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所述细长弹片一端注塑于所述电声元件的外壳中,所述细长弹片包括一平直段和连接于所述平直段端部的弯折状的接触部,所述弯折装配装置包括:固定所述电声元件的固定装置;将所述平直段反向弯折塑性变形成曲线形并将所述平直段由根部向上弯折的弯折成型装置;沿着所述外壳上的安装面顺向推压所述平直段至所述接触部的端部嵌入外壳限位槽中的推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弹片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且保证了弹片电连接性能稳定以及保证了产品一致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所述细长弹片一端注塑于所述电声元件的外壳中,所述细长弹片包括一平直段和连接于所述平直段端部的弯折状的接触部,所述弯折装配装置包括:固定所述电声元件的固定装置;将所述平直段反向弯折塑性变形成曲线形并将所述平直段由根部向上弯折的弯折成型装置;沿着所述外壳上的安装面顺向推压所述平直段至所述接触部的端部嵌入外壳限位槽中的推压装置。本技术实现弹片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且保证了弹片电连接性能稳定以及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专利说明】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在电声元件上安装有弹片,其一端电连接电声元件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另一端电连接外部电子电路。当电声元件与笔记本、手机等消费类产品的电子电路装配时,弹片上的弯折状的接触部由于受到挤压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从而实现与外部电子电路紧密电连接。有些电声元件考虑到产品的特定结构和成本因素,采用细长弹片,细长弹片的一端预先注塑到电声元件的外壳中,露出的部分包括一长的平直段以及连接于平直段端部的弯折状的接触部,进一步装配时,需要人工将细长弹片顺着外壳上的安装面进行弯折,最终使接触部的端部嵌入外壳上的限位槽中,上述的装配方法,易受人工的影响,一致性不高,质量不稳定,装配完成后,弹片平直段与外壳贴合往往不紧密,会造成接触部端部脱出、接触部弹力不稳定、导电不良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实现弹片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且保证了弹片电连接性能稳定以及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所述细长弹片一端注塑于所述电声元件的外壳中,所述细长弹片包括一平直段和连接于所述平直段端部的弯折状的接触部,所述弯折装配装置包括:固定所述电声元件的固定装置;将所述平直段反向弯折塑性变形成曲线形并将所述平直段由根部向上弯折的弯折成型装置;沿着所述外壳上的安装面顺向推压所述平直段至所述接触部的端部嵌入外壳限位槽中的推压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所述电声元件的工装;通过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纵向移动的用于将所述电声元件压紧的压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折成型装置包括:通过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纵向移动的预弯下模具,所述预弯下模具位于所述平直段根部的下方,且所述预弯下模具的顶部具有外凸圆弧段,所述外凸圆弧段的角度为120°?180。;通过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纵向移动的预弯上模具,所述预弯上模具位于所述平直段根部的上方,且所述预弯上模具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外凸圆弧段相扣合的90°的内凹圆弧段。所述弯折成型装置还包括:通过第四动力装置驱动横向移动的二次预弯压头,所述二次预弯压头的作用端位于所述外凸圆弧段的下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压装置包括:通过第五动力装置驱动横向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上安装有滚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固定装置将电声元件固定于工作位置后,再使用弯折成型装置将平直段反向弯折塑性变形成曲线形,然后将平直段由根部向上弯折后,再通过推压装置将平直段沿外壳的安装面顺向推压,直至接触部的端部嵌入外壳限位槽中。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实现了细长弹片的自动化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弯折处理后的平直段靠弹性势能与外壳安装面紧密贴紧,避免了接触部端部脱出、接触部弹力不稳定等弊端,保证了弹片电连接性能稳定,而且装配过程完全通过机械操作,动作可靠,保证了产品一致性。具体的,通过具有内凹圆弧段的预弯上模具和具有外凸圆弧段的预弯下模具扣合,先使平直段产生90°圆弧形的弯曲变形,然后再通过二次预弯压头横移推动平直段沿外凸圆弧段继续弯曲变形,保证平直段可靠产生塑性变形。进行最后推压平直段操作的推压装置,具体采用推块上设置滚轮的结构,滚轮与弹片滚动摩擦,不会对弹片上的镀层造成损伤。【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细长弹片的状态图。图中:11.第一动力装置,12.压块,21.第二动力装置,22.预弯下模具,31.第三动力装置,32.预弯上模具,41.第四动力装置,42.二次预弯压头,51.第五动力装置,52.推块,521.滚轮,6.电声元件,61.细长弹片,611.平直段,612.接触部,7.工装。【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电声元件细长弹片的弯折装配装置。本技术中的细长弹片61 —端注塑于电声元件6的外壳中,细长弹片61由根部开始包括一平直段611和连接于平直段611端部的弯折状的接触部612,该弯折装配装置包括:固定电声元件6的固定装置;将平直段611反向弯折塑性变形成曲线形并将平直段611由根部向上弯折的弯折成型装置;沿着外壳上的安装面顺向推压平直段611至接触部612的端部嵌入外壳限位槽中的推压装置。具体的,上述固定装置包括:放置电声元件6的工装7 ;通过第一动力装置11驱动纵向移动的用于将电声元件6压紧的压块12。上述弯折成型装置包括:通过第二动力装置21驱动纵向移动的预弯下模具22,预弯下模具22位于平直段611根部的下方,且预弯下模具22的顶部具有外凸圆弧段,外凸圆弧段的角度为120°?180° ;通过第三动力装置31驱动纵向移动的预弯上模具32,预弯上模具32位于平直段611根部的上方,且预弯上模具32的底部具有与外凸圆弧段相扣合的90°的内凹圆弧段。弯折成型装置还包括:通过第四动力装置41驱动横向移动的二次预弯压头42,二次预弯压头42的作用端位于外凸圆弧段的下方。二次预弯压头42的上部圆弧过渡。上述推压装置包括:通过第五动力装置51驱动横向移动的推块52,在推块52上安装有滚轮521。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弯折装配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I)将电声元件6放置于工装7内然后将工装7放置于工作位置,然后通过第一动力装置11驱动压块12下移将电声元件6压紧。(2)首先,通过第三动力装置31驱动预弯上模具32下移与预弯下模具22扣合,使平直段611产生90°圆弧形的弯曲变形;然后,通过第四动力装置41驱动二次预弯压头42横向移动推动平直段611沿着外凸圆弧段继续弯曲变形;再然后,预弯上模具32和二次预弯压头42均退回,第二动力装置21驱动预弯下模具22上移使平直段611由根部向上弯折90°,然后预弯下模具22退回。(3)第五动力装置51驱动滚轮521横向移动,将平直段611再弯折90°后,沿着外壳上的安装面顺向滚过平直段611至接触部612的端部嵌入外壳限位槽中。本步骤中,滚轮521与弹片滚动摩擦,不会对弹片上的镀层造成损伤。采用本技术,不仅实现了弹片的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而且弯折处理后的平直段611靠弹性势能与外壳安装面紧密贴紧,避免了接触部端部脱出、接触部弹力不稳定等弊端,保证了弹片电连接性能稳定,而且装配过程完全通过机械操作,动作可靠,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波,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