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和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689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和柱塞泵。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基体,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柱塞泵,柱塞在柱塞缸中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柱塞外周上的油液在刮油密封圈作用下集聚在密封圈安装槽中,这些油液沿柱塞泵回油通道回流到油箱中,这样避免油液从柱塞与柱塞缸之间的间隙中泄漏,解决了千斤顶油液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千斤顶和柱塞泵
技术介绍
千斤顶包括柱塞泵,柱塞泵包括柱塞缸及导向移动装配在柱塞缸中的柱塞,柱塞与千斤顶的揿手连接,上下扳动揿手时,揿手会带动柱塞在柱塞缸中往复运动,将千斤顶油箱中的油液吸入柱塞腔中并转换为高压油液,为实现柱塞与柱塞缸的导向移动配合,需要在两者之间设置间隙,这样在柱塞泵运行过程中,柱塞上携带的油液就会从该间隙中泄漏到柱塞腔外部,造成千斤顶的油液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以解决现有千斤顶油液泄漏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柱塞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千斤顶的技术方案是: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基体,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柱塞泵,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油箱,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缸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塞,所述柱塞缸包括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孔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中设置有刮油密封圈,所述柱塞缸的配合孔连通有至少一个与油箱连通的柱塞泵回油通道,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密封圈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下侧的侧壁上。所述柱塞缸包括柱塞腔和设在柱塞腔上的柱塞腔端盖,柱塞腔端盖上设有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柱塞孔,所述柱塞孔构成的所述配合孔,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包括设在柱塞腔端盖上的端盖段和设在油箱的箱体上的箱体段。所述柱塞腔端盖的外周上设有环槽,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端盖段绕所述柱塞腔端盖的轴线分布有两以上且端盖段的出油口均与所述环槽连通,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箱体段通过所述环槽与端盖段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柱塞泵的技术方案是:柱塞泵,包括柱塞缸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塞,所述柱塞缸包括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孔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中设置有刮油密封圈,所述柱塞缸的配合孔连通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油箱连通的柱塞泵回油通道,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密封圈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下侧的侧壁上。所述柱塞缸包括柱塞腔和设在柱塞腔上的柱塞腔端盖,柱塞腔端盖上设有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柱塞孔,所述柱塞孔构成的所述配合孔,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包括设在柱塞腔端盖上的端盖段。所述柱塞腔端盖的外周上设有环槽,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端盖段绕所述柱塞腔端盖的轴线分布有两以上且端盖段的出油口均与所述环槽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柱塞在柱塞缸中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柱塞外周上的油液在刮油密封圈作用下集聚在密封圈安装槽中,这些油液沿柱塞泵回油通道回流到油箱中,这样避免油液从柱塞与柱塞缸之间的间隙中泄漏,解决了千斤顶油液泄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千斤顶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视图;图3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柱塞腔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立体图。图中:1、千斤顶基体,2、柱塞驱动机构,3、柱塞泵,4、活塞机构,6、安全阀,11、磁性过滤销,12、透气螺栓,13、柱塞泵单向阀阀球,14、连接孔,101、油箱,102、柱塞腔,103、柱塞泵进油通道,108、箱体段,21、揿手,22、揿手底座,23、揿手连接板,24、手柄,25、双扭簧,211、柱塞铰接轴,221、揿手底座铰接轴,231、揿手铰接轴,31、柱塞,32、柱塞腔端盖,33、柱塞腔端盖第一密封圈,34、柱塞密封圈,35、柱塞腔端盖第二密封圈,311、柱塞限位板,312、柱塞限位板固定螺栓,321、端盖段,322、退刀槽,41、活塞缸体,42、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千斤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基体1、柱塞驱动机构2、柱塞泵3、活塞机构4和安全阀6。活塞机构4设在千斤顶基体1的前端且向前延伸,千斤顶基体1的后端向后延伸设有油腔,该油腔形成油箱101。