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21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该乘客输送机中,用于固定导轨承受板和导轨的螺栓与螺母难以沿着导轨的槽移动。该乘客输送机具备供梯级的车轮运行的导轨以及固定于桁架的导轨承受板;导轨中空,并且在底板上具备向外部开口且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槽;导轨承受板具备螺栓孔,通过设置在导轨的内部的螺母和从导轨承受板的下方穿过螺栓孔与槽的螺栓,来固定导轨和导轨承受板;螺母具备固定在螺母本体上的板簧部件;板簧部件具备穿过槽从导轨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的延伸部以及设置在延伸部的顶端并从导轨的外部按压底板的按压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客输送机本申请以日本国特许申请第2017-112545号(申请日:2017年6月7日)为基础,并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自动扶梯的梯级上设置有前轮和后轮,在前轮上安装有环状的梯级链条。另外,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在自动扶梯中前轮用导轨及后轮用导轨沿桁架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梯级链条被驱动装置驱动,由此梯级沿着导轨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前轮在前轮用导轨上运行,后轮在后轮用导轨上运行。作为自动扶梯的导轨,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那样,普遍采用对薄板进行成形加工而形成的导轨。这样的导轨的内部是空洞的,并且向外部开口的槽被设置在导轨的下部,该槽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例如,如专利文献3中说明的那样,在桁架上固定有导轨承受板(连接板),导轨固定在该导轨承受板上。该固定通过设置在导轨内部的螺母以及从导轨承受板的下方插入并贯穿导轨承受板和导轨的槽的螺栓来进行。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12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74832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95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常,在导轨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导轨承受板与导轨的固定。因此,固定前放置在导轨内部的螺母有可能在导轨内部向下方滚落,或者正在进行紧固的螺栓和螺母有可能沿着导轨的槽向下方滑落。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形而做出的,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该乘客输送机中,用于固定导轨承受板和导轨的螺栓与螺母难以沿着导轨的槽移动。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从一个乘降场所延伸至另一个乘降场所;梯级,在两个所述乘降场所之间移动;车轮,设置于所述梯级;导轨,沿着所述桁架延伸,供所述车轮运行;以及导轨承受板,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导轨载置在所述导轨承受板上;所述导轨中空,并且在底板上具备向外部开口的槽;所述槽从所述导轨的端部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导轨承受板与所述导轨的所述底板平行,并且具备螺栓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导轨的内部的螺母和从所述导轨承受板的下方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槽的螺栓,来固定所述导轨和所述导轨承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具备螺母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母本体上的板簧部件;所述板簧部件具备:延伸部,穿过所述槽从所述导轨的内部向外部延伸;以及按压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顶端并从所述导轨的外部按压所述底板。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作为所述车轮,所述梯级具备前轮和后轮;作为所述导轨,设置有供所述前轮运行的前轮用导轨和供所述后轮运行的后轮用导轨;作为所述导轨承受板,设置有前轮用导轨承受板以及后轮用导轨承受板,所述前轮用导轨载置在所述前轮用导轨承受板上,所述后轮用导轨载置在所述后轮用导轨承受板上;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固定所述前轮用导轨和所述前轮用导轨承受板,并固定所述后轮用导轨和所述后轮用导轨承受板。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按压部具有比所述槽宽的宽度,并按压所述底板中的位于所述槽的两侧的部分。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板簧部件在比所述螺母本体更靠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两侧的位置具备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按压部。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按压部被夹在所述导轨的所述底板与所述导轨承受板之间。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螺母本体具备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底板接触。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凸缘部是在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结合的结合状态下或结合过程中的状态下所述螺母要以所述螺栓为中心旋转时与所述导轨的内表面抵接的部件。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凸缘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导轨的内部的宽度相等,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导轨的内表面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上接触规定长度。