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43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的两端向下弯折有用于与车厢边梁配合的限位部,所述盖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加强梁,所述盖板组件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前后两侧均设有铝压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顶盖的强度,同时简化了顶盖结构,装配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限位部还能预防漏水。

A Carriage Roof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vehicle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roof structure of a carriage. Including a cover plate assembly, the two ends of the cover plate assembly are bent downward to have a restriction part for matching with the side beam of the carriage, the bottom of the cover plate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beam,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top of the cover plate assembly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luminium bar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uaranteeing the strength of the top cover,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top cover, simple and convenient assembl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eventing leakage through the limit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顶盖结构
本技术属于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顶盖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的车厢为复合板厢,复合板厢的顶盖一般由顶盖上部分和顶盖下部分组成,将矩管成型一定弧度后焊接为顶盖的加强梁,加强梁再与2.5mm厚的铝塑板组合成为顶盖下部分;顶盖上部分采用1.2mm厚的纯铝板铺设,四周再用铝压条铆接固定。但这种结构的复合板顶盖结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需对顶盖的加强梁矩管成型、焊接、涂装;需对铝塑板下料、开孔、装配;纯铝板和铝压条再与车厢的边梁钻孔、铆接,工作量大,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顶盖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顶盖结构复杂、装配不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的两端向下弯折有用于与车厢边梁配合的限位部,所述盖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加强梁,所述盖板组件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前后两侧均设有铝压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顶盖的强度,同时简化了顶盖结构,装配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限位部还能预防漏水。进一步,所述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首尾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与相邻板体连接的一端向上弯折有连接部,并通过连接件罩住连接部。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相邻板体连接部连接的铆接孔。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向上拱起罩住两个板体的连接部。进一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板体连接的铆接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部不仅提升了顶盖的强度,连接牢固,同时通过连接件罩住连接处,避免雨水渗入车厢内。进一步,所述加强梁同时与盖板组件的多个板体连接。进一步,所述加强梁的两侧与板体连接,所述加强梁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Ω型结构。进一步,所述铝压条与盖板组件铆接固定。进一步,还包括车厢边梁,所述车厢边梁的外侧与限位部连接,所述车厢边梁的内侧延设有支撑加强梁的支撑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了顶盖的强度,各部件通过铆接紧固,不易松动,提高了顶盖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盖板组件顶部前侧的铝压条为L型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厢顶盖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厢顶盖结构的俯视图。零件标号说明11、12板体;111、121限位部;112、122连接部;2铝压条;3连接件;4车厢边梁;41支撑部;5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车厢顶盖结构,包括盖板组件,盖板组件的两端向下弯折有用于与车厢边梁配合的限位部111和限位部121,盖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加强梁5,盖板组件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前后两侧均设有铝压条2。其中,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首尾连接的板体,板体11与相邻板体12连接的一端向上弯折有连接部,连接部112上设有用于与相邻板体连接部122连接的铆接孔,即板体11弯折的连接部112与板体12弯折的连接部122铆接,并通过连接件3罩住连接部。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体通过铆接方式连接,连接件3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板体11和板体12连接的铆接孔。连接件3的中部向上拱起罩住两个板体的连接部,有效防止雨水由连接部渗入车厢内部,同时提高了盖板强度。盖板组件顶部前侧的铝压条为L型结构,前侧采用L型结构的铝压条,使得铝压条的一端实现板体和车厢边梁的连接,另一端护住车厢边梁和板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厢箱体的前侧直接和风力产生冲击,避免车辆行驶时车厢箱体前部直接承受风力,有效防止因风力过大造成顶盖、铝压条、车厢边梁之间产生拉裂。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梁5同时与盖板组件的多个板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板体,每个加强梁5沿板体宽度方向水平设置,同时与板体11和板体12连接,多个加强梁沿板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提高相邻板体之间的连接的牢固性,同时提高顶盖的强度。加强梁5的两侧与板体通过铆接方式连接,加强梁的中部向上拱起形成Ω型结构,连接简单方便。该车厢顶盖结构还包括车厢边梁4,车厢边梁4的外侧与限位部连接,车厢边梁4的内侧延设有支撑加强梁5的支撑部41,安装操作简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铝压条2与盖板组件的板体铆接固定,铝压条2压住板体的边缘,通过铆钉实现铝压条2、板体、和车厢边梁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铝压条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装配完成后,对各个部件的接缝处再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处理。本技术通过简化顶盖的结构,减少了顶盖结构的矩管焊接、涂装工作,减少了铝塑板下料、开孔、装配工作,便于现场工艺操作,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以及产品的生产效率。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的两端向下弯折有用于与车厢边梁配合的限位部,所述盖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加强梁,所述盖板组件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前后两侧均设有铝压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的两端向下弯折有用于与车厢边梁配合的限位部,所述盖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加强梁,所述盖板组件顶部的左右两端和前后两侧均设有铝压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首尾连接的板体,所述板体与相邻板体连接的一端向上弯折有连接部,并通过连接件罩住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相邻板体连接部连接的铆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厢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向上拱起罩住两个板体的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世强杨罗张岩罗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庆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