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91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包括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设置的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凸出端部,当所述凸出端部与地面接触时,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0‑60°的第一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保护车架,能够避免摩托车摔倒时,摩托车直接接触地面,能够减少摩托车摔倒时对人员以及车身的伤害。

Motorcycle protection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torcycle protective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protective frame protruding horizontally along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the motorcycle. The protective frame comprises a protruding end. When the protruding end contacts the ground, the motorcycle body forms a first angle of 30_60 degrees with the ground. The motorcycle protection fra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motorcycle directly touching the ground when the motorcycle falls down, and can reduce the injury to the people and the body when the motorcycle falls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摩托车这一交通工具越来越广泛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摩托车已经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现有的摩托车因为体积小、使用便利的优点,也比较广泛地用作警务车。现在的摩托车虽然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但是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有摔倒的危险,传统的摩托车在倾倒时,车身直接与地面接触,同时车身倾倒时,会压住驾驶员腿部,或是压住驾驶员身体,安全保护性能较差。在摩托车上合理的设置保护架,能够保证摩托车在倾倒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摩托车摔倒时,能够具有一个缓冲效果,不会使摩托车直接接触地面的摩托车保护车架。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包括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设置的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凸出端部,当所述凸出端部与地面接触时,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0-60°的第一夹角。优选地,所述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5-45°的第一夹角。优选地,所述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前端的前保护架、和/或设置于摩托车后端的后保护架。优选地,所述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前端的前保护架、和设置于摩托车后端的后保护架,所述后保护架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保护架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后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一侧的第一保护架体、设置于摩托车另一侧并与第一保护架体对称的第二保护架体、连接第一保护架体和第二保护架体的加强连接杆。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架体和第二保护架体均包括U型支撑管、与U型支撑管连接的用于固定箱体的箱体支撑管,所述U型支撑管沿开口方向具有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处。优选地,所述U型支撑管还具有沿开口方向具有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折弯的第二折弯处,所述第二折弯处更靠近摩托车前进方向,所述U型支撑管的开口由第二折弯处开始,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开口宽度逐渐减小,并与摩托车后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架体和第二保护架体上均设有与摩托车的车架主体可拆卸固定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优选地,所述前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一侧的第三保护架体和设置于摩托车另一侧并与第三保护架体对称的第四保护架体,所述第三保护架体和第四保护架体均包括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的第一支管,第一支管一端连接摩托车前端,另一端连接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折弯形成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末端向上折弯形成耳部,所述耳部末端连接摩托车。优选地,所述第三保护架体和第四保护架体上均设有与摩托车的车架主体可拆卸固定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保护车架,能够避免摩托车摔倒时,摩托车直接接触地面,能够减少摩托车摔倒时对人员的伤害。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倾倒后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保护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保护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考图1至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包括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设置的保护架,也就是保护架相对摩托车向横向凸出设置。保护架包括凸出端部11,凸出端部11指的是保护架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的最突出端,也就是当摩托车倾倒时,保护架首先接触地面的端部为凸出端部11。当凸出端部11与地面接触时,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0-60°的第一夹角12。当摩托车发生意外倾倒时,保护架的凸出端部11首先与地面接触,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0-60°的第一夹角12,使得摩托车的车身在倾倒时与地面之间还具有一定空间,能够减少因为摩托车发生意外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能对摩托车的车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可在摩托车车身上装有防弹板,使摩托车具有防弹效果。当摩托车倾倒时,车身与地面之间还具有一定空间,人员可躲在第一夹角12形成的空间中,躲避子弹。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5-45°的第一夹角12。能够实现更好的保护效果。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前端的前保护架2、和/或设置于摩托车后端的后保护架3。因为摩托车的前端和后端一般会设有支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保护架可以直接为前保护架2或后保护架3,都能在摩托车倾倒时相对减少对人员的伤害。若保护架为前保护架2,则凸出端部11设置在保护架上,若保护架为后保护架3,则凸出端部11设置在后保护架3上。为了摩托车倒下时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可以前保护架2和后保护架3都设置,有了前保护架2能够更好的保护驾驶员的腿部。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前端的前保护架2、和设置于摩托车后端的后保护架3,后保护架3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长度大于或等于前保护架2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的长度。在摩托车倒下时后保护架3主要起到主要支撑作用,前保护架2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因此前保护架2的凸出长度不需要后保护架3的凸出长度那么长,既能节省前保护架2的材料,同时也能保证美观效果。参考图2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后保护架3包括设置于摩托车一侧的第一保护架体31、设置于摩托车另一侧并与第一保护架体31对称的第二保护架体32、连接第一保护架体31和第二保护架体32的用于加强第一保护架体31和第二保护架体32结构的加强连接杆。相互对称的第一保护架体31和第二保护架体32能够具有美观效果,同时能够保证无论摩托车向哪一侧倾倒都能实现与地面支撑的保护效果。参考图2和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保护架体31和第二保护架体32均包括U型支撑管33、与U型支撑管33连接的用于固定箱体的箱体支撑管34,箱体支撑管34上可安装用于放置物品的箱体。凸出端部11设置在U型支撑管33上。U型支撑管33沿开口方向具有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处331。U型支撑管33的一端设置离摩托车尾部具有一定距离,使整个摩托车车身具有一定延长,这样当保护架横向凸出一定长度时,也不会影响摩托车车身的整体美观效果。但U型支撑管33需要固定在摩托车尾部上,因此,将U型支撑管33经过第一折弯处331,使U型支撑管33向摩托车尾部折弯,然后与摩托车尾部连接。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U型支撑管33还具有沿开口方向具有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折弯的第二折弯处332,第二折弯处332更靠近摩托车前进方向,U型支撑管33的开口由第二折弯处332开始,朝向摩托车前进方向开口宽度逐渐减小,并与摩托车后端连接。只经过第一折弯处331就将U型支撑管33与摩托车尾部连接,会使U型支撑管33的折弯角度较小,导致U型支撑管33整体的强度不够,并且也够不美观。第一折弯处331后再经过第二折弯处332能够使U型支撑管33整体的强度较佳。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设置的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凸出端部,当所述凸出端部与地面接触时,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0‑60°的第一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设置的保护架,所述保护架包括凸出端部,当所述凸出端部与地面接触时,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0-60°的第一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的车身与地面形成35-45°的第一夹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前端的前保护架、和/或设置于摩托车后端的后保护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前端的前保护架、和设置于摩托车后端的后保护架,所述后保护架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保护架沿摩托车前进方向横向凸出的长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护架包括设置于摩托车一侧的第一保护架体、设置于摩托车另一侧并与第一保护架体对称的第二保护架体、连接第一保护架体和第二保护架体的加强连接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保护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架体和第二保护架体均包括U型支撑管、与U型支撑管连接的用于固定箱体的箱体支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雷利诺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