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所述板簧部件固定于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中,在所述导轨内部的所述螺母的上方的部分设置有高低差。附图说明图1是从侧面观察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纵框架部件13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从斜上方观察导轨支承部件40的立体图。图5是从斜下方观察前轮用导轨30、后轮用导轨31的立体图。图6是从斜上方观察螺栓50和螺母60的立体图。图7是在螺栓50的中心轴的位置沿宽度方向剖开前轮用导轨30和前轮用导轨承受板42示出的立体图。图8是从图7的箭头B方向观察前轮用导轨30的固定构造的图。图9是从图7的箭头C方向观察前轮用导轨30的固定构造的图。图10是变形例的一体导轨136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自动扶梯10:桁架11:上框架部件12:下框架部件13:纵框架部件20:梯级21:前轮22:后轮23:梯级链条24:扶手25:扶手带30:前轮用导轨31:后轮用导轨32:槽33:轮脱落防止壁34:轮脱落防止壁35:底板36:翻转导轨40:导轨支承部件41:上台阶部42:前轮用导轨承受板45:螺栓孔46:下台阶部47:后轮用导轨承受板50:螺栓51:头部52:轴53:凸缘60:螺母61:螺母本体62:螺母部63:凸缘部70:板簧部件71:固定部73:延伸部74:槽内通过部75:按压部130:运行面131:运行面132:槽135:底板136:一体导轨140:导轨支承部件具体实施方式<1>自动扶梯1的整体构造如图1所示,自动扶梯1具备架设在上层侧的乘降场所和下层侧的乘降场所的桁架10。桁架10相对于水平面以30°左右的角度倾斜。在桁架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梯级20在两个乘降场所之间移动的驱动装置。在梯级20的前侧下部设置有作为左右一对车轮的前轮21,在梯级20的后侧下部设置有作为左右一对车轮的后轮22。在前轮21上安装有在两个乘降场所之间往复旋转的环状的梯级链条23。该梯级链条23被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由此使梯级20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桁架10的内部,设置有以与桁架10相同的角度倾斜并沿桁架10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轮用导轨30和左右一对的后轮用导轨31。在桁架10内,设置有这些前轮用导轨30、后轮用导轨31的去程路径部分D,以及配置在去程路径部分D的下方的这些前轮用导轨30、后轮用导轨31的返程路径部分R。这些前轮用导轨30、后轮用导轨31通过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导轨支承部件40固定于桁架10。在梯级20移动时,前轮21在前轮用导轨30上运行,后轮22在后轮用导轨31上运行。另外,在桁架10的延伸方向两侧,设置有翻转导轨36,该翻转导轨36使梯级20在前轮用导轨30、后轮用导轨31的去程路径部分D与返程路径部分R之间翻转,并使梯级20的运行方向逆转。另外,在桁架10上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扶手24。在扶手24上设置有与梯级20同步移动的扶手带25。另外,桁架10具备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框架部件11,以及在上框架部件11的下方与上框架部件11平行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框架部件12。另外,桁架10具备连接上框架部件11和下框架部件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从一个乘降场所延伸至另一个乘降场所;梯级,在两个所述乘降场所之间移动;车轮,设置于所述梯级;导轨,沿着所述桁架延伸,供所述车轮运行;以及导轨承受板,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导轨载置在所述导轨承受板上;所述导轨中空,并且在底板上具备向外部开口的槽;所述槽从所述导轨的端部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导轨承受板与所述导轨的所述底板平行,并且具备螺栓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导轨的内部的螺母和从所述导轨承受板的下方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槽的螺栓,来固定所述导轨和所述导轨承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具备螺母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母本体上的板簧部件;所述板簧部件具备:延伸部,穿过所述槽从所述导轨的内部向外部延伸;以及按压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顶端并从所述导轨的外部按压所述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7 JP 2017-1125451.一种乘客输送机,具备:桁架,从一个乘降场所延伸至另一个乘降场所;梯级,在两个所述乘降场所之间移动;车轮,设置于所述梯级;导轨,沿着所述桁架延伸,供所述车轮运行;以及导轨承受板,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导轨载置在所述导轨承受板上;所述导轨中空,并且在底板上具备向外部开口的槽;所述槽从所述导轨的端部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导轨承受板与所述导轨的所述底板平行,并且具备螺栓孔;通过设置在所述导轨的内部的螺母和从所述导轨承受板的下方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槽的螺栓,来固定所述导轨和所述导轨承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具备螺母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螺母本体上的板簧部件;所述板簧部件具备:延伸部,穿过所述槽从所述导轨的内部向外部延伸;以及按压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顶端并从所述导轨的外部按压所述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车轮,所述梯级具备前轮和后轮;作为所述导轨,设置有供所述前轮运行的前轮用导轨和供所述后轮运行的后轮用导轨;作为所述导轨承受板,设置有前轮用导轨承受板以及后轮用导轨承受板,所述前轮用导轨载置在所述前轮用导轨承受板上,所述后轮用导轨载置在所述后轮用导轨承受板上;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固定所述前轮用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秀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