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1002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和装置。所述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包括: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经过所述冲压工艺后的所述备胎舱的不同部位截取样件,对所述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所述备胎舱冲压后的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根据所述厚度和所述材料属性,确定所述备胎舱的实际应力值;根据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下的受力工况,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的载荷;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材料属性以及所述不同路面的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载荷下的模拟应力值;通过比较所述实际应力值和所述模拟应力值之间的大小,来对所述备胎舱进行校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和装置。所述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包括: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经过所述冲压工艺后的所述备胎舱的不同部位截取样件,对所述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所述备胎舱冲压后的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根据所述厚度和所述材料属性,确定所述备胎舱的实际应力值;根据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下的受力工况,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的载荷;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材料属性以及所述不同路面的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载荷下的模拟应力值;通过比较所述实际应力值和所述模拟应力值之间的大小,来对所述备胎舱进行校验。【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备胎舱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之一。备胎舱主要功用是容纳备胎。由于备胎体积较大,因此备胎舱需要经过冲压才能制造成舱体形状。冲压过程会导致备胎舱从上端到下端的厚度逐渐变薄,特别是在备胎舱底部,通常会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周围的厚度会变得更薄。在备胎未固定好的情况下,车辆通过较为恶劣的路段,如坑洼路、搓板路等,备胎对备胎舱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会有导致备胎舱开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和装置,在设计阶段考虑了备胎舱在冲压之后的减薄率对备胎舱的性能影响,能够提高产品阶段的备胎舱的安全性能。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包括: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经过所述冲压工艺后的所述备胎舱的不同部位截取样件,对所述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所述备胎舱冲压后的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根据所述厚度和所述材料属性,确定所述备胎舱的实际应力值;根据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下的受力工况,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的载荷;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材料属性以及所述不同路面的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载荷下的模拟应力值;通过比较所述实际应力值和所述模拟应力值之间的大小,来对所述备胎舱进行校验。所述实际应力值包括:实际屈服应力值和实际极限应力值;所述模拟应力值包括:第一路面对应的第一模拟应力值和第二路面对应的第二模拟应力值;所述第一模拟应力值大于所述第二模拟应力值;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模拟应力值大于所述实际屈服应力值;和/或所述第一模拟应力值大于所述实际极限应力值时,则对所述备胎舱进行优化。所述优化为形貌优化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经过形貌优化后的所述备胎舱进行路试试验,以验证所述备胎舱是否开裂。所述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的步骤具体为:根据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前的各个部位的厚度、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的各个部位的减薄率,计算所述备胎舱的各个部位冲压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或者直接测量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所述材料属性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或延伸率。所述第一路面的受力工况为:垂直地面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为5g的受力工况;所述第二路面的受力工况为:垂直地面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为Ig的受力工况或垂直地面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为3.5g的受力工况。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获取单元,经过所述冲压工艺后的所述备胎舱的不同部位截取样件,对所述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所述备胎舱冲压后的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第一确定单元,根据所述厚度和所述材料属性,确定所述备胎舱的实际应力值;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下的受力工况,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的载荷;确定单元,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材料属性以及所述不同路面的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载荷下的模拟应力值;校验单元,通过比较所述实际应力值和所述模拟应力值之间的大小,来对所述备胎舱进行校验。所述实际应力值包括:实际屈服应力值和实际极限应力值;所述模拟应力值包括:第一路面对应的第一模拟应力值和第二路面对应的第二模拟应力值;所述第一模拟应力值大于所述第二模拟应力值;所述装置还包括:优化单元,当所述第二模拟应力值大于所述实际屈服应力值;和/或所述第一模拟应力值大于所述实际极限应力值时,则对所述备胎舱进行优化。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计算子单元,根据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前的各个部位的厚度、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的各个部位的减薄率,计算所述备胎舱的各个部位冲压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或者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测量子单元,直接测量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备胎舱在冲压之后的减薄率对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计算对备胎舱结构进行验证,提高了产品阶段的备胎舱的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汽车备胎舱结构校验及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包括:步骤111,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其中,步骤111具体为:根据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前的各个部位的厚度、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的各个部位的减薄率,计算所述备胎舱的各个部位冲压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或者,步骤111具体为:直接测量所述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步骤112,经过所述冲压工艺后的所述备胎舱的不同部位截取样件,对所述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所述备胎舱冲压后的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所述材料属性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或延伸率。步骤113,根据所述厚度和所述材料属性,确定所述备胎舱的实际应力值;步骤114,根据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下的受力工况,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的载荷;不同路面包括第一路面和第二路面,其中,第一路面的受力工况大于第二路面的受力工况。第一路面的受力工况可以为高强度路面的情况。第二路面的受力工况可以为低强度、中强度路面的情况。例如,所述第一路面的受力工况为:垂直地面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为5g的受力工况;所述第二路面的受力工况为:垂直地面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为Ig的受力工况或垂直地面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为3.5g的受力工况。步骤115,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材料属性以及所述不同路面的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载荷下的模拟应力值。步骤116,通过比较所述实际应力值和所述模拟应力值之间的大小,来对所述备胎舱进行校验。所述实际应力值包括:实际屈服应力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备胎舱结构的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备胎舱在冲压工艺之后各个部位减薄后的厚度,作为所述备胎舱冲压后各个部位的厚度;对经过所述冲压工艺后的所述备胎舱的不同部位截取样件,对所述样件进行拉伸试验,得到所述备胎舱冲压后的各个部位的材料属性;根据所述厚度和所述材料属性,确定所述备胎舱的实际应力值;根据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下的受力工况,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路面的载荷;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材料属性以及所述不同路面的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所述备胎舱在不同载荷下的模拟应力值;通过比较所述实际应力值和所述模拟应力值之间的大小,来对所述备胎舱进行校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卓张立玲苏莉高强罗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