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73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5:55
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油缸及其油路、控制管路,油缸的射胶活塞将油缸分成相对密封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油缸包括单作用活塞油缸和双作用活塞油缸;其中,双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油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外侧设置有消声器,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消声器和外界空气相互连通;单作用活塞油缸包括第一油缸和第四油缸,双作用活塞油缸包括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一油缸和第四油缸的无杆腔外侧均连接有消声器,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无杆腔分别依次连接有回油管路、控制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射单元在射胶动作时回油量减少,回油底压降低,射胶压力损耗和热量损耗降低,在执行抽胶动作时,速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注射油缸,具体是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机在生产注射产品过程中,注射油缸的基本功能在注射充模、保压补缩阶段为螺杆提供注射速度和压力。在保证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这两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射胶油缸采用不同的油缸配置,如油缸种类、缸数等,会导致有不同的工作性能、生产维修难度和成本等。参见图6和图7,目前注塑机注射油缸的缸数配置有单缸式和双缸式。在中、小型注射机中,单缸式和双缸式使用都比较多,并有着各自的性能优势。在大型注塑机中,注射油缸多采用双缸式,其油缸缸径做得比较大。在射胶时,双缸式射胶油缸两个油缸无杆腔的液压油需排回控制管路,油缸缸径大,回油量多,回油底压高,抵消部分射胶压力,且底压转化为热量损耗掉;在执行负载较小的抽胶动作时,油腔尺寸大,达到所需的抽胶速度时,需输入较大的流量,运动效率较低。此外,过大的缸径,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等零件的尺寸大,加工难度高,尺寸精度较难保证,废品率较高,特别是对于薄壁的缸筒。装配和检修时,零件质量、体积大,装卸困难,费时费力,且需配备大规格的工量具,对生产线、维修环境条件要求高,成本高。油缸所配置的密封件等的标准件的规格型号大,供应商处备货量较常用规格少,交货周期长,延长了生产和维修周期。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较低,射胶性能较高,有效解决双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运行性能较低问题的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油缸及其油路、控制管路,油缸的射胶活塞将油缸分成相对密封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所述油缸包括单作用活塞油缸和双作用活塞油缸;其中,双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油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外侧设置有消声器,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消声器和外界空气相互连通。双作用活塞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为工作腔,在进行射胶动作时,双作用活塞油缸和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有杆腔均同时输入压力油,获得所需的射胶压力时,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控制管路回油。由于单作用油缸不回油,回油量减少,回油底压降低,射胶压力损耗和热量损耗降低。所述单作用活塞油缸包括第一油缸和第四油缸,所述双作用活塞油缸包括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第三油缸设置在第一油缸一侧、且二者相互对齐,第四油缸设置在第二油缸一侧、且二者相互对齐;所述第一油缸和第四油缸的无杆腔外侧均连接有消声器,所述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无杆腔分别依次连接有回油管路、控制管路。当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进行射胶动作时,四个油缸的有杆腔同时输入压力油,获得所需的射胶压力时,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控制管路以进行射胶时的回油。由于第一油缸和第四油缸不回油,回油量减少,回油底压降低,射胶压力损耗和热量损耗降低。热量减少,冷却器的规格可以选择小一点,用户可以节省冷却水量,降低使用成本。在执行抽胶动作时,由于抽胶动作的负载不大,只需要在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无杆腔输入压力油来提供抽胶力,当和双缸式的注塑机达到相同的抽胶速度时,所需的输入流量小于双缸式注塑机的输入流量,提高运动效率。所述第一油缸前端设置有第一油缸前盖、且第一油缸前盖和消声器相互连接,第一油缸前盖设置有和消声器相互连通的小孔,消声器插入小孔并贯穿第一油缸前盖的无杆腔,以使第一油缸前盖的无杆腔和外界空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油缸前端设置有第二油缸前盖,第一油缸前盖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管路的第一射胶回油管路,第二油缸前盖设置有第二射胶回油管路,第二射胶回油管路一端延伸设置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一侧,第一射胶回油管路和第二射胶回油管路相互对齐,且第二射胶回油管路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相互连通。在射胶动作时,第一油缸的第一射胶活塞阻隔第一油缸有杆腔压力油,且第一射胶回油管路没有和第一油缸的无杆腔相互连通,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二射胶回油管路、第一射胶回油管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压力油依次通过第二射胶回油管路、第一射胶回油管路流回控制管路内;当进行抽胶动作时,在第一油缸前盖输入压力油,压力油依次从第一射胶回油管路、第二射胶回油管路流向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内,为抽胶动作提供抽胶压力,实现第二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均为工作腔。所述第一油缸前盖和第二油缸前盖之间连接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法兰油孔两端分别和第一射胶回油管路、第二射胶回油管路相互对齐。