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097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1)制备含有分子筛和无机耐熔氧化物的催化剂载体;(2)配制联氨衍生物溶液,并浸渍步骤(1)的催化剂载体,然后干燥;(3)配制含有ⅥB族金属化合物和Ⅷ族金属化合物的浸渍溶液;(4)步骤(3)配制的浸渍溶液浸渍步骤(2)得到的物料,然后干燥;(5)步骤(4)得到的物料进行氢气活化,活化后得到用于加氢裂化反应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处理重质烃物料,最大量生产中间馏分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加氢裂化性能,活性高,中油选择性高。 
技术介绍
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加氢性能和裂解性能,非贵金属加氢裂化催化剂一般选用ⅥB和Ⅷ族金属作加氢组分,裂解性能主要由酸性组分提供,酸性组分可选用晶型沸石和/或无定形硅铝等。单纯用无定形硅铝,虽然选择性较高,但活性低,操作上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在大多数加氢裂化催化剂中均以晶型沸石为酸性组分,或晶型沸石与无定形硅铝共同为酸性组分。 工业装置上目前使用的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大部分是含有沸石的催化剂,而且所采用的沸石组分主要是Y型沸石、β沸石以及两种沸石混合使用,而且催化剂在反应之前都要进行预硫化,使金属组分转化为硫化态,以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性能。但使用含硫量较高的硫化剂不仅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而且硫化过程繁杂,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 US4820402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使用到了β沸石,该专利认为,为了提高中油选择性及降低氢耗,催化剂中的沸石组分的氧化硅/氧化铝分子比至少50:1,一般100:1,甚至200:1。不同种类沸石用于催化剂的中油选择性顺序为:ZSM-20>β>Y型,处理阿拉伯VGO,在控制60v%转化的情况下,中油选择性45-65v%,其中酸性组分为β沸石,转化率60v%时,该专利涉及的催化剂中油选择性不超过70v%。 US4894142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目的在于提高催化剂的中油选择性,其特点是通过使用包括在676-788℃温度水热处理或最好704℃的通入惰性气体的干式热处理方法,获得了一种低酸度Y型沸石,但由于该沸石酸度过低,用于催化剂组分处理原料油时反应温度高,一般在400℃以上,抑制了加氢反应,沸石的热裂化性能趋势增强,使催化剂的中油选择性提高不明显,中油选择性不超过70%。 US5447623公开了一种复合β沸石和Y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工艺,但该催化剂主要用于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实例体现50-185℃石脑油收率提高明显,而且β沸石的使用相对只使用Y沸石的催化剂活性也高。虽然该催化剂也可以用于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但由于所使用β沸石的特性,在中油型催化剂中β沸石的含量范围一般限制在2.5w%-10w%之间,且一般须配合使用一种分散在γ-Al2O3之类大孔氧化铝基体上的硅铝,该专利涉及的中油型催化剂为保证中油选择性,不得不压低活性,使反应温度比较高,一般390℃以上,因而导致了较差的原料适应性。 上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加氢组分均为硫化态的金属组分。加氢裂化催化剂中,虽然加氢活性和裂化活性主体上是由两种组分提供的,但在催化剂中,两种组分的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协同配合作用,加氢裂化反应是原料在两种活性中心上协同完成的一个反应。如何调节加氢裂化催化剂中,加氢活性组分与裂化活性组分的相互关系,是提高加氢裂化催化剂综合使用性能的重要内容。 CN02130058.5提出一种氮化铝的制备方法是将三氧化铝,在适宜配比的一定纯度的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气氛下,进行多阶段程序升温反应,然后在惰性气氛中冷却,在一定氧气浓度下钝化。制备的氮化铝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应用是在250-450℃,0.2-20MPa下进行加氢脱硫。 上述加氢裂化催化剂使用前需进行正常的硫化处理,活性金属转化为硫化态,催化剂的使用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过渡金属氮化物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不仅具备较高的脱硫、脱氮活性,而且对杂原子环的裂解有很高的选择性,其表面性质和催化性能与贵金属相类似。因此,被人们称为“准贵金属”,甚至被认为是今后深度脱硫的一种潜在的工业催化剂。而在加氢裂化方面的应用受到忽视,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加氢功能的提高必将提升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处理重质烃物料,最大量生产中间馏分油。 