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526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其特征是采用上下锅筒全膜式壁结构,在锅炉四周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冷系统,在锅炉四周布置右侧膜式水冷壁、前侧膜式水冷壁、左侧膜式水冷壁、后侧膜式水冷壁,炉膛中布置对流管束,炉膛外部设置炉墙和护板,炉前设有进口烟道,上锅筒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的顶部,下锅筒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的底部,炉后设有出口烟道,在下锅筒左右两侧布置灰斗,灰斗内部设置蛇形对流管束,灰斗下部设置进口集箱上部设置出口集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低负荷运行能力,抗积灰、易清灰特点,有足够的受热面积,冷却效果好,有效防止低温腐蚀,采用全膜式壁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密封效果好,可大大提高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其特征是采用上下锅筒全膜式壁结构,在锅炉四周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冷系统,在锅炉四周布置右侧膜式水冷壁、前侧膜式水冷壁、左侧膜式水冷壁、后侧膜式水冷壁,炉膛中布置对流管束,炉膛外部设置炉墙和护板,炉前设有进口烟道,上锅筒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的顶部,下锅筒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的底部,炉后设有出口烟道,在下锅筒左右两侧布置灰斗,灰斗内部设置蛇形对流管束,灰斗下部设置进口集箱上部设置出口集箱。本技术具有低负荷运行能力,抗积灰、易清灰特点,有足够的受热面积,冷却效果好,有效防止低温腐蚀,采用全膜式壁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密封效果好,可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专利说明】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新型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开发新一代煤炭气化技术,不仅是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基础。气流床粉煤气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之一,其煤种适应性强,原料消耗低,煤炭转化率高,代表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主流,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现有技术在整个煤气化系统中,余热锅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将饱和水变成饱和汽,降低煤气的温度。由于煤气化出来的煤气含尘量大,细粉灰掉落难以冷却而且容易引起自燃,而且因为介质是煤气,锅炉整体密封复杂且易存在泄露,余热锅炉效率低,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因而降低了蒸汽器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实现余热锅炉更好的冷却煤气,采用锅炉锅筒立式布置形式、自然循环、钢结构、下部支撑、中间设有对流管束的设计结构,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提供一种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本技术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内容简述:本技术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是由右侧膜式水冷壁、前侧膜式水冷壁、左侧膜式水冷壁、后侧膜式水冷壁、炉墙、护板、对流管束、上锅筒、下锅筒、进口烟道、出口烟道、灰斗、蛇形管束、冷却水入口集箱和冷却水出口集箱组成,采用全膜式壁结构,在锅炉炉体的四周通过布置右侧膜式水冷壁、前侧膜式水冷壁、左侧膜式水冷壁和后侧膜式水冷壁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冷结构,在炉膛中间设有对流管束,炉膛外部设置炉墙和护板,炉体前部设有进口烟道,上锅筒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的顶部,下锅筒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的底部,在炉体的后端设置出口烟道,在下锅筒的左右两侧各布置两个灰斗,灰斗内部设置蛇形管束,灰斗外部下方设置冷却水入口集箱,灰斗外部上方设置冷却水出口集箱。