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小晶粒Y型分子筛、无定形硅铝和用氧化铝制成的粘合剂机械混合、成型,然后干燥和焙烧,制成催化剂载体,然后负载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经干燥和焙烧,制成催化剂。该方法将硅铝比较高、结晶度高、稳定性好的NaY型分子筛原料,依次经过碱洗、铵交换、脱铝补硅、水热处理和用酸与铵盐的混合溶液处理后,所得到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在获得较高的SiO2/A12O3摩尔比的同时,二次孔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且保持了Y型分子筛的稳定性,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结晶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适宜作为高中油加氢裂化催化剂,可使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中油选择性和优异的产品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含小晶粒Y型分子筛 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油品市场对中间馏分油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更多地从重质油中获取中 间馏分油,而加氢裂化过程正是重质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该工艺具有原料适应 性强,产品质量好,调整操作灵活,中间馏分产品收率高,产品结构灵活等特点,使得加氢裂 化工艺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着石油资源短缺、环保要求日益严 格和石油产品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等问题,加氢裂化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提高石油产品质量、 降低环境污染、增加市场应变能力的有效技术措施,已成为现代化炼厂最为重要的工艺装 置。正是这些因素促进了高中油选择性加氢裂化技术迅速的发展,而加氢裂化催化剂又是 该技术的关键。 载体是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金属活性组分提供分散场所,同时载体本 身也参与反应,与其它活性组分一起协同完成整个催化反应,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双功 能催化剂,它同时含有酸性组分和加氢组分。加氢活性一般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的VI B族和 第VDI族金属提供;而其酸性组分主要是由沸石及无机氧化物提供,大部分是以氧化铝或无 定形硅铝为载体,配以一定量的分子筛。而此类催化剂中起裂化作用的关键组分通常为Y 分子筛,Y分子筛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和产品质量。 Y型分子筛是目前在重油裂化领域中最为普遍的裂化活性组分,晶粒一般为 1000 nm左右,其晶粒较大,孔道相对较长,扩散阻力大,大分子难以进入孔道内部进行反应, 反应后产物也较难扩散出来,所以其裂化活性及目的产品的选择性受到了制约。与常规Y 型分子筛相比,小晶粒Y型分子筛有更大的外表面积和更多外表面活性中心,有利于提高 大分子烃裂化能力,因而具有更为优越的催化反应性能。同时,减小Y型分子筛晶粒尺寸还 可以提高内表面活性位利用率。一般来说,反应物分子在分子筛内孔孔道中的扩散称为晶 内扩散。要使分子筛内表面全部被用来进行催化转化,必须使晶内扩散速率大于内孔催化 转化速率。缩短扩散路径是最好的方法。克服晶内扩散限制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减小分子筛 晶粒尺寸。这不但可以增加分子筛晶粒的外表面积,而且同时缩短了扩散距离。EP0204236 对小晶粒NaY分子筛和大晶粒NaY分子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对重油催化裂化有较 高的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 小晶粒NaY分子筛是不具备酸性的,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满足裂化催化剂的性 能要求。CN1382632A公开了一种小晶粒Y型沸石的超稳化方法,该方法是用四氯化硅的干 燥气体与小晶粒NaY沸石接触,洗涤后得到的,由于其原料自身的热和水热稳定性就较差, 同时该方法是采用气相脱铝补硅的方式处理分子筛,这使得产品的热和水热稳定性更差, 活性低。尤其是对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较差的小晶粒NaY沸石,沸石中的硅铝骨架结构 稳定性较差,在改性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骨架铝的脱除,同时也有一部分骨架硅也随着脱除, 造成部分骨架出现坍塌的现象,使得产品的结晶保留度较低,沸石的活性不高。 CN200910188140. 5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包括加氢 活性金属组分和小晶粒Y分子筛、无定形硅铝和氧化铝组成的载体,其中所述小晶粒Y型分 子筛为采用水热处理后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所用原料小晶粒NaY分子筛为CN101722023A 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即SiO2Al2O3摩尔比为4. 