有定位销。进一步地,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底面中央,沿副仪表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开有四个底面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四个底面定位孔依次开设于前杯托槽底面,换挡器安装槽底面,中部储物槽底面和后部储物槽底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框架的两侧侧面的底部沿本体框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开有三个侧面固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设计的一体式副仪表板与仪表板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没有相互连接配合关系,从而使得副仪表板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成本低廉,更容易控制精度。且本技术所设计的副仪表板集杯托、装饰面板、储物盒为一体,内部可以提供换挡器或其他电器件的布置空间,有效的节省了模具成本与装配成本,一体出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副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设计的副仪表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副仪表板与钣金支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杯托槽,2—换挡器安装槽,3—中部储物槽,4—后部储物槽,5—副仪表板本体,6—加强筋,7—定位销,8—底面固定孔,9—侧面固定孔,10—钣金支架,11—紧固螺钉,12—本体框架,13—前杯托槽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它包括副仪表板本体5,副仪表板本体5包括本体框架12和前杯托槽座13,本体框架12的一侧侧面与前杯托槽座13的一侧表面相贴合,前杯托槽座13上开有前杯托槽1,且前杯托槽座13的底面低于本体框架12的底面,本体框架12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换挡器安装槽2,中部储物槽3和后部储物槽4,本体框架12和前杯托槽座13为一整体。本技术所设计的副仪表板是一体式的结构,一体式出模,减少了装配步骤和制造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由前杯托槽座13的底面和本体框架12的底面组成,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设有加强筋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筋6均匀设置于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上除前杯托槽1底面,换挡器安装槽2底面,中部储物槽3底面和后部储物槽4底面的其他区域上。通过加强筋6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副仪表板的结构强度。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前杯托槽1的底部设有定位销7。通过定位销7的结构,进一步方便了副仪表板的装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中央,沿副仪表板本体5的长度方向上开有四个底面固定孔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四个底面定位孔8依次开设于前杯托槽1底面,换挡器安装槽2底面,中部储物槽3底面和后部储物槽4底面上。底面固定孔8的位置设计合理,通过与螺栓的固定,保证了结构强度。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框架12的两侧侧面的底部沿本体框架12的长度方向均匀开有三个侧面固定孔9。通过紧固螺钉11与三个侧面固定孔9和四个底面固定孔8配合固定,保证了本技术所设计的副仪表板本体5在钣金支架10上的固定效果,受力均匀,进一步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本技术中,将前杯托槽1,换挡器安装槽2,中部储物槽3和后部储物槽4开设于副仪表板本体5上,形成一种一体式的结构,减少了装配步骤的同时,降低了安装精度。考虑到本技术所设计的副仪表板是一种薄壁非封闭型的零部件,因此设计了底部的加强筋6以加强固定强度。另通过侧面和底面的十个固定点,保证了副仪表板本体5与钣金支架10的固定效果,外漏的固定点通过堵盖掩饰其螺钉头,保证外观要求。且装配时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部可通过金属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副仪表板本体5的结构强度。本技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副仪表板本体(5),副仪表板本体(5)包括本体框架(12)和前杯托槽座(13),本体框架(12)的一侧侧面与前杯托槽座(13)的一侧表面相贴合,前杯托槽座(13)上开有前杯托槽(1),且前杯托槽座(13)的底面低于本体框架(12)的底面,本体框架(12)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换挡器安装槽(2),中部储物槽(3)和后部储物槽(4),本体框架(12)和前杯托槽座(13)为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副仪表板本体(5),
副仪表板本体(5)包括本体框架(12)和前杯托槽座(13),本体框架(12)
的一侧侧面与前杯托槽座(13)的一侧表面相贴合,前杯托槽座(13)上
开有前杯托槽(1),且前杯托槽座(13)的底面低于本体框架(12)的底
面,本体框架(12)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换挡器安装槽(2),中部
储物槽(3)和后部储物槽(4),本体框架(12)和前杯托槽座(13)为一
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由前杯托槽座(13)的底面和本体框架(12)的
底面组成,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设有加强筋(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副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强筋(6)均匀设置于副仪表板本体(5)的底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凌周家花梁军王君丽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