本技术为煤气冷却余热锅炉,具有低负荷运行能力,抗积灰、易清灰等特点,具有足够的受热面积,冷却效果好,有效防止低温腐蚀,采用全膜式壁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密封效果好,可大大提高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I是右侧膜式水冷壁、2是前侧膜式水冷壁、3是左侧膜式水冷壁、4是后侧膜式水冷壁、5是炉墙、6是护板、7是对流管束、8是上锅筒、9是下锅筒、10是进口烟道、11是出口烟道、12是灰斗、13是蛇形管束、14是冷却水入口集箱、15是冷却水出口集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是这样实现的,下面结合附图做具体说明。见图1、图2,本技术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是由:右侧膜式水冷壁1、前侧膜式水冷壁2、左侧膜式水冷壁3、后侧膜式水冷壁4、炉墙5、护板6、对流管束7、上锅筒8、下锅筒9、进口烟道10、出口烟道11、灰斗12、蛇形管束13、冷却水入口集箱14和冷却水出口集箱15组成,采用全膜式壁结构,在锅炉炉体的四周通过布置右侧膜式水冷壁1、前侧膜式水冷壁2、左侧膜式水冷壁3和后侧膜式水冷壁4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冷结构,在炉膛中间设有对流管束7,炉膛外部设置炉墙5和护板6,炉体前部设有进口烟道10,上锅筒8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7的顶部,下锅筒9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7的底部,在炉体的后端设置出口烟道11,在下锅筒9的左右两侧各布置两个灰斗12,共4个灰斗,灰斗12内部设置蛇形对流管束13,灰斗12外部下方设置冷却水入口集箱14,灰斗12外部上方设置冷却水出口集箱15。本技术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的煤气流程是:煤气在进口烟道10进入对流管束7对流换热,经过2个180°转角后,一部分煤气同粉煤灰一起经过灰斗12内的蛇形管束13冷却,然后与粉煤灰分离排出,另一部分煤气直接在出口烟道11排出。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的水流程是:给水经过上锅筒8同时分配到右侧膜式水冷壁1、前侧膜式水冷壁2、左侧膜式水冷壁3、后侧膜式水冷壁4和对流管束7,经过自然循环蒸汽依旧由上锅筒8引出,另一部分冷却水回路与锅炉本体回路并联,冷却水由冷却水入口集箱14进入到蛇形管束13,再通过冷却水出口集箱15排出。本技术为全膜式壁结构,受热面能够自由膨胀,简化了锅炉结构,节约了钢材,采用全膜式壁轻型炉墙蓄热少。灰斗蛇形管束水循环系统与锅炉本体水循环系统并联,保证锅炉运行安全,锅炉本体自然循环,由于炉膛较宽,减小了烟温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偏差。具有:密封性好、投资省、保护性能好、出力足、避免了低温腐蚀和抗积灰、易清灰、操作维修方便、维修费用低等特点。本技术是一种煤气冷却余热锅炉,对密封性有严格的要求,采用上下锅筒全膜式壁结构能够更好的密封,具有低负荷运行能力,抗积灰、易清灰等特性,具有足够的受热面积,保证锅炉的出力,有效防止低温腐蚀的措施,锅炉辐射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结构,密封性好,可大大提高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对流管束冷却煤气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是由右侧膜式水冷壁(I)、前侧膜式水冷壁(2)、左侧膜式水冷壁(3)、后侧膜式水冷壁(4)、炉墙(5)、护板(6)、对流管束(7)、上锅筒(8)、下锅筒(9)、进口烟道(10)、出口烟道(11)、灰斗(12)、蛇形管束(13)、冷却水入口集箱(14)和冷却水出口集箱(15)组成,采用全膜式壁结构,在锅炉炉体的四周通过布置右侧膜式水冷壁(I)、前侧膜式水冷壁(2)、左侧膜式水冷壁(3)和后侧膜式水冷壁(4)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冷结构,在炉膛中间设有对流管束(7),炉膛外部设置炉墙(5)和护板(6),炉体前部设有进口烟道(10),上锅筒(8)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7)的顶部,下锅筒(9)纵向布置在对流管束(7)的底部,在炉体的后端设置出口烟道(11),在下锅筒(9)的左右两侧各布置两个灰斗(12),灰斗(12)内部设置蛇形管束(13),灰斗(12)外部下方设置冷却水入口集箱(14),灰斗(12 )外部上方设置冷却水出口集箱(15 )。【文档编号】F22B1/18GK203586175SQ201320755576【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专利技术者】赵拓, 杨文宇, 李心宇, 王洋, 崔昶, 庄鑫, 徐健, 王杰, 路素清, 孙锦辉, 刘健, 李京泽, 王斌, 凌本龙, 张雨, 倪岩, 张艳平, 卫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拓杨文宇李心宇王洋崔昶庄鑫徐健王杰路素清孙锦辉刘健李京泽王斌凌本龙张雨倪岩张艳平卫东于润福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