油箱101的外壁的左右两侧相对设有两个连接孔14,连接孔14用于与相应的架体连接,内壁上嵌装有磁性过滤销11,可吸附油液中的铁屑,提升油液的清洁度。柱塞驱动机构2设在千斤顶基体1的上方。如图1~5所示,柱塞驱动机构2包括揿手21和揿手底座22,柱塞腔端盖32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柱塞腔端盖32上设有贯通它的上下表面的、与柱塞31导向滑动密封配合的柱塞孔,柱塞孔构成柱塞缸与柱塞的配合孔,柱塞腔端盖32旋装在千斤顶基体1上,其上端设有外翻沿结构,揿手底座22通过柱塞腔端盖32可转动地设置在千斤顶基体1上,柱塞腔端盖32与揿手底座22配合处的外周面为圆形,揿手底座22与柱塞腔端盖32配合的位置上设有与柱塞腔端盖32的外周面配合的安装孔,揿手底座22能够绕柱塞腔端盖32的外周面转动,且揿手底座22的底面与千斤顶基体1滑动配合,柱塞腔端盖32上端的外翻沿结构对揿手底座22进行上下方向上的限位,这样,揿手底座上22的揿手21就可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方便操作。揿手底座22与揿手连接板23通过揿手底座铰接轴221铰接,揿手21与揿手连接板23通过揿手铰接轴231铰接,柱塞31的上端通过柱塞铰接轴211铰接在揿手21上,柱塞31的下端设有柱塞限位板311,柱塞限位板311通过柱塞限位板固定螺栓312固定在柱塞31的下端面上,柱塞限位板311的周向超出柱塞31周向上的尺寸,当柱塞31向上运动到位时,柱塞限位板311与柱塞腔端盖32的下端面挡止配合,防止柱塞31从柱塞腔端盖32中脱出。这样,揿手21、揿手连接板23、揿手底座22和柱塞31构成曲柄滑块机构,手柄24可拆卸地插装在揿手21中,通过手柄24上下来回扳动揿手21时,揿手就会带动柱塞31做沿上下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使柱塞腔102中的压力变大,为活塞机构4提供高压的液压油。工作过程中,揿手通过铰接结构与柱塞连接,从而带动柱塞,避免滚压柱塞的上端面造成柱塞上端面磨损变形,使柱塞受到的径向力变大,影响柱塞的寿命。如图2所示,揿手铰接轴231的两端向外延伸设有延伸段,构成用于安装双扭簧25的安装轴,柱塞铰接轴211的两端也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段,构成用于挡止双扭簧25的弹臂的挡止轴。揿手24往复上下扳动的过程中,双扭簧25会在其弹性力作用下带动揿手24向上复位,便于操作。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柱塞泵3包括柱塞缸和柱塞31,柱塞缸包括柱塞腔102和柱塞腔端盖32,柱塞腔端盖32下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并在千斤顶基体1设置相应的内螺纹,柱塞腔端盖32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旋装在千斤顶基体1上,将柱塞腔102上端密封。柱塞腔端盖32靠近下端面的外周上设有用于安装柱塞腔端盖第二密封圈35的安装环台,柱塞腔端盖32在靠近上端面的位置上设有与千斤顶基体1密封配合的环台,在该环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柱塞腔端盖第一密封圈33的环槽。柱塞腔端盖32的柱塞孔在靠近上端的位置上设有环槽,柱塞密封圈34设置在该环槽中,柱塞密封圈34为刮油密封圈,在本实施例中为轴用YX型密封圈。柱塞腔端盖32上的柱塞孔构成柱塞缸与柱塞的配合孔,柱塞缸的配合孔连通有与油箱101连通的柱塞泵回油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柱塞泵回油通道包括端盖段321和设在油箱101箱体上的箱体段108,端盖段321贯穿柱塞腔端盖32的侧壁,端盖段321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设置在柱塞密封圈34的裙部对应的环槽的侧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千斤顶和柱塞泵

【技术保护点】
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基体,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柱塞泵,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油箱,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缸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缸包括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孔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中设置有刮油密封圈,所述柱塞缸的配合孔连通有至少一个与油箱连通的柱塞泵回油通道,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密封圈安装槽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千斤顶,包括千斤顶基体,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柱塞泵,千斤顶基体上设有油箱,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缸以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缸包括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配合孔,配合孔的孔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中设置有刮油密封圈,所述柱塞缸的配合孔连通有至少一个与油箱连通的柱塞泵回油通道,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密封圈安装槽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进油口设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下侧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缸包括柱塞腔和设在柱塞腔上的柱塞腔端盖,柱塞腔端盖上设有与柱塞导向移动配合的柱塞孔,所述柱塞孔构成的所述配合孔,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包括设在柱塞腔端盖上的端盖段和设在油箱的箱体上的箱体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腔端盖的外周上设有环槽,所述柱塞泵回油通道的端盖段绕所述柱塞腔端盖的轴线分布有两以上且端盖段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伟付怀庆杜方
申请(专利权)人: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