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936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出气装置(20)以及回油组件(30),回油组件(30)和出气装置(20)均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回油组件(30)将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出气装置(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液分离器的回油组件和出气装置均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整个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分离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气液分离器内部结构如附图1,底部存在的少部分油主要通过回油管30’底部的回油孔31’利用回油管30’内部的流速带回压缩机,即底部少量的冷冻油通过回油孔进入U型管内部,伴随制冷剂的高速流动从出油管20’ 一起回到压缩机,在这种结构中,需要在气液分离器的内部增加一个U型管,而带U型管的吸气管增加了系统的压力损失,降低系统的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出气装置以及回油组件,回油组件和出气装置均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回油组件将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出气装置。进一步地,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回油管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并与容纳腔连通。进一步地,回油组件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设置在回油管上。进一步地,过滤装置为过滤器。进一步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回油管的第二端与出气管连通。进一步地,出气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进一步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通孔,出气管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通孔处,并通过通孔与容纳腔连通。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进一步地,进气管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进气管的第一端的开口背离出气装置,且朝向容纳腔内的液体的液面以上的壁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为上述的气液分离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出气装置以及回油组件,出气装置和回油组件均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回油组件将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出气装置。气液分离器的回油组件和出气装置均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整个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气液分离器的主视图;以及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通孔;20、出气装置;21、出气管;30、回油组件;31、回油管;32、过滤装置;40、进气管;4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2所示,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是为了分离系统蒸发器回来的少量未蒸发完全的制冷剂,确保压缩机不吸进液态的制冷剂而发生液击现象,从而避免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而损坏。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出气装置20以及回油组件30,出气装置20和回油组件30均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回油组件30将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出气装置20。气液分离器的回油组件30和出气装置20均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整个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相对于现有的气液分离器而言,本实施的出气装置20和回油组件30的结构不仅适于立式气液分离器,而且还适于卧式气液分离器。根据本实施例,气液分离器的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分离从蒸发器流入的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的作用下,未被蒸发器蒸发的液态制冷剂沉降到气液分离器内。而回油组件30包括回油管31,回油管31的第一端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并与容纳腔连通,使得气液分离器底部储存的少量冷冻油从回油组件30排出气液分离器的容纳腔。优选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进气管40,进气管40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经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从进气管40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优选地,进气管40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进气管40的第一端的开口 41背离出气装置20,并且进气管40的第一端的开口 41朝向容纳腔内的液体的液面以上的壁面,避免从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未经分离而直接从出气装置20排出气液分离器,提高气液分离率,并避免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直接冲向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液体而造成底部的液体飞溅。优选地,回油组件30还包括过滤装置32,过滤装置32设置在回油管31上,对进入回油管31的油液进行过滤,防止杂质随油液一起进入压缩机。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32为过滤器,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装置32还可以实施其他的能对油液进行过滤的结构。再次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出气装置20包括出气管21,回油管31的第二端与出气管21连通,出气管21中有较大的气体流速,使出气管21与回油管31接口处压力小于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压力,由该压差使底部的油液通过回油管31到达出气管21处,通过出气管21回到压缩机内。优选地,为了使气态制冷剂尽可能地流到气液分离器的外部,将出气管21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具体来说,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通孔11,出气管21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通孔11处,并通过通孔11与容纳腔连通。出气管21设置在壳体10的外部,并通过通孔11与气液分离器的容纳腔的连通,避免出气管21设置在容纳腔内部而造成气液分离器的压力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为上述的气液分离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I)气液分离器的回油组件和出气装置均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有效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容纳空间,降低了整个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2)相对于现有的气液分离器而言,本实施的出气装置和回油组件的结构不仅适于立式气液分离器,而且还适于卧式气液分离器。(3)进气管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进气管的第一端的开口背离出气装置,避免从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未进分离而直接从出气装置排出气液分离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和出气装置(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组件(30),所述回油组件(30)和所述出气装置(2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部,所述回油组件(30)将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所述出气装置(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和出气装置(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组件(30),所述回油组件(30)和所述出气装置(2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外部,所述回油组件(30)将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所述出气装置(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所述回油组件(30)包括回油管(31),所述回油管(31)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组件(30)还包括过滤装置(32),所述过滤装置(32)设置在所述回油管(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2)为过滤器。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装置(20)包括出气管(21),所述回油管(31)的第二端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威张宁李金奎熊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