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2818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体翻转装置,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至少一移动龙门,所述移动龙门用于移动所述翻转机构和升降车体;所述移动龙门包括:一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连接车体夹具实现翻转所述车体;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所述车体的升降;至少一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用于移动车体,其上配置有一夹具,其中所述夹具可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车体的翻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夹具配置到移动小车上,并通过移动小车与移动龙门、移动龙门的翻转机构相配合,达到通用性好、柔性佳、可靠性高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体翻转装置,涉及机械制造
。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至少一移动龙门,所述移动龙门用于移动所述翻转机构和升降车体;所述移动龙门包括:一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连接车体夹具实现翻转所述车体;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所述车体的升降;至少一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用于移动车体,其上配置有一夹具,其中所述夹具可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车体的翻焊。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夹具配置到移动小车上,并通过移动小车与移动龙门、移动龙门的翻转机构相配合,达到通用性好、柔性佳、可靠性高的技术效果。【专利说明】一种车体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车体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车体钢结构制造过程中,为保证焊接质量,所有焊接需采用平位施焊,因此需利用大型的工件翻转装置实现工件360°方位的翻转,该作业称之为车体翻焊工序。目前国内铁路货车生产厂家普遍采用的车体翻焊装置有:立柱式翻焊装置、门式翻焊装置、圆环式翻焊装置三种。所有的车体翻转装置都是将夹具设于翻转装置上,作业时将工件或吊入、或移入工位内再装夹于翻转装置上的夹具上,其缺陷有:1、装置整体缺乏通用性:铁路货车车体长度随车型的不同而显多样化,不同车型作业时需对翻转装置进行改造调整。由于现有翻转装置大都设有地面基础或地下设施,调整改造困难、耗时、费用高。不能实现同一班次内进行不同车型翻焊作业。2、夹具缺乏柔性化:铁路货车车体翻转时不同车型的夹紧点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不同结构的夹具,夹具设在翻转装置上,更换夹具困难,有时受原翻转装置结构限制,无法更换夹具,同样不能实现同一班次内进行不同车型翻焊作业。3、安全性可靠性差:车体翻转时夹紧点通常位于工件下方,需在工件吊起时钻入装置下部人工装夹,其工件是否夹紧与翻转无可靠互锁装置。同时对于车体钢结构钢度较差的工件在立柱式和门式翻转装置上目前采用的底部一处夹紧支撑方式易造成工件上部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翻转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体翻转时攒在通用性差、柔性差、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通用性好、柔性佳、可靠性高的技术效果。所述移动龙门用于移动升降所述车体;所述移动龙门包括:一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翻转所述车体;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实现所述车体的升降;至少一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配置有一夹具,其中,所述夹具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车体的翻焊。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包括:一夹具体座,所述夹具体座连接于所述移动小车;可拆夹具,所述可拆夹具与所述夹具体座连接,用于实现满足不同车体长度的可拆夹具与所述夹具体座的可拆装快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一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移动小车包括:一第二锁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配合连接,用于实现当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未有效锁紧时,所述夹具体座不能脱离所述移动小车。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小车还包括:一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夹具体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中部支撑机构,所述中部支撑机构用于从所述夹具的中部支撑所述夹具体座;两侧支撑机构,所述两侧支撑机构用于从所述夹具的两侧支撑所述夹具体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落位导向机构,所述第一落位导向机构配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用于实现所述夹具体座准确落位于所述支撑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小车还包括:一感应控制装置,所述感应控制装置用于感应所述车体是否有效夹紧,当所述车体未有效夹紧时,所述移动小车不能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小车还包括:第二落位导向机构,所述第二落位导向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车体翻焊完成后弓I导所述车体落入预定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小车在轨道上进行移动,其中,所述轨道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轨道的预定位置处,实现所述移动小车的回移定位。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体翻转装置,通过将夹具配置到移动小车上,并通过移动小车与移动龙门、移动龙门的翻转机构相配合,达到通用性好、柔性佳、可靠性高的技术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车体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车体翻转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移动龙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体翻转装置,通过将夹具配置到移动小车上,并通过移动小车与移动龙门、移动龙门的翻转机构相配合,达到通用性好、柔性佳、可靠性闻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将翻转装置与夹具分开,使夹具在工作台位内任意位置移动来满足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工件,比如车体的需要。同时,通过翻转装置上的安全保护措施使得本技术实施例得以方便实施。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述,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车体翻转装置,对一车体4进行翻转,其中所述车体翻转装置包括移动龙门1,翻转机构2、移动小车3,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体翻转装置包括:至少一移动龙门1,所述移动龙门I用于移动所述翻转机构2和升降车体4 ;所述移动龙门I包括:一翻转机构2,所述翻转机构2用于翻转所述车体4 ;一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用于实现所述车体4的升降。具体来说,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可以是两个移动龙门1,当然,本技术并不限定具体的移动龙门I的数量。该移动龙门I用于移动使翻转机构和升降机构位于适当位置,具体来说,工件可以为车体4。同时,移动龙门I上可以设置翻转机构2,该翻转机构2用于翻转工件,即翻转车体4。至少一移动小车3,所述移动小车3上配置有一夹具5,其中所述夹具5与所述翻转机构3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车体4的翻焊。具体来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小车3上配置夹具5,并通过移动小车3移动夹具,实现与翻转机构3的配合,达到车体4翻转的通用性、柔性、可靠性要求。为了更清楚的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体翻转装置,下面从各个元件进行介绍。【夹具】进一步的,所述夹具5包括:一夹具体座51,所述夹具体座51连接于所述移动小车3 ;可拆夹具52,所述可拆夹具52与所述夹具体座51连接,用于实现满足不同车体长度的可拆夹具52与所述夹具体座51的可拆装快速连接。具体来说,夹具5可以依据车型的不同设计为工件底部夹紧的一点式夹具,或者采用防止工件扭曲变形的具有侧部辅助支撑的组合式夹具。同时,夹具5可设计为可拆装模块,与夹具体座51可快速连接,并且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夹具的连接方式不受工件结构限制,只要准备各类型适宜的夹具,就可使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单班内不需调整翻转机构2,可生产任意车型的条件。【安全互锁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一第一锁紧机构【图中未不出】;所述移动小车3包括:一第二锁紧机构【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配合连接,用于实现当所述第一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二锁紧机构未有效锁紧时,所述夹具体座51不能脱离所述移动小车3。【移动小车】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小车3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锐锋戴鸿雁左云清武永亮刘军祥许军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