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04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机轮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内半轮毂对接面、外半轮毂对接面和对接螺栓;所述内半轮毂对接面为一凹形球面,是在内半轮毂对接平面上的螺栓孔处通过机械加工形成一个球面;外半轮毂对接面也为一凹形球面,与内半轮毂对接面结构完全相同;内半轮毂对接面和外半轮毂对接面完全对称,通过对接螺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的疲劳应力水平,提高了机轮轮毂的整体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机轮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飞机机轮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开式结构飞机机轮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国内军机和民机,特别是前机轮和民机的主机轮大多采用对开式结构。通过对国内多种对开式机轮轮毂疲劳断裂部位的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对开式结构机轮轮毂断裂部位均在机轮轮毂的螺栓孔口处。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采用对开式结构的飞机机轮轮毂对接面为两平面连接,两平面完全贴合,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提高现有对开式结构飞机机轮轮毂螺栓孔口处的疲劳强度,降低轮毂螺栓孔口处的疲劳应力水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应力水平的飞机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包括内半轮毂对接面、外半轮毂对接面和对接螺栓;所述内半轮毂对接面为一凹形球面,是在常规内半轮毂对接平面上的螺栓孔处通过机械加工形成一个球面;外半轮毂对接面也为一凹形球面,与内半轮毂对接面结构完全相同;内半轮毂对接面和外半轮毂对接面完全对称,通过对接螺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球面半径为SR200~300mm,球面与轮毂对接平面过渡圆角为R10~R15mm。球面最低点与对接平面的距离为H0.5~1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加工一大直径的部分球面,使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由原来的接触状态变为非接触状态。降低了螺栓预紧时,螺栓孔口圆角处的应力水平,从而降低了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的疲劳应力水平,提高了机轮轮毂的整体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半轮毂对接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半轮毂;2.外半轮毂;3.对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本实例用于某型飞机机轮组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内半轮毂1和外半轮毂2是通过连接螺栓3装配在一起,内半轮毂1对接面和外半轮毂2对接面通过对接螺栓3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如图2所示,内半轮毂对接面形状为一凹形球面,凹形球面半径SR为200mm,凹形球面最低点与轮毂对接平面之间距离H为0.5mm,凹形球面与轮毂对接平面之间的过渡圆角R为10mm。如图1所示,外半轮毂对接面也为一凹形球面,与内半轮毂对接面结构完全相同。通过对接螺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在螺栓预紧和机轮承受疲劳载荷时,通过在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加工一大直径球面,使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有原来的接触状态变为非接触状态,降低了螺栓预紧时,螺栓孔口圆角处的应力水平,从而降低了内、外半轮毂螺栓孔口处的疲劳应力。某型飞机通过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改动后,机轮组件的疲劳寿命由2000起落提高至6000以上起落,表明该结构能提高螺栓孔口处的疲劳寿命,进而提高机轮轮毂的疲劳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结构包括内半轮毂对接面、外半轮毂对接面和对接螺栓;所述内半轮毂对接面为一凹形球面,是在内半轮毂对接平面上的螺栓孔处通过机械加工形成一个球面;外半轮毂对接面也为一凹形球面,与内半轮毂对接面结构完全相同;内半轮毂对接面和外半轮毂对接面完全对称,通过对接螺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结构包括内半轮毂对接面、外半轮毂对接面和对接螺栓;所述内半轮毂对接面为一凹形球面,是在内半轮毂对接平面上的螺栓孔处通过机械加工形成一个球面;外半轮毂对接面也为一凹形球面,与内半轮毂对接面结构完全相同;内半轮毂对接面和外半轮毂对接面完全对称,通过对接螺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轮轮毂对接面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球面半径为SR200~3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润王钧徐健王旭姚治文宁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