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93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安装在上模固定板上的一对楔柱形模压头构成,该对楔柱形模压头的柱形部分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呈相对布置,从而使该对楔柱形模压头之间的开口上半部分呈长方体形、开口下半部分呈梯台体形。下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块模压板构成,其对应楔柱形模压头开口的部位设有一支撑中间坯料的阶梯形凸台,该阶梯形凸台的两侧设有用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压入而使中间坯料成形的空腔,该空腔与所述阶梯形凸台整体呈凹陷状于模压板中,使模压板上形成位于空腔两侧的对中间坯料进行定位的凸起。该成形模能一次完成坯料的扭转成形、且能有效控制零件的回弹,适于插座类零件的扭转成形。(*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成形模具,具体地指一种适于轻工、电器行业中扭转类零件成形的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
技术介绍
目前,双边对向扭转成形工艺已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器等行业的产品或零件的生产,比如插座类零件接触簧片的生产。但在利用现有扭转模进行此类零件的双边扭转成形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能一次完全成形,二是存在回弹现象。不能一次完全成形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扭转模具设计一般只能进行单边扭转,即使采用双边扭转也因结构所限,不能一次将零件成形并达到所需的尺寸精度要求。回弹是扭转或弯曲变形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这是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现有的模具结构因没有采取控制回弹的措施,导致零件产生的回弹较大。为了满足此类零件的使用要求,人们只能在生产中增加工序或人工辅助成形,这样既增加了工序或工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又降低了零件的成形精度,严重时零件的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一次完成坯料的扭转成形、且能有效控制零件回弹的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鉴于该类零件结构、生产纲领和生产效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中间坯料双边扭转加工的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该成形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安装在上模固定板上的一对楔柱形模压头构成,该对楔柱形模压头的柱形部分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呈相对布置,从而使该对楔柱形模压头之间的开口上半部分呈长方体形、开口下半部分呈梯台体形。所述下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块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相配合的模压板构成,该模压板对应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之间的开口部位设有一支撑中间坯料的阶梯形凸台,该阶梯形凸台的两侧设有用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压入而使中间坯料成形的空腔,该空腔与前面所述之阶梯形凸台整体呈凹陷状于模压板中,该凹陷在模压板上形成位于空腔两侧的凸起,该凸起可用于中间坯料在水平面进行前后的定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一对楔柱形模压头以及与其相配合的模压板,可以很容易地将模具的向下运动转变为中间坯料的扭转成形运动,从而能够一次完成中间坯料的扭转成形。这样,既简化了模具及其工装的结构,又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由于一对楔柱形模压头之间的开口上半部分呈长方体形,它与模压板的阶梯形凸台上半部配合,在中间坯料成形的同时起到了整形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中间坯料的回弹问题,保证了零件模压成形的质量。本技术特别适合于插座类零件的双边扭转成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工出的插座类零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中间坯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模工作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模工作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中所介绍的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可以对如图4、图5所示的中间坯料8进行一次性冲压,完成双边扭转成形,获得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插座类扭转成形零件8′。该成形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如图6所示,上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垂直嵌装在上模固定板10上的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构成,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的柱形部分9a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9b呈相对布置,从而使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之间的开口上半部分呈长方体形9c、开口下半部分呈梯台体形9d。