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因子靶向性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320768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组织因子靶向性的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它是凝血因子类表皮生长因子I区多肽(EGF1)或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凝血因子类表皮生长因子I区肽(EGF1)融合蛋白(EGFP-EGF1)修饰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EGF1-PEG-PLA-NP或EGFP-EGF1-PEG-PLA-NP),可用于制备针对组织因子的靶向性药物,以其为载体装载TF NF-κB decoy ODNs即制备成组织因子靶向性预防脑血栓形成的药物,经实验证实,该药物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涉及靶向性给药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技术,具体涉及组织因子靶向性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对疾病分子水平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医学界开始 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诊疗,即“靶向治疗”。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是一种分子量为47kD的跨膜糖蛋白,作为血浆凝血因子VII (FVII)的受体 启动夕卜源性 疑血过程(参见Nigel Mackman. Roleof tissue factor in hemosta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development.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2004 ;24 (2) :1015-1022.)。研究表明,TF除了在正常止血方面的作用外,其异常 表达与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症、深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炎症及肿 瘤等密切相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参见Julian N. Tissue-factor-endowed leukocytes do cause thrombosis. Blood2005 ; 106 (5) : 1506-1507. Levi M,van der Poll T, Buller HR. Bidirectionalrelation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coagulation. Circulation2004 ; 109(22) :2698-2704. ) 0有关靶向TF的研究,在血栓的诊疗领域前景十分看好。目前有 关TF及其配体的抗体研究已经在血栓的诊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如David等研制的作 为抗凝剂的靶向组织因子的血栓调节蛋白融合蛋白能结合于损伤部位并阻止血栓形成 的启动,可用于治疗多种血栓性病变(参见Haubitz Μ, Brunkhorst R. Influence of a novel rapamycin analogon SDZRAD on endothelial tissue factor and adhesion moleculeexpression. Transplant Proc 2002 ;34:1124-1126.)。同时,有关 TF 及其 配体FVII的研究还发现FVII上类表皮生长因子I区多肽(EGFl)是与TF结合的重要配 体(参见larke BJ, Ofosu Frederick, Sridhara Sampath, et al. The firs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omain of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VII is essential for binding with tissue factor. FEBS Lettl992 ;298 :206-210.)。目前的靶向制剂多依赖于抗体介 导。IgG型抗体的分子量约为150kDa,庞大的抗体或偶联物分子难以通过毛细管内皮层和 细胞外间隙到达深部靶点,因此,研制小型化制剂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目前 大多数的单抗制剂还是非人源性的,因此难免会发生发生一些免疫反应,多年的研究表明, 鼠源性抗体在人体可诱发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参见ThorpeSJ,Turner C,Heath A,et al. Clonal analysis of a human antimouse antibody (HAMA)response. Scand J Immunol 2003 ;57(1) :85-92.),在临床应用一般效果不佳,因此靶向材料的选择应是兼顾生物安全 性的。纳米技术是靶向制剂研究中的热门之一,在药剂学中纳米粒载体通常系指粒径 在lO-lOOOnm,特别是500nm以下的胶体体系,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包封或吸附药物,可将 药物送至身体特定部位,以恰当速度和剂量释放,实现精确给药,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 副作用。纳米粒作为药物的递送载体,存在诸多的优点,如对药物的缓控释作用,能够冻干并长期保存,更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它可作为小分子化学药物或DNA的理想载体。 在纳米材料方面,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聚酸酐(PAH)、聚氰基丙烯酸酯(PACA)、 聚膦嗪(PP)和聚酯等,因其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能人工调控其结构和性能等优点 成为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的最好选择,其中PACA和属于聚酯类的聚乳酸(PLA)是研究的 热点(参见Davis S S.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terdiscipl Sci Rev 2000 ;25 (3) 175-183.)。PACA曾一度广泛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但PACA纳米粒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 是乳液聚合法,需使用大量表面活性剂,其LD50只有20mg/kg,毒性问题未能解决(参见 Kreuter J. Nanoparticulate systems for brain delivery of drugs. Adv Drug Deliv Rev2001 ;47 :65-81.)。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选用了 PLA作为制备纳米粒的基材。PLA是 典型的可生物降解聚酯,在体内先降解为小分子片段,再进一步分解为乳酸,后者进入体内 的三羧酸循环,最终代谢为CO2和H2O(参见=Nicholasa AP, McInnisa C, Guptaa K B, et al. The fate of biodegradable microspheresinjected into rat brain. Neurosci Lett 2002 ;323 :85-88.),故毒副作用极低,还具有结构和种类多、有一定机械强度和临床研究 及应用的时间长等优点。此外,纳米粒子粒表面经聚乙二醇(PEG)修饰,可避免单核巨噬系 统(MPQ的吞噬,显著延长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提高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具有隐形 作用。同时,PEG与PLA都是经FDA批准可用于临床的少数几种药物辅料,因子该专利技术的纳米 载体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 另一方面,有关TF表达调控的基础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KB(NF-KB)作为 启动TF表达的关键因子,成为TF表达的调控点(参见=Matsushita H,Morishita R, Nata T, et al.Hypoxia-induced endothelial apoptosisthrough nuclear factor-KappaB(NF-kappaB). mediated bcl-2suppression :in vivo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NF-kappaB in endothelial cellregulatiou. Cirt Res 200012 ;86 (9) 97451)。诱骗寡核苷酸技术(decoy ODN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因治疗策略(参 见Gambari R.New trends in thedevelo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组织因子靶向性的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它是凝血因子类表皮生长因子I区多肽(EGF1)或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凝血因子类表皮生长因子I区肽(EGF1)融合蛋白(EGFP-EGF1)修饰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EGF1-PEG-PLA-NP或EGFP-EGF1-PEG-PLA-NP),所述的凝血因子类表皮生长因子I区多肽(EGF1)具有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豫梅恒王华芳石威郭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