本专利技术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1)制备含有分子筛和无机耐熔氧化物的催化剂载体;(2)配制联氨衍生物溶液,并浸渍步骤(1)的催化剂载体,然后干燥;(3)配制含有ⅥB族金属化合物和Ⅷ族金属化合物的浸渍溶液;(4)步骤(3)配制的浸渍溶液浸渍步骤(2)得到的物料,然后干燥;(5)步骤(4)得到的物料进行氢气活化,活化后得到用于加氢裂化反应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制备方法中各种物料原料的用量按具有如下组成确定:以催化剂载体重量计,分子筛的含量一般为2%~45%,优选为4%~15%;以催化剂的重量计,第ⅥB族金属组分(W和/或Mo)以氮化物计含量一般为10%-40%,较好是15%-35%,最好18%-28%,第Ⅷ族金属组分(Ni和/或Co)以氮化物计含量一般为1%-10%,较好是2%-9%,最好是4%-8%。 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分子筛一般为Y分子筛、β分子筛、ZSM-5分子筛、SAPO-11分子筛、丝光沸石、ZSM-22分子筛、ZSM-23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Y分子筛和/或β分子筛。所需的分子筛可以进行适宜的改性,如水热处理改性、酸处理改性等。无机耐熔氧化物一般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即无定形硅铝)、二氧化硅-氧化铝分散于其中的氧化铝(即分散在氧化铝中的无定形硅铝)、二氧化硅涂饰的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硼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无定形硅铝和/或氧化铝组分。 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如将所需的物料按催化剂最终组成所需的比例混合、成型、干燥、焙烧等步骤得到催化剂载体。干燥一般为在80-150℃下干燥4-12小时,焙烧为在400-600℃下焙烧2-6小时。 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的联氨衍生物可使用任何只要能与钨反应成为氮化钨的联氨衍生物作为该氮源。最好使用二烷基联氨。特别为二甲基联氨NH2N(CH3)2。联氨衍生物的质量浓度为20%-70%。浸渍后的干燥操作为在80-150℃下干燥4-12小时。步骤(3)中ⅥB族金属化合物和Ⅷ族金属化合物可以选择本领域通常的可配制为水溶液的可溶性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的浸渍为饱和浸渍或者是过量溶液浸渍,浸渍可以一次进行,也可以进行多次浸渍。浸渍后的干燥操作为在80-150℃下干燥4-12小时。 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中,步骤(5)的氢气活化过程和条件为:在氢气氛下,以升温速率为2-10℃/min从室温升至300-500℃,然后以升温速率为0.5-2℃/min,升温至600-750℃,并在升温终点温度恒温2-4小时。其中的氢气纯度大于95%(体积),氢气空速为50-1000h-1,压力可以是常压至1MPa,优选为常压。 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以减压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1)制备含有分子筛和无机耐熔氧化物的催化剂载体;(2)配制联氨衍生物溶液,并浸渍步骤(1)的催化剂载体,然后干燥;(3)配制含有ⅥB族金属化合物和Ⅷ族金属化合物的浸渍溶液;(4)步骤(3)配制的浸渍溶液浸渍步骤(2)得到的物料,然后干燥;(5)步骤(4)得到的物料进行氢气活化,活化后得到用于加氢裂化反应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金属氮化物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1)制备含有分子筛和无机耐熔氧化物的催化剂载体;
(2)配制联氨衍生物溶液,并浸渍步骤(1)的催化剂载体,然后干燥;
(3)配制含有ⅥB族金属化合物和Ⅷ族金属化合物的浸渍溶液;
(4)步骤(3)配制的浸渍溶液浸渍步骤(2)得到的物料,然后干燥;
(5)步骤(4)得到的物料进行氢气活化,活化后得到用于加氢裂化反应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物料原料的用量按具有如下组成确定:以催化剂载体重量计,分子筛的含量为2%~45%;以催化剂的重量计,第ⅥB族金属组分以氮化物计含量为10%-40%,第Ⅷ族金属组分以氮化物计含量为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载体重量计,分子筛的含量为10%~25%;以催化剂重量计,第ⅥB族金属组分以氮化物计含量为15%-35%,第Ⅷ族金属组分以氮化物计含量为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子筛为Y分子筛、β分子筛、ZSM-5分子筛、SAPO-11分子筛、丝光沸石、ZSM-22分子筛、ZSM-23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耐熔氧化物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氧化硼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包括物料按催化剂最终组成所需的比例混合、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明镝王刚白振民卜岩黄薇曹春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