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027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从筒体侧壁延伸进入筒体内且位于回油管管口上方的进气管以及从筒体顶端延伸进入筒体内的出气管,该油气分离器还进一步包括:回油管、磁性元件;回油管,其从筒体下部延伸进入筒体内,与筒体内靠近下部处形成用于容置混合流体中的杂质和润滑油的沉积空间,其中,所述混合流体由从进气管进入筒体内的、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润滑油及杂质组成;磁性元件,设于所述沉积空间内的所述筒体下部近底端的内壁,吸附所述混合流体中分离沉积出的杂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回油过滤器阻塞,保证空调压缩机运行稳定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器一般安装在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进口之间,是空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件,用于分离压缩机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将其返回压缩机,保证压缩机的油量需求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部件间的相互磨擦,会产生一些金属磨屑微粒,这些金属磨屑微粒随着油气混合流体进入油气分离器,随后在制冷剂与润滑油分离过程中,金属磨屑微粒在重力作用下随着分离出的润滑油一起沿筒壁流下,由设置在油气分离器底端的回油管返回压缩机,虽然在回油管内安置有滤网,以及在滤网下方设置透油的隔板,用于拦截金属磨屑微粒,但是随着金属磨屑微粒在滤网以及透油隔板的不断累积,必然会造成回油管阻塞,导致压缩机出现回油不良、运行稳定性差、寿命缩短等问题;进一步地,在回油管内安置滤网以及透油隔板,会造成回油管进口的压力损失,影响回油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防止回油管路阻塞,保证空调压缩机可靠稳定运行。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从筒体侧壁延伸进入筒体内且位于回油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从筒体侧壁延伸进入筒体内且位于回油管管口上方的进气管以及从筒体顶端延伸进入筒体内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该油气分离器进一步包括:回油管,其从筒体下部延伸进入筒体内,与所述筒体内靠近下部处形成用于容置混合流体中的杂质和润滑油的沉积空间,其中,所述混合流体由从进气管进入筒体内的、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润滑油及杂质组成;磁性元件,设于所述沉积空间内的所述筒体下部近底端的内壁,吸附所述混合流体中分离沉积出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从筒体侧壁延伸进入筒体内且位于回油管管口上方的进气管以及从筒体顶端延伸进入筒体内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该油气分离器进一步包括: 回油管,其从筒体下部延伸进入筒体内,与所述筒体内靠近下部处形成用于容置混合流体中的杂质和润滑油的沉积空间,其中,所述混合流体由从进气管进入筒体内的、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润滑油及杂质组成; 磁性元件,设于所述沉积空间内的所述筒体下部近底端的内壁,吸附所述混合流体中分离沉积出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下部为倒锥体,所述回油管从筒体下部底端延伸进入筒体内,所述出气管的中心轴、所述回油管的中心轴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伸入所述筒体内部分的所述回油管的管口至筒体内底端的距离为所述回油管直径的I?3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元件采用块状结构,数量为2?4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电波曹大为黄曙良银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