0~6. 0,平均粒径在100~700nm,依次通 过后续改性即铵交换、六氟硅酸铵脱铝补硅、水热处理、铝盐和酸的混合水溶液处理,得到 小晶粒Y分子筛。该方法中,需先对原料用六氟硅酸铵脱铝补硅处理后,再进行水热处理等 处理,这样才能减少分子筛的骨架结构的坍塌,提高分子筛的结晶保留度,但该方法由于先 用六氟硅酸铵脱铝补硅处理后,由于发生硅铝同晶取代,分子筛硅氧铝结构比较完整,再进 行水热处理,形成的二次孔少,二次孔所占比例低,作为催化剂分子筛组分,中油收率低。 现有方法小晶粒NaY型分子筛在制备过程中,硅和铝易流失,硅利用率低,并且 硅、铝分布不均一,容易出现团聚,因此现有方法仍然无法制备硅铝比高,且热稳定性和水 热稳定性又好的小晶粒NaY型分子筛。经过后续改性,不能得到结构完整,结晶度高且具有 较多二次孔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的裂解组分,中油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催化性能好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方法。该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一种高硅铝比、高结晶度、二次孔多、大比表面积的小晶粒Y 型分子筛作为酸性组分,所制备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中油选择性和优异的 产品性质。 本专利技术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小晶粒Y分子筛、无定形硅铝和用氧化铝制成的粘合剂机械混合、成型,然后干燥和 焙烧,制成催化剂载体;所得的催化剂载体上负载活性金属组分,经干燥和焙烧,制成催化 剂; 其中所述的小晶粒Y分子筛,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本专利技术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 (1) 小晶粒NaY型分子筛的制备; (2) 将小晶粒NaY用含碱溶液处理; (3) 将步骤(2)得到的小晶粒NaY型分子筛制备成Na2O含量< 2. 5wt %的小晶粒 NH4NaY ; (4) 步骤(3)所得的分子筛用六氟硅酸铵水溶液进行脱铝补硅,得到的分子筛和副产物 分离; (5) 对步骤(4)得到小晶粒NH4NaY分子筛进行水热处理; (6 )将步骤(5 )得到的分子筛用含NH4+和H+的混合溶液处理,经洗涤和干燥,得到小晶 粒Y型分子筛。 步骤(1)中所述的小晶粒NaY分子筛,其性质如下:SiO2Al2O 3摩尔比大于6. 0且 不高于9. 0,优选6. 5~9. 0,进一步优选为7. 0~8. 0,晶粒平均直径为200~700nm,优选 300 ~500nm ;比表面积为 800 ~1000 m2/g,优选为 850 ~950 m2/g,孔容 0· 30/ ~0· 45mL/ g,相对结晶度为90%~130%,晶胞参数为2. 460~2. 470nm,经650°C空气中焙烧3小时 后相对结晶度为90%以上,一般为90%~110%,优选为90%~105%,经700°C水蒸汽水热处 理2小时后相对结晶度为90%以上,一般为90%~110%,优选为90%~105%。 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1)中小晶粒Na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 I、 制备导向剂:将硅源、铝源、碱源及水按照如下配比投料:出~30)Na2O =Al2O3 : (6~ 30)Si02 : (100~460)H20,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在0~20°C下搅拌陈化0. 5~24小时制 得导向剂; II、 采用碳化法制备无定形硅铝前驱物,以无定形硅铝前驱物的干基的重量为基准,硅 以二氧化硅计的含量为40wt%~75wt%,优选为55wt%~70wt% ;其制备过程包括: a、 分别配制铝酸钠溶液和硅酸钠溶液; b、 向步骤a配制的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步骤a配制的部分硅酸钠溶液,然后通入CO2气 体,控制反应温度为1(T4(TC,最好为15~35°C,控制成胶结束的pH值为8~11 ;其中当通 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小晶粒Y型分子筛、无定形硅铝和用氧化铝制成的粘合剂机械混合、成型,然后干燥和焙烧,制成催化剂载体;所得的催化剂载体上负载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经干燥和焙烧,制成催化剂;所述小晶粒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1)小晶粒NaY型分子筛的制备;(2)将小晶粒NaY用含碱溶液处理;(3)将步骤(2)得到的小晶粒NaY型分子筛制备成Na2O含量≤2.5wt%的小晶粒NH4NaY;(4)步骤(3)所得的分子筛用六氟硅酸铵水溶液进行脱铝补硅,得到的分子筛和副产物分离;(5)对步骤(4)得到小晶粒NH4NaY分子筛进行水热处理;(6)将步骤(5)得到的分子筛用含NH4+和H+的混合溶液处理,经洗涤和干燥,得到小晶粒Y型分子筛;其中步骤(1)所用的小晶粒NaY分子筛,其性质如下: SiO2/Al2O3摩尔比大于6.0且不高于9.0,晶粒平均直径为200~700nm,比表面800~1000 m2/g,孔容0.30/~0.45mL/g,相对结晶度为90%~130%,晶胞参数为2.460~2.470nm,经650℃空气中焙烧3小时后相对结晶度为90%以上,经700℃水蒸汽水热处理2小时后相对结晶度为9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艳,樊宏飞,王继锋,王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