所述连接法兰一端插入第一射胶回油管路的台阶孔内,连接法兰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油缸前盖上。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连接结构简单,有效提高装配效率。所述第一油缸后端设置有第一油缸后盖,第一油缸后盖设置有第一射胶进油管路,第一射胶进油管路和第一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第二油缸后端设置有第二油缸后盖,第二油缸后盖设置有第二射胶进油管路,第二射胶进油管路和第二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油缸后盖和第二油缸后盖之间连接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法兰油孔两端分别和第一射胶进油管路、第二射胶进油管路相互对齐。在射胶动作时,在第一油缸后盖输入压力油,压力油通过第一射胶进油管路进入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同时压力油依次通过第一射胶进油管路、法兰油孔和第二射胶进油管路进入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所述连接法兰一端插入第一射胶进油管路的台阶孔内,连接法兰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油缸后盖上。所述第三油缸前端设置有第三油缸前盖,第三油缸前盖设置有第三射胶回油管路,第三射胶回油管路一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接,第三射胶回油管路另一端和第三油缸的无杆腔相互连通;第四油缸前端设置有第四油缸前盖,第三油缸前盖和第四油缸前盖之间连接有连接法兰,第四油缸前盖和消声器相互连接。当进行射胶动作时,第四油缸的无杆腔不连接油路,而是通过消声器与外界空气相通;而第三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三射胶回油管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压力油通过第三射胶回油管路流回控制管路内;当进行抽胶动作时,在第三油缸前盖输入压力油,压力油通过第三射胶回油管路流向第三油缸的无杆腔内,为抽胶动作提供抽胶压力,实现第三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均为工作腔。所述第三油缸后端设置有第三油缸后盖,第三油缸后盖设置有第三射胶进油管路,第三射胶进油管路和第三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第四油缸后端设置有第四油缸后盖,第四油缸后盖设置有第四射胶进油管路,第四射胶进油管路和第四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在射胶动作时,在第三油缸后盖输入压力油,压力油通过第三射胶进油管路进入第三油缸的有杆腔,同时压力油依次通过第三射胶进油管路、法兰油孔和第四射胶进油管路进入第四油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三油缸后盖和第四油缸后盖之间连接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的法兰油孔两端分别和第三射胶进油管路、第四射胶进油管路相互对齐。本技术中由于两个单作用油缸不回油,回油量减少,回油底压降低,射胶压力损耗和热量损耗降低。热量减少,冷却器的规格可以选择小一点,用户可以节省冷却水量,降低使用成本。在执行抽胶动作时,由于抽胶动作的负载不大,只需两个双作用油缸的无杆腔输入压力油来提供抽胶力,提高运动效率。此外,油缸缸数的增加,相比于双缸式射胶油缸,在具备同等的射胶压力下,单个油缸缸径可以设计得小一些,油缸零件和所配置密封件的规格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油缸及其油路、控制管路,所述油缸的射胶活塞将油缸分成相对密封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其特征是所述油缸包括单作用活塞油缸和双作用活塞油缸;其中,双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油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外侧设置有消声器(5),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消声器(5)和外界空气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油缸及其油路、控制管路,所述油缸的射胶活塞将油缸分成相对密封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其特征是所述油缸包括单作用活塞油缸和双作用活塞油缸;其中,双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油路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外侧设置有消声器(5),单作用活塞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消声器(5)和外界空气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单作用活塞油缸包括第一油缸(1)和第四油缸(4),所述双作用活塞油缸包括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第三油缸(3)设置在第一油缸(1)一侧、且二者相互对齐,第四油缸(4)设置在第二油缸(2)一侧、且二者相互对齐;所述第一油缸(1)和第四油缸(4)的无杆腔外侧均连接有消声器(5),所述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的无杆腔分别依次连接有回油管路、控制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油缸(1)前端设置有第一油缸前盖(1.1),第一油缸前盖(1.1)和消声器(5)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油缸(2)前端设置有第二油缸前盖(2.1),第一油缸前盖(1.1)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管路的第一射胶回油管路(1.5),第二油缸前盖(2.1)设置有第二射胶回油管路(2.5),第一射胶回油管路(1.5)和第二射胶回油管路(2.5)相互对齐,且第二射胶回油管路(2.5)和第二油缸(2)的无杆腔相互连通;第二油缸(2)的无杆腔通过第二射胶回油管路(2.5)、第一射胶回油管路(1.5)和控制管路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油缸前盖(1.1)和第二油缸前盖(2.1)之间连接有连接法兰(6),连接法兰(6)的法兰油孔(6.1)两端分别和第一射胶回油管路(1.5)、第二射胶回油管路(2.5)相互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法兰(6)一端插入第一射胶回油管路(1.5)的台阶孔内,连接法兰(6)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油缸前盖(2.1)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注射油缸组合注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波尤辉昶郭培星麦锡贤梁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