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利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共有774项专利

  • 本发明公开了来源于极地来源真菌的抗革兰阳性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抗革兰阳性菌化合物来源于极地来源真菌为Neonectria属真菌(Neonectria sp.)CPCC 401225,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发酵生产宜他霉素的链霉菌cmx‑10‑19(Streptomyces sp.cmx‑10‑19)菌株及其应用,所述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1489。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所述的链霉...
  • 本发明提供一种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R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噻唑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本发明提供了系列苯并噻唑衍生物,研究发现该系列的苯并噻唑衍生物可以有效提高ABCA1的表达水平,因而具有开发成提高ABCA1表达水平的药物的前景,具有开发成治疗通过提高ABCA1表达水平进而得...
  • 本发明公开了双环醇和小檗碱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双环醇和小檗碱均为安全性好、适于长期服用的已上市药物。实验表明,双环醇和小檗碱联合应用比各自单药应用能更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和药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单孢菌TMD166及其应用,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小单孢菌TMD166及其产生的新型硫肽类抗生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TMD166,其保藏编号为...
  •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领域,涉及采用共培养(又称混合培养)技术,从海洋来源的花斑曲霉菌的发酵产物中获得5个新结构抗真菌化合物(式I‑V所示)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抗真菌感染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源性ATG10S蛋白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外源性ATG10S为rhATG10S蛋白,其编码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rhATG10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
  •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苯并噻嗪‑4‑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以及以其为有效成分的抗结核药物组合物。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类6‑三氟甲基‑8‑硝基‑4H‑苯并[e][1,3]噻嗪‑4‑酮类化合物,其2‑位取代基为N‑氨基哌嗪片...
  • 本发明涉及尿嘧啶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尿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其中各取代基如说明书所述。本发明所制得的化合物对多种肿...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戊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发现该化合物能在体外有效抑制α冠状病毒HCoV
  • 本发明属于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步骤为:取焦谷氨酸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即得到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加水稀释并定容,即得到供试品溶液;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盐酸半胱氨酸含量的方法,步骤为:精密量取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加水稀释并定容,得供试品储备液;精密量取供试品储备液,加水稀释并定容,摇匀,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盐酸半胱氨酸对照品,加水溶解稀释,摇匀,得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发现该化合物能在体外有效抑制α冠状病毒HCoV
  •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的尿嘧啶类化合物及其脂质组合物。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脂质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磷脂、聚乙二醇化磷脂、胆固醇和赋形剂。式(I)化合物如下所示,其中各取代基如说明书所述。还提供了制备该脂质组合物的方法,通过将式(I)化合...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喹啉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式I所示的喹啉类化合物能够明显的抑制冠状病毒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并表现出对SARS‑CoV‑2外切酶具有很好的抗性,进而提出其在制备冠状病毒依...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取代吲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冠状病毒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式I所示的取代吲哚类化合物能够明显的抑制冠状病毒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并表现出对SARS‑CoV‑2外切酶具有很好的抗性,进而提出其在制备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抗人EGFR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抗人EGFR抗体药物偶联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通过利用SCT‑200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还原抗体链间二硫键的化学方法与Linker‑MMAE偶联,构建了一类靶向...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一所示的吴茱萸次碱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博宁霉素抑制PD‑L1高表达肿瘤的应用,所述的PD‑L1高表达肿瘤为PD‑L1受体天然高表达或因为肿瘤的治疗导致PD‑L1受体高表达的肿瘤。本发明还涉及博宁霉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联用制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