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两级减震汽车悬架结构及锁死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28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包括减震主体和锁死控制机构,减震主体由第一级减震结构和第二级减震结构串联组成,第一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级阻尼器、第一级惯容器和第一级弹簧,第一级阻尼器和第一级惯容器串联,串联的第一级阻尼器和第一级惯容器与所述第一级弹簧并联,第二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二级阻尼器、第二级惯容器和第二级弹簧,第二级阻尼器、第二级惯容器和第二级弹簧并联组成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锁死机构包括惯容器制动锁死件,驱动惯容器制动锁死件可锁死第一级惯容器锁死,增大悬架系统的刚度,提高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级减震汽车悬架结构及锁死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
,尤其涉及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及锁死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研发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各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当前悬架类型主要分为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传统被动悬架即弹簧阻尼器二元件结构虽然能够满足汽车的基本性能要求,但是因其结构限制,很难有所改进和突破。主动悬架虽然在性能方面要优于传统被动悬架,但是由于需要多种传感器进行数据检测,导致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适合普遍推广。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震汽车悬架结构上比主动悬架简单,性能比传统悬架优越,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体抗震性能好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由第一级减震结构和第二级减震结构串联组成。具体地,所述第一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级惯容器、第一级弹簧和第一级阻尼器,所述第一级惯容器和所述第一级阻尼器串联,所述串联的第一级惯容器和所述第一级阻尼器与所述第一级弹簧并联,所述第二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二级惯容器、第二级弹簧和第二级阻尼器,所述第二级惯容器、所述第二级弹簧和所述第二级阻尼器并联组成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所述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的第一面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级惯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级惯容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级阻尼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级阻尼器第二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的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一级弹簧套在所述第一级阻尼器和所述第一级惯容器外面,所述第一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的第一面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级间连接板的第二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级间连接板的第二面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安装板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级惯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内侧的定位凹槽相连,所述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安装板内侧的定位凹槽相连,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螺钉孔或定位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级减震结构还包括锁死控制机构,所述锁死控制机构包括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安装在丝杠外侧,当驱动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时,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朝向所述丝杠移动并与所述丝杠紧密贴合,同时侧向挤压所述丝杠,阻止所述丝杠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朝向所述丝杠的一侧设置有同所述丝杠相匹配的螺纹。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与所述丝杠接触部位的材料为橡胶。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锁死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对如前所述的锁死控制机构进行控制,当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接收到制动指令时,机械传动或电机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所述惯容器制动锁死件朝向所述丝杠移动并与所述丝杠紧密贴合,同时侧向挤压所述丝杠,阻止所述丝杠转动。(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每一级中均含有惯容器,惯容器具有良好的低频减振性,能够有效抑制人体敏感的低频振动信号,改善悬架系统对低频振动信号的衰减能力,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2)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还包括锁死控制结构,通过开闭锁死控制结构,可同时满足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性能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整体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1/4汽车悬架模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1/4汽车悬架简化模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悬架动行程功率谱密度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轮胎动载荷功率谱密度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锁死结构作用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锁死结构作用后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安装板;2:第一级惯容器;3:第一级弹簧;4:第一级阻尼器;5: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6:级间连接板;7:下安装板;8:上端点;9:第二级惯容器;10:第二级弹簧;11:第二级阻尼器;12:下端点;13:飞轮室;14:飞轮;15:惯容器制动锁死件;16:丝杠;17:螺母;18:行程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包括减震主体,减震主体包括第一级减振结构和第二级减振结构。第一级减震结构与第二级减震结构通过级间连接板6串联。具体地,第一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级惯容器2、第一级弹簧3和第一级阻尼器4,第一级惯容器2和第一级阻尼器4串联,串联的第一级惯容器2和第一级阻尼器4再与第一级弹簧3并联。第二级减震结构由第二级惯容器9、第二级弹簧10和第二级阻尼器11并联组成,优选地,为节省安装空间,将第二级减震结构的所述第二级惯容器9、所述第二级弹簧10和所述第二级阻尼器11并联设计成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的第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1相连,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第二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一级弹簧3套在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和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外面,所述第一级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1相连,所述第一级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优选地,级间连接板6的第二面设置有定位孔,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7的第一端安装在级间连接板6的第二面的定位孔内,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7的第二端与下安装板7相连。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中第一级和第二级是相对而言可以互换,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因安装顺序错误而带来的麻烦。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通过上、下安装板安装固定,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7的内侧设置有定位凹槽,外侧设置有螺钉孔等定位装置,亦可根据需要焊接相应的定位环等定位元件。工作原理如图3、图4所示,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的减震主体安装在1/4车辆模型中。其中,ma和mb分别为车身质量和非簧载质量,k1、b1和c1分别为第一级减振机构的刚度、惯质系数和阻尼系数,k2、b2和c2分别为第二级减振机构的刚度、惯质系数和阻尼系数,kt为轮胎刚度,za、zb、zo、zr和zd分别为车身垂向位移、轮胎垂向位移、路面垂向位移、第二级悬架惯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由第一级减震结构和第二级减震结构串联组成;所述第一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级惯容器(2)、第一级弹簧(3)和第一级阻尼器(4),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和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串联,所述串联的第一级惯容器(2)和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与所述第一级弹簧(3)并联;所述第二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二级惯容器(9)、第二级弹簧(10)和第二级阻尼器(11),所述第二级惯容器(9)、所述第二级弹簧(10)和所述第二级阻尼器(11)并联组成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所述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的第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主体,所述减震主体由第一级减震结构和第二级减震结构串联组成;所述第一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级惯容器(2)、第一级弹簧(3)和第一级阻尼器(4),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和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串联,所述串联的第一级惯容器(2)和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与所述第一级弹簧(3)并联;所述第二级减震结构包括第二级惯容器(9)、第二级弹簧(10)和第二级阻尼器(11),所述第二级惯容器(9)、所述第二级弹簧(10)和所述第二级阻尼器(11)并联组成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所述第二级弹簧、阻尼器和惯容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的第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的第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1)相连,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第二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所述第一级弹簧(3)套在所述第一级阻尼器(4)和所述第一级惯容器(2)外面,所述第一级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上安装板(1)相连,所述第一级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一面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减振汽车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二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级间连接板(6)的第二面的定位孔内,所述第二级弹簧、惯容器和阻尼器并联一体化装置(5)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安装板(7)相连。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彭李凡杰曹伟龙徐金池张姗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