其中所述梯台体形开口9d用于中间坯料8双边的扭转变形,所述长方体形开口9c用于中间坯料8扭转后的整形。如图7、图8、图9所示,下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块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相配合的模压板7构成,该模压板7对应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之间的开口部位设有一支撑中间坯料8的阶梯形凸台7b,该阶梯形凸台7b的两侧设有用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压入而使中间坯料8成形的空腔7d,该空腔7d与前面所述之阶梯形凸台7b呈凹陷状于模压板7中,因此形成了位于空腔7d两侧的可以使中间坯料8在水平面上前后定位的凸起7a,中间坯料8的内侧面嵌置在阶梯形凸台7b和空腔7d之上。在模压板7的侧面还设有使中间坯料8在垂直面定位的侧面凸台7c,中间坯料8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同时定位,可以提高模压成形零件的精度,确保零件的最终质量。该成形模的装配结构和工作状态如图10、图11、图12所示,其上模组件具有上模座14,上模座14装有模柄17,上模座14的下方通过螺钉15和销钉16依次连接上垫板13、过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0,上模固定板10上嵌置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在上垫板13、过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0所开设的内腔中,安装有由螺旋弹簧18和压料卸料块21构成的弹性压料卸料装置。在上模固定板10下方,通过伸出过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0的连接螺钉19和销钉20安装有楔形上滑块22。其下模组件具有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上方通过螺栓4和定位销钉6依次连接下垫板3、中间垫板5和模压板7,下模座1、下垫板3、中间垫板5和模压板7中设有顶杆28。在中间垫板5和模压板7的侧面设有与楔形上滑块22相配合的楔形下滑块23,楔形下滑块23上设有橡胶夹紧块25,楔形下滑块23和橡胶夹紧块25可滑动地穿插在水平螺栓26上,且其前后均设有复位弹簧24,水平螺栓26固定在支撑块27上,由此构成中间坯料8的夹紧装置。上模座14和下模座1之间通过导柱2和导套12滑动导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中间坯料8放置在模压板7上,如图4和图10所示,中间坯料8的A面在模压板7上表面的阶梯形凸台7b和空腔7d部分贴合,中间坯料8的B面与模压板7的侧面凸台7c处贴合,模压板7上因阶梯形凸台7b和空腔7d凹陷所形成于空腔7d的两侧的凸起7a和侧面凸台7c可以保证中间坯料8定位准确,且模压板7中间的阶梯形凸台7b和模壁可以支撑住中间坯料8。模具工作时,上模组件在压力机滑块的带动下整体向下运动,上模组件中的压料卸料块21首先与中间坯料8接触并将其压住。在中间坯料8被压住的同时,上楔形滑块22推动下楔形滑块23在水平螺栓26上作水平移动,其上的橡胶夹紧块25将中间坯料8牢固夹紧。上模组件继续下行,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的端部首先与中间坯料8接触,将中间坯料8所需扭转的两边卡在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的梯台体形开口9d中。随着上模组件继续向下运动,其梯台体形开口9d逐渐减小,在模压板7中间阶梯形凸台7b的共同作用下,中间坯料8的两边产生扭转,随后在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的长方体形开口9c的共同作用下,中间坯料8的两边被扭转90°,其内扭转面与阶梯形凸台7b侧壁紧密贴合,由水平状态变形为竖直状态。中间坯料8的竖直部分进入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的长方体形开口9c后,上模组件继续下行,完成中间坯料8的整形,该整形过程可以将回弹对零件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最终得到质量完好的扭转成形零件8′。回程时,上模组件上行,在螺旋弹簧18和压料卸料块21的作用下,将扭转成形零件8′从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中脱出,最后由顶杆28将扭转成形零件8′从模压板7中顶出,完成一次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边对向翻边式扭转成形模,用于中间坯料(8)的双边扭转加工,它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安装在上模固定板(10)上的一对楔柱形模压头(9)构成,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的柱形部分(9a)呈平行布置、楔面部分(9b)呈相对布置,从而使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之间的开口上半部分呈长方体形(9c)、开口下半部分呈梯台体形(9d);所述下模组件的工作部件由一块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相配合的模压板(7)构成,该模压板(7)对应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之间的开口部位设有一支撑中间坯料(8)的阶梯形凸台(7b),该阶梯形凸台(7b)的两侧设有用于该对楔柱形模压头(9)压入而使中间坯料(8)成形的空腔(7d),该空腔(7d)与所述阶梯形凸台(7b)整体呈凹陷状于模压板(7)中,使模压板(7)上形成位于该空腔(7d)两侧的凸起(7a),该凸起(7a)用于中间坯料(8)在水平面进行前后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世浩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