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739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14:38
一种车辆制动设备保持在输入活塞和主活塞彼此间隔开的状态。当快速地压下制动踏板(10)时,主活塞(14)和输入活塞(13)啮合,并且通过添加了制动的步进力的伺服室(1A)中的伺服压力(Pa)在第一主室(1D)中产生主压力(Pm)。主压力(Pm)返回至第四室(4E)并与压力控制室(4D)中的先导压力(Pp)一起产生伺服压力产生室(4B)中的伺服压力(Ps)(Pm估计值=Ps/伺服比)。因此,可以基于伺服压力(Ps)、先导压力(Pp)和作为第四室(4E)与伺服压力产生室(4B)的横截面面积比的第二伺服比(S3/S1)估计精确的主压力(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车辆制动设备保持在输入活塞和主活塞彼此间隔开的状态。当快速地压下制动踏板(10)时,主活塞(14)和输入活塞(13)啮合,并且通过添加了制动的步进力的伺服室(1A)中的伺服压力(Pa)在第一主室(1D)中产生主压力(Pm)。主压力(Pm)返回至第四室(4E)并与压力控制室(4D)中的先导压力(Pp)一起产生伺服压力产生室(4B)中的伺服压力(Ps)(Pm估计值=Ps/伺服比)。因此,可以基于伺服压力(Ps)、先导压力(Pp)和作为第四室(4E)与伺服压力产生室(4B)的横截面面积比的第二伺服比(S3/S1)估计精确的主压力(Pm)。【专利说明】车辆制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向车辆施加制动力的车辆制动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向车辆施加制动力的车辆制动设备的示例,已知在例如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制动系统。根据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车辆制动设备,输入活塞和主活塞保持不变同时彼此相隔预定距离。通过从基于检测到的输入活塞的移动量而计算出的所需制动力减除再生制动力来计算所需的摩擦制动力。基于所需的摩擦制动力来向主活塞施加由蓄压部(蓄力器)和线性阀产生的伺服压力,从而移动主活塞并产生主压力。主压力被施加至车轮制动分泵缸(wheel cylinder),并且通过主压力产生摩擦制动力。专利文献I JP2012-16984A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专利文献I中所公开的车辆制动设备,当突然使劲压下制动踏板时,输入活塞可能接触主活塞。在输入活塞接触主活塞的情况下,除了上述伺服压力外还从输入活塞向主活塞施加压力。因此,可能产生与基于所需的摩擦制动力的主压力相比过大的主压力。在启动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时,调整主压力同时将再生制动力控制为O (零)以便防止车轮滑动。通常,基于输入活塞的移动量等来计算估计主压力,并且基于估计主压力来控制ABS。然而,如上所述,在输入活塞接触主活塞的情况下,产生过度的主压力,相应地,实际的主压力偏离估计主压力,这可能对ABS的控制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可以估计输入活塞与主活塞的接触,则这样的估计在估计主压力方面可能是有用的。此外,如果精确地估计在输入活塞与主活塞间隔开时所产生的主压力以及在输入活塞与主活塞接触时所产生的主压力,则可以增强诸如ABS的制动控制的性能。考虑到上述状况而作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车辆制动设备:其中,输入活塞和主活塞保持在输入活塞和主活塞彼此间隔开的状态下,并且其被配置成精确地估计在输入活塞与主活塞间隔开时所产生的主压力以及在输入活塞与主活塞接触时所产生的主压力。解决问题的手段与权利要求1相关联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汽缸;主活塞,纳入到汽缸中同时被允许在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并且包括压力施加活塞和突出部,该压力施加活塞连同汽缸的前部一起限定主室,通过该主室向多个车轮制动分泵缸施加主压力,以及该突出部设置在压力施加活塞后方的位置处,贯穿汽缸的中间壁以向后突出,并具有比汽缸小的直径;输入活塞,贯穿汽缸的后壁同时被允许在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并且在输入活塞位于后退端位置处时,输入活塞的前端面与位于后退端位置处的主活塞的突出部的后端面间隔预定距离;伺服室,形成在后侧肩部与汽缸的中间壁之间,该后侧肩部设置在压力施加活塞与突出部之间;接触/分离确定装置,确定输入活塞的前端面与突出部的后端面彼此间隔开的分离状态以及建立输入活塞的前端面与突出部的后端面之间的接触的接触状态;先导压力产生装置,产生与输入活塞的移动量相对应的先导压力;伺服压力产生装置,包括第一阀体、阀机构以及第二阀体,其中第一阀体纳入于形成在壳体处的第一阀孔中同时被允许可滑动地移动并将第一阀孔划分成与先导压力产生装置连通的第一先导室和与伺服室连通的伺服压力产生室,该阀机构响应于第一阀体的移动而将伺服压力产生室与蓄压装置或储液罐(reservoir)连接,第二阀体纳入于第二阀孔中,该第二阀孔形成在壳体处以从第一阀孔延伸并且具有比第一阀孔小的直径,同时允许第二阀体与第一阀体接触/分离并且将第二阀孔划分成第一先导室和与主室连通的第二先导室;伺服压力测量装置,测量伺服压力;以及主压力估计装置,在接触/分离确定装置确定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先导压力和第一伺服比来估计主压力,该第一伺服比是第一先导室与伺服压力产生室之间的横截面面积t匕,而在接触/分离确定装置确定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基于伺服压力测量装置测量出的伺服压力、先导压力和第二伺服比来估计主压力,第二伺服比是第二先导室与伺服压力产生室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与权利要求2相关联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接触/分离确定装置确定输入活塞的前端面与突出部的后端面之间的接触水平,并且主压力估计装置根据接触/分离确定装置确定的接触水平来计算在第一伺服比与第二伺服比之间的范围内的第三伺月艮比,并且基于所测量出的伺服压力、先导压力和第三伺服比来估计主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权利要求1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可获得以下效果和优点。在缓慢压下制动踏板的情况下,主活塞和输入活塞彼此间隔开,并且仅通过伺服室的伺服压力产生主室的主压力。伺服室的伺服压力是在伺服压力产生室处产生的伺服压力。在上述分离状态下,仅通过第一先导室的先导压力在伺服压力产生室处产生伺服压力。相应地,可基于先导压力和第一伺服比来估计精确的主压力,该第一伺服比是第一先导室与伺服压力产生室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另一方面,在突然使劲压下制动踏板的情况下,主活塞和输入活塞处于接触状态,并且通过作为伺服室的伺服压力与制动操作的压力的和的压力产生主室的主压力。主压力返回到第二先导室并且在伺服压力产生室处与第一先导室的先导压力一起产生伺服压力。相应地,可基于伺服压力、先导压力和第二伺服比来估计精确的主压力,该第二伺服比是第二先导室与伺服压力产生室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结果,可提高诸如ABS等的制动控制的性能。此外,不需要用于检测主压力的传感器,这可以导致成本的降低。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主压力估计装置根据接触/分离确定装置确定的接触水平来计算在第一伺服比与第二伺服比之间的范围内的第三伺服比。结果,与通过切换在分离状态下恒定的第一伺服比和第二伺服比来估计主压力的情况相比,可估计更精确的主压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车辆制动设备的配置的部分截面说明图。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调节器的配置的横截面图。图3是作为图1所示的制动ECU执行的控制程序的用于估计输入活塞的接触的第一处理的流程图。图4A是示出所需的车轮制动分泵缸压力与制动液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的映射数据。图4B是示出制动液供应量与主活塞的移动量之间的关系的映射数据。图5是示出用于在用于估计输入活塞的接触的第二处理中估计输入活塞与主活塞的接触的映射数据的曲线图。图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输入活塞和主活塞处于分离状态时主汽缸与调节器的压力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7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输入活塞和主活塞处于接触状态时主汽缸与调节器的压力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8是作为图1所示的制动E⑶执行的控制程序的主压力估计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作为图1所示的制动E⑶执行的主压力估计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混合动力车辆的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制动设备,包括:汽缸(11,12);主活塞(14),纳入到汽缸(11,12)中同时被允许在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并且包括压力施加活塞(15)和突出部(142),所述压力施加活塞(15)连同所述汽缸(11,12)的前部一起限定主室(1D,1E),通过所述主室向多个车轮制动分泵缸(WCfl,WCfr,WCrl,WCrr)施加主压力,以及所述突出部(142)设置在所述压力施加活塞(15)后方的位置处,贯穿所述汽缸(11,12)的中间壁(111)以向后突出,并具有比所述汽缸(11,12)小的直径;输入活塞(13),贯穿所述汽缸(11,12)的后壁同时被允许在轴线方向上可滑动地移动,并且在所述输入活塞(13)位于后退端位置处时,所述输入活塞(13)的前端面与位于后退端位置处的所述主活塞(14)的所述突出部(142)的后端面间隔预定距离;伺服室(1A),形成在后侧肩部(141a)与所述汽缸(11,12)的中间壁(111)之间,所述后侧肩部(141a)设置在所述压力施加活塞(15)与所述突出部(142)之间;接触/分离确定装置(6),确定所述输入活塞(13)的前端面与所述突出部(142)的后端面彼此间隔开的分离状态以及建立所述输入活塞(13)的前端面与所述突出部(142)的后端面之间的接触的接触状态;先导压力产生装置(41,42,43),产生与所述输入活塞(13)的移动量相对应的先导压力;伺服压力产生装置(4),包括第一阀体(445)、阀机构(444)以及第二阀体(446),其中所述第一阀体(446)纳入到形成在壳体(441)处的第一阀孔中同时被允许可滑动地移动,所述第一阀体(445)将所述第一阀孔划分成与所述先导压力产生装置(41,42,43)连通的第一先导室(4D)和与所述伺服室(1A)连通的伺服压力产生室(4B),所述阀机构(444)响应于所述第一阀体(445)的移动而将所述伺服压力产生室(4B)与蓄压装置(431)或储液罐(434)连接,所述第二阀体(446)纳入到第二阀孔中,所述第二阀孔形成所述在壳体(441)处以从所述第一阀孔延伸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阀孔(445)小的直径,同时允许所述第二阀体(446)与所述第一阀体(445)接触/与所述第一阀体(445)分离并且将所述第二阀孔划分成与主室(1D)连通的第二先导室(4E)和第一先导室(4D);伺服压力测量装置(74),测量所述伺服压力;以及主压力估计装置(6),在所述接触/分离确定装置(6)确定所述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先导压力和第一伺服比来估计所述主压力,所述第一伺服比是所述第一先导室(4D)与所述伺服压力产生室(4B)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以及在所述接触/分离确定装置(6)确定所述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伺服压力测量装置(74)测量的伺服压力、所述先导压力和第二伺服比来估计所述主压力,所述第二伺服比是所述第二先导室(4E)与所述伺服压力产生室(4B)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将来增田芳夫西尾彰高酒井朗水谷恭司内田清之驹沢雅明神谷雄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